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秋  歌

作者:痖 弦




  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
  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
  七月的砧声远了
  暖暖
  
  雁子们也不在辽夐的秋空
  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
  暖暖
  
  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
  在南国小小的山径
  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
  
  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
  只留下一个暖暖
  
  只留下一个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
  
  痖弦,原名王庆鳞。1932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去台湾,1966年12月退伍。1954年与洛夫、张默共同创办《创世纪》诗社,1975年任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1977年10月起担任台湾《联合报》副总编辑兼副刊主任、联合文学杂志社社长。主要诗集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
  
  【程光炜荐语】
  痖弦是那种“轻盈型”的诗人,正如这首诗,它是以轻盈的旋律、节奏和姿态步入我们的艺术想象的。实际上,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首经过“剪辑”后的诗,线条由复杂归于简单,氛围由喧闹进入静谧,包括那七月、南国、北方、山径、寺院和秋天等,都显然呈现出极其单纯的品质来。因此,诗要表达的东西,不是在诗内,而是在诗外,是在语言之外,或者是在你的想象之外。
  
  【叶橹荐语】
  痖弦此诗,迹近古诗中的“赠内”的路子。但是他在艺术技巧上的运用,却可以称得起含蓄而机变。诗中的“落叶”、“荻花”、“砧声”的消失和远去,“雁子”、“秋空”和“十四行”的联想,无一不指向一种对爱情的甜美回忆。在甜美的爱情回味之余,固然也难免某种沧桑之变的感叹。然而,一切皆因“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
  什么是变和不变,什么是短暂与恒久,什么是爱情的真谛,在读这首诗并因之而产生联想和探究时,便都会得到诗意的解答。
  华尔华兹说诗是宁静中的回忆,读此诗会有更深的体会。
  对于诗的解读,或许还可理解为诗人是写给子女的。果如此,则暖暖是爱情的结晶,“一切便都留下了”就成为对未来的期待,也是诗的一种境界。“诗无达诂”,多一种解读也无妨。
  教学建议:引导对美好事物回忆时的细节联想。
  适用年级:高三
  
  【李怡荐语】
  这的确是一曲秋天之歌:落叶飘零,荻花凋谢,大雁声声,一派苍茫。然而诗人却说,“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全诗戛然于此后,我们不禁问,暖暖是谁?是一个恋人还是母亲,是一个孩童还是友人?或者,暖暖是什么?也许具体的答案并不重要。诗人曾言:“这世界已经够冷,让我们以彼此的体温取暖”。如此看来,“暖暖”似乎没有明确所指,但又是所有的这些。在荒凉无比的秋天,在万般孤寂、落寞之际,对于诗人而言,“只留下一个暖暖”,也就够了。无疑,留下的暖暖是一份向往,是一份情怀。
  教学侧重点:低回舒缓的节奏感,既是诗句的,又是情绪的。
  适用年级:高一
  
  【王珂荐语】
  刚读完此诗,“无理而妙”一语便闪进脑海,这首诗正得益于诗人深知“无理而妙”的作诗技法。“暖暖”的妙用,特别是它形成的“节奏”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优点)。“暖暖”可以说是诗人生造的词语,也可以说是诗人改变了这个本来是形容词的词语的词性,如“暖暖的春天”,在本诗中还有名词的性质。“暖暖”可以产生“通感”,强烈地刺激人的触觉和听觉,从声音上和温度上都给人以温馨的感觉。诗又一咏三叹地“强化”这种感觉。初读《秋歌:给暖暖》,还以为“暖暖”是一位“女孩”的名字。如果诗人写的不是寒暑交替季节变迁,而是写自己秋天(自然的秋天或者人生的秋天)的一段人生经历甚至感情经历,当然可以把“暖暖”理解为诗人的一位“朋友”,从诗歌文本上直接解读,两种都完全是“合理的”。这也正是这首诗的弹性美之处。“暖暖”在题目出现后,在诗中不厌其烦地重复出现。一、二两个诗节都用“暖暖”作为一个诗句结尾,两个“独立”的“暖暖”极大地强化了它的效果。最后两个诗节采用了诗歌创作中的“蝉联”技法,“只留下一个暖暖”是第四个诗节的结尾,也是第五个诗节的开头,不仅增加了诗的音乐性,还强化了主题:秋歌即是“暖暖”,“秋”的特点是“暖”,给人的也是“暖”。读完全诗,觉得诗题应该是《秋歌:暖暖》,但是这个诗题绝对没有诗人的“无理而妙”。诗是最精炼的语言艺术,最忌讳词语重复,这首诗却出现了五个“暖暖”(题目中一个诗中四个,诗中的四个恰好与一年四季暗合)十个“暖”(与人类的最高理想“十全十美”暗合)。难怪诗人感叹:“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常规的音乐性与非常规的“诗家语”形成的鲜明对比,也增加了这首诗的艺术效果。这首诗还具有汉诗的古典韵昧,特别是第三个诗节中的语言和意象,显示出诗人较深厚的古典诗歌修养。
  教学侧重点:诗的音乐性分析:介绍诗家语、“无理而妙”手法和“蝉联”手法。
  适用年级:初一学生以上,高中学生最佳。
  
  【谢向红荐语】
  “伤春悲秋”是古典诗歌的普泛主题。随着“落叶”、“荻花”、“砧声”、“雁子”的陆续消失,“什么也没留下”的秋天似乎又要触动诗人伤感的神经,然而,诗歌最终却没有落入“悲秋”的俗套。因为秋天留下了“一个暖暖”,而对抒情主人公来说,“一个”就意味着“一切”,这“一个”就足以覆盖诗人全部的心灵诉求和愿望。诗歌通过对“消失”与“留下”的情感反差的生动刻写,艺术地表现了暖暖在主人公心目中无法替代的“神圣”地位。
  教学侧重点:诗歌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情感跌宕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
  “一切便都留下了”——痖弦诗《秋歌——给暖暖》简析
  易 彬
  
  生于大陆(1932,河南省南阳县)而长于台湾的诗人痖弦不是那种创作量很大的诗人,据说,其写作生涯仅仅10多年,所写诗歌也不到100首;而且,他是一位具有高度自觉性的诗人,在编纂诗集时多有挑剔,那些粗劣的、过于贴近时代的作品一律不收。因此,痖弦的作品虽不算多,但是他的诗歌和诗集均有很好的名声,在读者中间广为流传。
  《秋歌——给暖暖》作于痖弦写作生涯的早期,大约在这一时期,痖弦提出了“新民族诗型”的观点(1956),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一再地回响着汉语古典诗歌的声音的《秋歌》应可看作是对这一观点的实践。
  在《秋歌》中,经由“砧声”(张若虚:“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雁子们”(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苏轼;“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秋天”、“歌人”(歌吟诗歌的人)、“琴韵”、“幽幽的寺院”等等词汇及其组合,可以想象,诗人写作此诗时的某些实际情境,时节已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