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为老百姓写诗

作者:刘 章




  刘章第十一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的主题是:如何在创作中坚守诗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个主题很好。这个问题,以我个人的体会,似乎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为老百姓写诗。为老百姓写诗,是内容的选择,也是形式和语言的选择,这是不可分割的一体。诗必须是诗,要有诗的形式、诗的语言。诗的独特功能是电视剧、电影、小说、散文所无法替代的。诗要有诗的形式、诗的特质,讲节奏、讲韵律。读者读的是诗,不是散文,因此,要摒弃诗的散文化,要充分考虑汉字的声韵特点,尊重民族文化,尤其是要尊重老百姓的欣赏习惯。张志民的一些诗,具有明显的口语化特点,句子都很短促,因此,他的诗许多人会背诵。而有些诗人的诗,也是口语化,句子长长的,往往几十个字。日常生活中,谁那样说话?老百姓接受很困难。无论新诗界,还是诗词界,都存在共同的误解,认为读者一读就懂的诗不是好诗。时下中国的新诗,技巧大大地提高了,有好诗,可是宣传不够,而普通老百姓读不懂的太多,能记住的也少。古今中外,好诗大都是很朴实的,大多数人能读懂能背诵的,从普希金、裴多菲的名句到舒婷、北岛的名句,概莫能外。雪莱的名句:“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都是好诗,广泛流传,但基本是在诗人、知识分子群里,诗人也是老百姓,当然很好。而臧克家的《有的人》和殷夫译的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以及唐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流传在广大老百姓的心里,知其诗,用其诗,但许多人并不知其作者、译者,这是诗的最高价值,是需要诗人们用生命去追求的。为老百姓写诗,就是写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懂,让老百姓记住,让老百姓运用,这就是诗人的使命和责任的坚守!
  摘自《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