首页 -> 2004年第2期

情感、经验与艺术的转化

作者:王光明等




  主持人:王光明 林 莽
  资料准备、记录整理:刘金冬
  时间:2003年11月29日下午
  
  我是一条小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1925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
  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
  但是在这林里面还隐藏
  许多小路,又深邃,又生疏。
  走一条生的,便有些心慌,
  怕越走越远,走入迷途,
  但不知不觉从树疏处
  忽然望见我们住的地方
  象座新的岛屿呈在天边。
  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
  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
  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
  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以上两首诗选自《冯至诗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一、诗歌史中的冯至
  
  刘金冬(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冯至是中国新诗史上比较重要的一位抒情诗人,也可以说贡献是独特的。他49年以前出版过三本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冯至20世纪20年代中叶的诗就受到鲁迅热情的肯定,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表现了幽婉的风格。《十四行集》的创作得到了朱自清、李广田的好评。朱自清在《新诗杂话·诗的形式》中说“这集子可以说建立了中国十四行的基础,使得向来怀疑这诗体的人也相信它可以在中国诗里活下去”。我们这里选的两首诗分别是他在上个世纪20年代和40年代代表性作品。《我是一条小河》(以下简称《小河》),该诗原收入《昨日之歌》,北新社1927年版,后来作了些修改,但修改稿并不影响原作的主题和风格。这首诗标志着诗人写作的成熟,在《新文学里程碑——诗歌卷》中,冯至的成名作选的就是这首诗。在钱谷融等人编选的《大学语文》(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上海)教材中,诗歌部分也选了这首诗。《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以下简称《小路》)选自《十四行集》第26首,两首诗的写作时间不同和诗歌形式不同,《小河》是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小路》是一首现代主义抒情诗。
  冯至是一个有着德国文化背景的作家。他在大学里读的是德文系,又在德国留学五年,听过雅斯贝尔斯的课,对克尔凯戈尔、尼采的著作非常着迷,歌德和里尔克更是他一生所爱。从大学开始一直到成为大学教授,他带在身边的须臾不离的书就是歌德的著作,歌德关于“死与变”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十四行集》.的思想。在三、四十年代战争中,他翻译了很多里尔克的著作,他在《我和个行四诗的因缘》一文中说,写《十四行集》“一方面是发自内心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受到里尔克《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的启迪”。但同时冯至又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他的灵魂热烈地拥抱着杜甫。从1937年抗战流亡开始一直到1949年写完《杜甫传》,杜甫的匹夫忧国精神一直在他的心灵深处回响,可以说,冯至通过对杜甫的研究与儒家意识相连,通过里尔克与西方存在主义意识沟通。
  
  二、青春情怀与中年诗思
  
  霍俊明(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生):一个标题是《我是一条小河》》,一个标题是《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我认为从“我”到“我们”,就能标志诗风的转变,《小河》写于20岁的青春时代,可以叫做青春期写作。“我”就是非常主观化的一个词,在《小路》中,主体是以“我们”出现的,这是一个复数形式,说明他己经从青春期写作转变成一种中年写作。《小路》是诗人对具体情境的一个感悟,它更多地观照了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思考。最后三句表明,最熟悉的成为了一个疑问:发现了另一个自我,那就发生我与我之间纠结难辩的关系,是他中年心态的一个反映,这正好印证了古希腊的一个铭文:认识你自己。这是一个永远的斯芬克思之谜。这也正好印证了李广田的话:“他默察、他体认,他把他在宇宙人生中所体验出来的印证于日常印象,他看出那真实的诗或哲学于我们所看不到的地方”。
  王 珂(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后):《小河》的最大优点是诗的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运用。它采用半格律体,保证了诗的有序而不呆板的音乐性,如果朗诵这首诗,更能够给人以音乐美。“小河”本身就给人以水流的动感,诗的表面的音乐性与这种动感契合,相得益彰。“小河”是美丽的,准确点说是“柔美“的,诗人不仅采用了小夜曲般的音乐性词语,如“荡荡地”、“粼粼地”本身和对应式运用,都呈现出小河流水的柔美。为了凸现出”小河”的美丽,还采用了一些富有色彩感的柔美物相,并用较美丽的词藻写出,如“彩霞”、“柔波”、“花丛”、“花冠”,特别是三次使用了“影儿”,一唱三叹地展现出虚幻而又真实的美丽。诗人还采用了两次“无心”。如果把这首诗当成一首爱情诗,这首诗比较完美地呈现出从爱的追求,经历了爱的幸福,到爱的绝望的全过程,如果把它读成一首追求幸福的诗,它写出了理想的产生到理想的幻灭的全过程;为了用语言完美地层现这个过程,诗人精心选择了材料,设计了结构,使诗的语言结构与抒情结构相统一。
  赖或煌(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生):或许我们可以考察两首诗在表达情感或经验方式上的异同,它们虽然借助了一个核心物象“小河”和“小路”,但两种物象承担的功能是不一样的。这里边体现的可能是作者在面对“物”与“我”的关系时的不同处理。《小河》通过”我”的强烈的主观情感对“小河”的投射来与“你”的“影儿”、“衣裳”、“花冠”等等构成“关系”,换句话说,维系它们的是情感,是情感对物象的役使,并且依赖它才使《小河》“流动”起来,在此,情感是大于物象的;而《小路》当然也揭示某种关系,但“小路”对比“小河”而言是“自主”的,它真正担当起了展开和接纳的功能,处于里边的“我们”的情感、经验是由它带出的,是“路”导引着“我们”对“路”等等事物的考量,而无论是“心慌”也好,还是事物“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也好,这种“意识”的由来在于“小路”的物象。所以说,“小河”是闭合的,闭合于情感之内,“小路”是敞开的,是面对经验的敞开。《小河》更多的是重复了某种情感的书写,而《小路》体现的是对题材的开掘,对经验的“发现”。
  刘金冬:《小路》我们一般认为是从感性上升到知性方面的著作,是艾略特所说的感性与知性的融合。写作背景只是他写作的一个契机,抗战时期,他们住在昆明郊区的林场小屋,如果没有那个地方,他可能没有机会与自然和普通生活贴得那么近,正因为有了那个情景,他才能从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的感性出发,悟出了一个不平常的道理,上升到了知性或理性的高度。《小河》仅仅看作是爱情诗是不是有点局限了,但总之是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小河”是诗人自我的一种意象。
  王光明:你把诗分为浪漫主义抒情诗和现代主义抒情诗,这是什么意思?
  刘金冬:这是我从一些论文中看到的一种分法。1997年4月《诗探索》上方李珍关于冯至研究的论文结论就说:从20年代到40年代,诗人……从浪漫主义走向现代主义。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论述了冯至等校园诗人也说,他们“终于在以艾略特、瓦雷里、里尔克、奥登等为代表的西方20世纪现代派诗歌那里,找到了与他们内在生命要求相适应的诗的观念与形式”。
  就具体文本来说,《小河》是主情的,表达了主观意愿;反映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整首诗用一种暗喻的手法,把自己对象化为一条灵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不断向前奔腾的快乐而纯净的小河,把对方比喻为彩霞般的影儿,都是一种浪漫手法,《小路》的情感比较客观,表达的不是主观意愿,而是“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哲理”(朱自清),反映的是作者理性地处理经验世界而非理想世界的方式,追求的是情绪客观化和抒情“非个人化”。《小河》反映了作者追求爱情或追求理想而失败的幻灭情绪,《小路》是从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引发一种形而上的思索:我们究竟认识多少事物?在司空见惯的日常背后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事物?我们追求努力了一生之后,可能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熟悉,隐含了认识之路无止境的哲理。正因为这种“思”与“诗”的结合的本质,李广田才称冯至的《十四行集》为“沉思的诗”。
  王光明:把具体的诗进行流派归类并不能代替细致的感受和艺术分析。我们还是要进入具体的文本。《小河》是怎么写的?它通过什么来写?然后它要写什么?“小河”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是对抒情主人公的一种界定,然后是“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河水的柔波”,两个“无心”是什么意思?第二、三段写小河怎么流,流过了森林,流过了花丛。金冬,你说它是浪漫主义写作,现在就找到根据了,浪漫主义写作都是钟爱自然的,这里面都是自然意象。但是,自然意象是否就是浪漫主义的专利?中国古典诗歌大都是用自然意象写作的。所以千万不可一见自然意象就说是浪漫主义,一看读过艾略特就说是现代主义。再继续读这首诗,它接着写的是小河流向大海的过程,柔波荡荡地、粼粼地把那些碧绿的叶儿、彩色的花影裁剪成了衣裳,编织成花冠,而最后流进大海时又把衣裳、花冠都击碎了,“我也随着海洋飘漾/漂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诗最后又回到了开头的“彩霞”意象,但开头是以彩霞比喻“影儿“,结尾则是它的“幻散”。那么,通过小河的流动过程,诗表达的是什么?我提出这些问题,是希望大家从意象和结构出发,把诗读得细致一些。
  丁功谊(首都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先从《小路》讲起,杜甫是冯至所热爱的诗人,他们有很多契台的地方,杜甫在盛唐时建立了一种抒写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诗的法则,冯至也企图建立一种新诗的形式,比如商籁体,来抒写自己对社会、人生、自然的看法。《小路》整首诗四段正好应合起承转合的基本法则,从熟路“起”,“承”生路的深遂又生疏,“转”是从具体到抽象,“合”是以问题的方式出现:我们熟悉自己的身体吗?这首诗的押韵很严格,用了四个韵脚,第一个韵脚是“暮”韵,“路”、“疏”、“途”、“物”。“暮”是古时的去声韵。第二韵脚是“阳”韵,“方”、“藏”、“慌”“方”,第三个韵是“先”韵,“边”、“现”,第四个韵脚是“质”韵,“悉”、“体”。这首诗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存在主义意识,结尾问自己身体这是谁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冯至的成功之处是“法则能给我们自由”(歌德),法则与自由是相结合的。
  白 夜(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小路》是诗人中年时对自我的回顾,《小河》中“我是”正是流露出青春写作的痕迹,是给自己下一个定义:“我是什么”。后来他36岁时反观自己,他就不会用“我是”采作自我意识的一种探索,这种自我意识就像一个旋转楼梯,我们在不停地上楼梯时候,我们在x轴上可能是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