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力的前奏等

作者:陈敬容等




  歌者蓄满了声音,
  在一瞬的震颤中凝神
  
  舞者为一个姿势
  拼聚了一生的呼吸
  
  天空的云、地上的海洋
  在大风暴来到之前
  有着可怕的寂静
  
  全人类的热情汇合交融
  在痛苦的挣扎里守候
  一个共同的黎明
  陈敬容(1917-1989),原名陈懿范,原籍四川乐山,《九叶集》诗友成员。出版的诗集有《交响集》(1948)、《盈盈集》(1948)、《老去的是时间》(1983)。
  [骆寒超荐语](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这首诗写于1947年。它有个哲理命意:力的爆发依靠长期沉默的蓄积,所以题目也与之相应叫《力的前奏》。对于命意,宋人韩旬曾这样说过:“作诗必先命意,意正则思生,然后择韵而用,如驱奴隶。”(《陵阳室中语》)清人沈德潜甚至提出:作诗当“以意运法”。(《说诗卒语》)这些表明:写诗须以命意为先,然后藉“意”的运动而激活想象联想,形成一个个围绕此“意”浮现出来的意象组合体,去完成一场意象隐示的抒情。《力的前奏》就出于这种构思布局。全诗四节,也就是四个意象组合体,分头对“力”的哲理命意作隐示。由于这四个意象组合体具有赋而兴的功能,故它们对“力”哲理命意所作隐示不显示为单纯的比拟,而是出于兴发感动,这首诗具有较浓的抒情色彩也来自于此。如第三节:“天空的云,地上的海洋/在大风暴来到之前,有着可怕的寂静”。这个意象组合体是对自然景象真实的赋陈,使人如同身历其境而获得一种对时代神秘的象征感应。这四个意象组合体,也就是以意象象征来隐示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国统区政治低气压下的时代特征:一场人民大解放斗争在总爆发前,正以神异的沉默在显示着“力的前奏”。
  教学侧重点:独特的抒情逻辑
  适合年级:高一
  [周晓风荐语](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陈敬容(1917-1989)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中国新诗”诗人群(亦称“九叶诗派”)中的一员,早期诗作充溢着感伤情调,后期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风格的结合,在抒情和沉思的结合中表现出生活的质感。《力的前奏》前三段分别描写了三个场景,包括“歌者”在一瞬的震颤中凝神、“舞者”拼聚了一生的呼吸和“天空”“海洋”在大风暴来到之前的可怕的寂静,构成一种紧张的铺垫,最后将内在的冲突和压力提炼和发展为一个更为宏大的主题:在痛苦的挣扎里/守候一个共同的黎明。这是一种综合,却又包含具体的意象,典型地体现了现代主义诗歌抒情与沉思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侧重点:抒情和沉思相结合的现代诗歌艺术方法。
  适合年级:高一、二
  [郭小聪荐语](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全诗四节,前三节既是最后一节的铺垫,也是以具象喻抽象,烘托“全人类的热情”爆发前那痛苦而伟大的寂静。这样的写法散文也可以用,但语言却是诗人特有的了。特别是头两节,声音如何能“蓄满”?舞姿怎么要凝聚“一生的呼吸”?但正是这诗性的简洁的夸张,给了歌者、舞者一个传神的形象,如同雕塑,引而不发,充满内力。你感受到这些,也就能领略到“力的前奏”中所蕴藏的更为深沉的力量,即人类为某种神圣事业而准备献身的激情。
  适合年级:初三
  [江锡铨荐语](江苏教育学院教授)
  “力”曾经是“五四”新诗,特别是郭沫若的《女神》中最受瞩目的诗歌意象之一。但这首《力的前奏》不像《女神》中力的颂歌、力的战歌那样雄壮与豪迈,因为它所关注的,是力的爆发前的聚集,而力的聚集过程是艰难而紧张的。在力的聚集与爆发的临界点上,常常会经历出奇的平静——这就是“力的前奏”,其中蕴蓄着“密度”极大的,凝重无比的诗意。在歌唱家、舞蹈家撼人魂魄的艺术表演的“前奏”,那雕塑般的神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凝重的诗意;在大自然狂风暴雨的“前奏”,“可怕的寂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凝重的诗意;而在伟大的社会历史变革的“前奏”,在“一个共同的黎明”的“守候”中,这凝重的诗意更是积聚了崩天陷地之力。
  教学建议:分析抽象的“力”如何通过具象的“前奏”来释放诗意。
  适合年级:初三以上
  [钱文亮荐语](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力的前奏》是“九叶派”女诗人陈敬容1947年写成的出色诗篇。出于对黑暗时代的痛苦体验,这首诗表达了知识分子对于即将来临的黎明期——一种新的社会与时代的共同预感与期盼。对当时那种特定背景下产生的情感,诗人采取客观性和间接性的意象暗示方法,以广阔的艺术视野,将其与宇宙和人生经验中某种抽象普遍的“力”相联结,并以几组一触即发却始终引而不发的力的瞬间状态的雕塑般造型,层层递进叠加,使之得到相当凝练、有力度的表现。
  教学侧重点:“九叶派”;客观性和间接性的意象暗示方法;力的瞬间状态;雕塑般的诗美。
  适合年级:高二、三
  [张大为荐语](文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
  本诗名为“力的前奏”,从总体上看,诗人用了四节排比的诗句刻画“力的前奏”的现象:在力量的爆发之前,力量在静止、期待甚至痛苦中的积聚的状态——这一切都是为了那雷霆万钧的爆发的一刻。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吟味,我们发现,从诗的艺术形式上也可以分析出两层“力的前奏”的构成来:从诗歌的主题上讲,前三节所积聚的象征意味在第四节中被揭示出来;从诗歌的音韵节奏上讲,全诗四节,前两节每行两句,每句字数由少变多,反复讽诵之下,仿佛是一个力的聚集、“力的前奏”的过程,而后两节每节三句,每句字数由多变少,分明就是一个“力的爆发”的阶段。这一切都不可能是偶然的巧合,而是诗人的匠心所在。
  教学侧重点:主题思想、结构形式
  适合年级:初三、高一
  
  解析陈敬荣《力的前奏》
  荣光启
  
  陈敬容,著名的“九叶派”中的女诗人,1917年出生,四川乐山人。此诗选自她的《交响集》,此集诗作大约作于1945-1948年间。作为“中国新诗”派的重要诗人,陈敬容30年代也参加过现代派诗潮的创作,但在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峻的40年代,她对中国此前的现代主义诗潮进行反思,她曾说过一段著名的话:“中国新诗虽还只有短短一二十年的历史,无形中却已经有了两个传统:就是说,两个极端。一个是尽唱的是‘梦呀,玫瑰呀,眼泪呀’,一个尽吼的是‘愤怒呀,热血呀,光明呀’,结果是前者走出了人生,后者走出了艺术,把它应有的将人生和艺术综合交错起来的神圣任务,反倒搁置在一旁。”(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略论郑敏、穆旦、杜运燮》,1948年6月《诗创造》第12期。)
  陈敬容的话是不无道理的。新诗到40年代,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中国新诗》杂志创刊的时候,唐諟写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严肃的时辰。”),诗歌怎样不至于像3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