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王光明 刘智群 霍俊明等

作者:佚名




  苦难中国的想象与现代诗的境界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主持人]本期读诗会讨论两首艾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与《手推车》。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阅读讨论题为《苦难中国的想象与现代诗的境界》,由本刊发表。对《手推车》的阅读讨论题为《意象与形式的意义》由《诗刊》下半月刊7月号刊出,读者可以互相参照。
  
   王光明、林莽、子川
  主持人:王光明
  资料准备、记录整理:刘智群
  时间:2004年5月21日下午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 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
  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乌蓬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少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是不是
  也像这样的夜间,
  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已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1937年12月28日夜间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9年赴法国巴黎习画,1932年回国,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被捕入狱,1933年在狱中第一次用笔名“艾青”写下《大堰河——我的褓姆》,1935年获释出狱。1936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此后又出版诗集《北方》(1938)、《他死在第二次》(1939)、《向太阳》(1940)、《旷野》(1940)。1941年到延安,先后出版诗集《火把》(1941)、《黎明的通知》(1943)、《反法西斯》(1943)、《雪里钻》(1944)、《献给乡村的诗》(1945)等。背景材料
  这首诗收入诗人1938年出版的第二本诗集《北方》。写于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载1938年1月16日汉口《七月》半月刊二集一期。艾青在《我的创作生涯》一文中说:“十月,我从杭州到金华,由金华满怀兴奋地到武汉。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我是以悲哀的心情写的,因为在战争到了危险的时候,国民党内投降派又主张和谈了。”
  
  一、意义的探询
  
  刘智群:读艾青这首诗,我感觉艾青他使用的诗的语言,是不是受了年轻时候习画时那种画家笔法的影响?因为他被捕之后,在狱中肯定是没有作画工具,所以他写诗,我的感觉主要就是艾青这首诗中绘画的效果,他的语言类似绘画的线条。
  霍俊明:艾青的这首诗,集中刻画了一个群像,弱势群体的群像,“老妇”、“农夫”、“少妇”、“母亲”,这四者构成了一个油画般或雕塑般鲜明的、具有哀伤的、令人感伤的时代印迹。 另外,诗歌的第三节,“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这个“也”,还有第五节“而我,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这两个“也”实际上表明,“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角色的转换,它似乎在说明诗人在时代面前也是一个弱者的角色、一种悲剧的命运。同时,我觉得这首诗存在一个宏大的叙事视角,全诗的视角由草原转到江南“乌蓬船”,阔大的视野和人群的集体交错以及雪夜的背景,一起构成了宏大的抒情性的结构,这可能也是中国诗歌在战争年代的一个共同的结构和隐喻。
  读艾青的诗,我觉得基本上只要认字的人都能读懂,艾青的影响就在于他在中国的新诗史上建立了一个传统,可能还不是个小传统,即诗歌的散文美。散文美在文体学意义上与散文的表达和空泛的散文化是有区别的,但将诗歌和散文建立某种对称的时候,我觉得它就具有了一种危险,因为诗歌恰恰是反散文的,散文美只能使诗歌失去自身的成分和自足的东西。艾青在诗坛上一贯将散文美和诗歌放在一起,将诗和政治放在一起,而诗恰恰不具备散文和政治的言说能力。他使诗歌自身沉默,而让诗人自己的主观成分、情感起主导作用。艾青的诗有许多感叹词,这个抒情的主导成分似乎压倒了诗歌自身的东西。记得美国诗人麦克利许说过:一首诗不应说明什么,而它本身就是。我觉得艾青在诗中“说”得太多了。
  王光明:我先来把这首诗朗诵一下。一首好诗需要在朗诵中来把握其情感节奏、韵律。我们首先要来体会它诗的成分。(王光明朗诵《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杨志学:刚才王老师精彩的朗诵将我们带到了诗歌的情境中。艾青是一个中国新诗传统的代表诗人。结合这两首诗我谈一下我的主要体会,就是艺术的否定性的巨大力量,文艺作品实际上通过两种方式引导和鼓舞着人去颠覆旧的生活,创造新的生活。一种是直接的,写现实的黑暗、丑恶、不合理,激起人改变现实的愿望,人多称之为现实主义笔法,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艺术的否定性”。比如像白居易的《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他通过这样的描绘去控诉现实、否定现实。还有一种方式、手法是不直接描摹现实,或者在超越现实的基础上构筑一种理想的生活图景从而否定、对峙不合理现实,我们称之为浪漫主义笔法,也可以称之为“艺术的肯定性”,比如陶渊明、王维的一些作品。我们现在面对的艾青的这两首诗,显然属于前者,它表现的是遭遇灾难的中国大地上人的悲苦的命运。它是直面现实的产物,通过富有穿透力的语言、画面,显示“艺术的否定性”的巨大能量,寒冷的中国、饥饿的大地、敌人的暴力、少妇的痛苦、流浪的人群、飘零的生命、手推车的艰难行进、北中国的无边的悲哀,这一切都是不合理的、应该结束的,而诗中所写到的“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温暖的中国,正是诗人所作的一种庄严的艺术承诺。
  白 俏:这首诗表达了艾青作为一个诗人对苦难中国的忧虑之情,要想知道一个民族遭受的苦难,最好的方式就是体味当时个人眼里饱含的泪水,我觉得艾青这首诗的成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在民族苦难和个人泪水之间,他采用了一种推拉镜头的艺术手法,让“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宏大的想象和“那破烂的乌蓬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这样细微的描述,在整首诗中不断地来回切换。我觉得整首诗的艺术效果跟这种远景、近景、推拉镜头式的不断切换的方式密不可分。
  赖或煌:我想谈谈这首诗是如何接纳现实性的,这首诗的现实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值得注意的是“我”和所要刻画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风”、“农夫”、“少妇”这些对象来带出“我”,“我”跟对象是逐渐趋近的。通过对象的情境化来带出自我,这跟那些直接描写现实的诗人是很不一样的。王老师在《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里肯定艾青胸襟的阔大,我想补充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可能也体现了现代汉诗用艺术接纳现实的容量上的突破。
  
  二、形式的意味
  
  荣光启:这首诗我一直觉得非常好,好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跟诗里边一些很有趣的现象有关系。诗歌里边的意思、韵律,按语言学来讲,是一些规律在影响着我们,即语言学的诗歌功能,我们可能不是很明确意识到,但它在潜意识里发挥着作用。这首诗一共有14节。在我看来,这首诗许多的“意义单元”,是以某一个中心(意象)为对称的,非常的对称。在第一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第十三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第一节到第十三节,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第十四节可以单独出来,它对应整个诗的写作,即对应前面1——13节的一个结构。第七节是结构的核心,是一个画面,它的核心的意象是黑暗里的一盏小油灯,可以说前面十三节以第七节为中心,在一个横的坐标上以第七节为对称。第七节仿佛一盏灯,将诗歌寒冷的黑夜意境照亮。第二节它的核心的意象是“风”,在一个横的坐标上对应的是第十二节,第十二节说的是雪夜。第三节和第四节写的都是农夫,它们所对应的是第十节和第十一节,第十节和第十一节整体上也写的是农民。第五节和第六节,第五节写的是“我”:“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第六节也是:“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把这两节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对应的是第八节和第九节,第八节和第九节写的是女性的意象,第八节写的是“少妇”,第九节写的是“母亲”,第七节是一个画面,是“一盏灯”。整首诗是这样一个结构:“1(雪落在……)——2(风)——3(农夫)、4(农人)——5、6(我)——7(灯光)——8(少妇)、9(母亲)——10、11(土地的垦殖者、农人)——12(雪夜)——13(雪落在……)”1与13,2与12,3、4与10、11,5、6与8、9,以7为中心,在大致的意义上是对称的。每一个意义单元以第七节的“灯”的意象对称,使人感觉非常的奇妙,这个“灯”的意象在黑夜的深处,在诗行中间,似乎在把雪夜、整首诗照亮,从第一节到第个三节,是个写作的行为,跟最后这句话14节,“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这个“你”是中国,也就是说,“我”作为一个诗人,“我”写的无力的诗句,能不能给你温暖?整个写作的行为和诗人对写作的行为的自问,这也是一个对称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