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诗,珍惜“原生态”

作者:耿林莽




  一
  
  苏轼有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只有深谙音律的手指触着乐器,方能构成优美琴声。这使我想到一首诗的诞生,是否也有相近的奥秘?王家新提出过“人与世界相遇”之说,或与之相近。当诗人和世界相接触,并产生诗的感应时,诗的创意即诗情、诗意、想象、智慧、意象、语言,便如火花迸射,便是诗的受孕了。种子萌动,胚胎初生。“相遇”的一瞬有如闪电照明,诗人的灵感之门洞开,诗绪遂能展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诗人的人格、思想、感情,长期潜伏在意识、潜意识中的生活体验被一一唤出,这是最可贵却也极易逝的“黄金时间”,是诗受孕、成型、诞生的关键一刻,紧紧抓住诗思活跃,想象力飞翔时涌现的原生态语言和新鲜意象,便是极重要的了。
  歌德有言:“一切诗歌都是偶成的。”博尔赫斯认为,这是他暗示:“诗歌是萌生于一个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刻所感受的东西。”我想,这便是诗人“与世界相遇”,“手指触在琴上”骤然生出的诗之感受了。进入诗的境界,把握住这时机紧紧不放,便可能有诗生成。
  柯勒律治在梦中得到启示,写出《成吉思汗》一诗,一口气写下五十余行“原生态”诗行,不幸因一客人闯入中断了,便再难续成。后来,当他在山上萌发诗思却找不到纸笔,竟咬破手指以血疾书。尼采也很珍视“原生态”思想、语言的价值,他说,当一种思想到来,“脚步很快”,高速度,快节奏,“以急救奔跑”,因而,他喜欢“让一个思想一气呵成”,从中享受“那种轻松,来自天神,如此近乎于舞蹈和飞扬的快乐”。
  叶芝日记中有这样几句话:“每一段笔记都首先必须作为一段随想出现”,而不去以逻辑性秩序予以归纳和组合。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方可保持其自然、本真的“原生态”面目,避免失真、掺伪,被磨掉个性,或被平庸、冗长的废话与装饰性附加所冲淡或淹没。
  
  二
  
  世界上最可怜的“诗人”当数那种终生“不孕”,即没有诗的感受能力,却硬要“造诗”的人。他们本无诗人素质,或虽有一点,却常封闭自己的感受器官,拒绝“与世界相遇”。在思路枯竭,诗情贫乏的状态下苦思冥想,生编硬造,这种“无孕生殖”的诗,只能靠模仿和东施效颦地复制,结果不是陈词滥调,便是辞藻堆砌,形式主义的故弄玄虚,终掩不住内容的空虚。也有天真的年轻人,听信某些“行家”指点,相信写诗的工夫全在字句的锤炼推敲,津津乐道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以为诗人的看家本领和最高品德都在那“捻断半根须”以炼出一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警句上面,这其实是舍本求末之道。“寻章摘句老雕虫”,离开了新鲜独特的感受,饱满充沛的诗情,倾全力竞一字之奇,充其量算一件雕虫小技而已。语言意象与一切技巧当然要讲,却只有在服从和服务于诗的内容,在诗的孕育过程中自然生成方可奏效。济慈说:“诗人应该自然地写出诗来,仿佛树上长出叶子来一样。”树上长出的叶子,是其整体生命的一部分,流贯着它自身的血液,与树是天然一体的“合成”。这种“原生态”语言,质朴本真的个性化语言,才是最可贵的。
  天生丽质不需乞怜于胭脂花粉和奇装异服的重重包裹。叶芝在《一件外衣》这首诗中写道:
  
  “敢于赤身行走的人,
  才算得上好汉。”
  
  这当然需要一种勇气、需要真正纯洁的人品气质和健美的体躯,需要有美学上的坚定信念和独特个性。
  我国古代诗歌大师的经验也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直率提出过“绮丽不足珍”的美学观;苏轼《文论》中有一段名言: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这种如水自流,纯真自然的风格,当然也是返璞归真的境界。
  
  “智慧是一双蝴蝶,
  不是沮丧的猎鸟。”
  
  叶芝的这两句诗可借用来表达诗思流动时的心态。个人的新鲜感受,独特发现,衍生为诗的智慧时,应如蝴蝶似的自由飞翔,不能作猎枪追踪下沮丧逃窜的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似的写诗,惦记着长官意志,流行的文学思潮之“规范”,批评家的棍棒这类“猎枪”的射程和火力,怎能有本真的歌唱和优美的舞蹈呢?
  鸟在森林中或泉水边自由地鸣唱,歌声纯净,是“原生态”的倾泻,便无扭捏作态之弊。关在笼子里,被驯鸟者纳入一种“套数”的鸟语,鹦鹉学舌的鸟语,便全无天簌的乐趣可言了。
  
  《2006年中国当代散文诗》出版
  赵宏兴主编的《2006年中国当代散文诗》已经出版,这是一本年度散文诗专集,每年出版一次。内有《独家访谈》、《名家专辑:耿林莽》和《2006年实力散文诗大展》等栏目,内容丰富。本书接受邮购,每册定价20元,免邮资,地址:合肥市芜湖路168号同济大厦清明杂志社赵宏兴收,邮编230001,投稿信箱:1122dd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