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风 景

作者:辛 笛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
  辛笛(1912一),原名王馨迪,祖籍江苏淮安,出生于天津。“九叶派”诗人中的一员,出版的诗集有《手掌集》(1948)、《辛笛诗稿》(1983)、《印象·花束》(1986)。
  [陆耀东荐语)(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首诗写于1948年夏天,国民党政府的“列车”对大陆的统治已到了最后阶段。仅仅十行诗,从平常的谁都不能不认同的现象中,凝聚了那个社会的严重病情。诗开始就出手不凡,以新奇的意象,使人震惊。“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无论肋骨、列车,都有一节接着一节问题,表明社会问题之多和普遍。茅屋和坟、生活和终点(死亡)邻近,显现问题的深度、严重。土地虽然肥沃,兵士却很凄惨。凡是经过的地方,都很黯淡,牛瘦人更瘦。“都是病”,画龙点睛,又起笼罩全篇的作用。
  诗人也是出色的画家,把颜色线条都融于诗中,“绿”、“黄”、“黯淡”,虽只用了三色,但是已点染全篇;至于线条,除三行外,有七行诗都可用画笔表现。
  诗的空间和张力都不小,显得丰富而美妙。
  [王毅荐语](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诗从第一个诗行就开始了一系列的矛盾对比:列车之重与肋骨之轻,钢铁的列车之硬与血肉的肋骨之软,而且,相对于中国之大,列车又是如此之小——小得像一枚针尖,刺在我们的软肋上,有一种锥心之痛:回想一路行过的地方,茅屋和坟茔成了邻居,生活和生活的终点没有了距离,而“绿得丰饶自然”的“夏天的土地’’应该是农人的风景,但却被”旧褪凄惨”、黄的“兵士的新装”所遮盖,生养的地方再一次被死亡的战场所替代。时间和空间意义上的中国都总是女口此:过去女口此,现在亦如此;这里如此,那里亦如此。这种痛因此显得如此锥心而且蔓延到全身。在难以承受的具体的疼痛中,诗歌敞亮了中国社会的疾病。
  教学侧重点:象征与矛盾对比
  适合年级:高三
  [鲍昌宝荐语](文学博士,肇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本诗名为《风景》,实是对社会的批判。然而,诗的巧妙处是以列车运行中所产生的景物转换和意识的跳跃为特征,发掘自然景物中隐含的社会、政治内涵,揭示战乱带来的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的现实。全诗统一在“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这一核心喻象上,通过一系列的对比的手法,女口景物转换:“茅屋”和“坟”,“夏天的土地”与”兵士的新装”,”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意识的跳跃:不间断的社会问题、逼近死亡的生命的压力、心情的黯淡。这种转换和跳跃造成一种艺术的张力,指向“都是病”这样一个结论。本诗成功之处在于以客观化的景物转换来建构诗意空间,避免了主观情感的泛滥和简单的社会议论,达到了思想、情感、象征的有机综合,体现了后期现代派诗歌美学追求和诗意建构的特点。
  教学侧重点:客观化的诗歌写作特征。
  适合年级:高二
  [敬文东荐语](文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
  “病”是这首诗的关键词,它统摄了全篇。我们实际上可以将整首看作是对这个词的展开。有意思的是,全诗采用了类似于归纳法的方式:先将一切病态的东西罗列出来,然后给出结论。数学于是和诗歌联姻了。作为“病”的对立面,”风景”则具有反讽的特性。“风景’’在这里被迫修改了自身的语义。适合年级
  [刘洁岷荐语](诗人,现居武汉)
  诗题为”风景”,整个诗歌却完成了一次对风景的解构或重新命名。起笔“肋骨”与”列车”(车厢)的隐喻不算奇崛,但明确自然,而且,因为有一种节奏上的契合,就显得很贴切和有表现力。时代生活普遍的悲凉无奈和精神的痛苦委顿与风景的萧索乃至“绿得丰饶”的自然相互映衬、ccJ隋景交融”。“生活离终点这样近”,“都是病,不是风景!”隽永、深刻,这种警句似的诗句的形成有赖于场景的铺垫和语境的烘托。中间有几行从韵律(个别地方刻意的同“顿”和压韵)和组词(”旧褪”——语素生硬搭配)以及夹生白话(“惯爱想”)都是有待探讨的瑕疵,需要教师在讲解本诗时加以注意。
  本诗讲解的侧重点:意象的连缀和具象与抽象间的转换。
  适合阅读年级:初三
  [周瓒荐语](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这首短诗吸引人的地方有两处:一是比拟和对比的修辞运用;一是全诗沉郁忧愤的基调。诗人把中国比作一个人,当然是一个巨人。它能让人联想到我们熟悉的起源神话,比如开天地的巨人盘古的神话,团土造人的女巨人女娲的神话,或履巨人足迹而生后稷的传说。行进的列车轧在巨人的肋骨上,诗中的巨人“中国”似手少了传说中巨人的神秘和伟岸,他(她)只是仰卧着,承受着车轮的倾轧。第二句中的”社会问题”一词将关涉远古神话的譬喻过渡到严峻的现实。诗人以忧国忧民的目光凝视着中国的“身体”:茅屋和坟比邻,列车的终点和生命的终点相近。在诗人眼中,虽然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但兵土的新装却是旧的,显得凄惨,这一对比点出了连年的战争所造成的物质极度贫乏和人的精神委顿。面对战争带给国家和人民的摧残陪人忧心如焚,沉痛地道出,他所目睹的“不是风景”,而“都是病”。
  教学侧重点:理解并学习诗人关注社会现实,忧国忧民的精神,同时,细致体会全诗忧愤沉郁的抒情基调。
  适合阅读年级
  
  解析辛笛《风景》李润霞(南开大学中文系)
  [解析]
  此诗源自诗人真实的生活体验。1948年夏天,辛笛乘坐列车行进在沪杭道上所见所感所思而写成。“风景”的诗题,使读者乍一看,本应引起一种美好的审美感觉,然而从首句“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就出现了“反题”,其中表达动作的”轧”字,带来一种沉甸甸的、不堪重负的压迫感:“肋骨”一词形象地指称着那一节一节绵延不绝的列车铁轨,“中国的肋骨”使人立刻联想到中国广阔绵延但又贫瘠荒芜的大地。诗人不写“轧在大地上”而写“轧在肋骨上”,平添了一种震撼身心的疼痛感,这种疼痛正因为那一节一节的车厢和铁轨延伸、装载的不是美景和物产,而是源源不断的“社会问题”,“一节接着一节”直接揭示出社会问题之多。
  紧接着,诗人用两个对比写他目之所及的直观“风景”。诗中首先写出民不聊生的惨状:”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茅屋”代表着生者的生活和人生的起点,“坟”代表着生者的死亡和人生的终点,二者居然“比邻而居”,可见生死只是一墙之隔、一步之遥!诗人不能相信却不得不相信:“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这句诗以”茅屋”的贫穷和“坟”的荒凉暗示了生活与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