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罗雷莱的忧伤

作者:林中洋




  提起罗雷莱,不少人会想起海涅的那首名诗,以及那个坐在莱茵河的礁石上用金梳子梳理金色长发的神奇女子,她的融冰化雪的美丽和摄人心魄的歌喉令千千万万在此经过的船夫意乱情迷,只顾仰望高处的她,而最终被淹没于莱茵河的滚滚激流之中。但是,这只是罗雷莱传说的一个部分。
  十月初的德国,秋意渐浓。因为书展的缘故,我重返曾工作和生活过多年的法兰克福。不过,这次我没有住在这座熟悉的城市,而是在六十多公里外的莱茵小镇吕得斯海姆找了一家小小的旅馆,为的是能够在黄昏的时分目送夕阳沉入山岗,看落日余晖将莱茵河两岸的村庄和山坡上的葡萄园染成金黄色,还有,就是想再去看看久别的罗雷莱。
  小城吕得斯海姆以它的风情酒馆,古色古香的德罗塞巷,富有盛名的葡萄酒以及独一无二的吕得斯海姆咖啡闻名于世。这个仅有六千五百人的小城,每年却要接待上百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我借住的“绿花环”旅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传统的木架结构的房屋,有石片瓦的顶和铁质镶花的招牌;楼上住人,楼下却是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餐馆,晚间有乐队现场演奏。忙碌了一天,傍晚又去散了步归来,在那温暖的烛光下,点一块鲜嫩多汁的牛排,品一杯“绿花环”自己产的葡萄酒,听一听那有些俗气却不失悦耳的民歌,一整天的疲劳也就消散殆尽了。
  去罗雷莱之前,离开船还有一段时间,我于是就去街对面的咖啡厅里要了一杯“吕得斯海姆咖啡”。这咖啡的确与众不同:那咖啡杯是特制的,精细的白瓷,敞口,圆肚,高脚,像一只花瓶,中间鼓出的肚腰处有粉红色的图案和“吕得斯海姆咖啡”的字样,侍者上咖啡时总会不可避免地作一番演示:先是给你看一眼放在杯底的三块方糖,接着将一小瓶当地有名的阿斯巴赫红酒倒入杯中,用火柴点燃,在燃烧的火焰中用长匙轻轻搅动,直到那三块方糖化为糖浆为止,然后才倒入热咖啡,最后将早已备好的大朵奶油花小心翼翼地放到上面。这做好的咖啡就像一件艺术品似的漂亮,酒香与咖啡香交相衬托,互不遮盖,味道浓烈而独特。
  从吕得斯海姆到罗雷莱只有二十多公里,但是这一段的水路却是整条莱茵河中最险也是最美的一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德国的秋天,不出太阳的日子,色调总是凝重的,但正是这凝重的色调,越发衬托出了两岸古堡的沧桑之感。这些有着几百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古堡,全都建在陡峭的山石上,有的被后来的主人修葺一新,精神焕发得好像童话中的宫殿,但更多的,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唯有那破败的塔楼和残缺的外墙似在显示着昔日的荣耀。曾经是重兵把守,公主骑士,刀光剑影,歌舞升平的场所,如今硝烟已灭,繁华落尽,只有两山之间的莱茵河静静流淌,一如往昔。
  船且停且走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到达小镇欧伯威塞尔;我知道,前面再转过一个弯就是罗雷莱了。这里的水面看似平静,实已暗藏着杀机——河中心的水下有一条沙床,沙床左边有暗礁,水流受阻,流得比右边要慢,两股水流在沙床后方交汇,形成涡流,从前有不少船只因此在这里遇难。我们的船缓缓转过前面的山头,尽管早已知道,但当罗雷莱赫然出现在眼前时,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这是一块巨大的礁石,确切地说,是一座岩山,一百三十二米高,岩缝间草木葱茸,在这么一座礁石上别说坐着一个女子,就是站着一匹马,下面的人也未必看得分明。这罗雷莱岩石,傲首挺立,横向河心,莱茵河在这里只有一百一十三米宽,水深却达二十五米,还有过为数不少的暗礁,所以这里是整条河中最窄最深也曾经是最危险的河段。20世纪30年代,很多暗礁被炸掉了,才使后来的航运得以畅通。
  “罗雷莱”(Loreley)的名字是由古德语的“lorlen”(“涛声”)和“Ley”(“礁石”)组成的。起因是这块礁石的强于一般岩石七倍的回声。一直到19世纪,罗雷莱岩石旁还有一个小小的瀑布,流水的声音因为这回声的缘故,听起来好像是从罗雷莱那里传出来的女孩子的细语呢喃。罗雷莱的传说与这一自然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1801年克里门斯·布里塔诺 (Clemens Brentano) 在他的叙事诗《莱茵河边的巴哈拉赫》中详细记叙了罗雷莱的故事。这也是关于罗磷莱传说最早的文字。根据这首诗中的描写,生活在小镇巴哈拉赫的罗雷莱是一位有着倾城之貌的美丽女子,她的美貌令众多见到她的男子心驰神往,最终命断莱茵。因此,她被认为是女妖,而在那个时代,那些所谓有魔法和巫术的女人是要被处死的。这时的罗雷莱,正为情所伤,心灰意冷——她的恋人背叛了她,去了远方。她主动请求主教将她送上火刑架。可这位主教因为她的美丽,实在不忍心判她死刑,最后决定将她送入修道院,想让她在高墙之内黑与白的世界里度过余生。在去修道院的路上,罗雷莱请求押送她的三个骑士,让她最后一次登上那块巨大的礁石,她想再看一眼她的恋人的城堡,再看一眼她深深眷恋的莱茵河。当她又站在这陡峭的山岩上的时候,趁着三位骑士在崖下拴马的当儿,她纵身跃入了滚滚的河水之中。这个有着芬芳馥郁的美丽,婉转动听的歌喉,热情奔放的罗雷莱,可以让千千万万的男子为她着迷,却偏偏得不到她自己所爱的那个人的心。
  布里塔诺试图通过这个充满忧伤的故事来“解释”罗雷莱礁石的回声现象。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关于“回声”(Echo)的传说:女神回声爱上了英俊貌美,后来以自恋著称的那西苏斯(Narzissus),因为得不到他的回应而伤心憔悴,最后化为一座岩石,从那里不断传出回声。对于罗雷莱故事的真正起源,德国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一派认为,罗雷莱的传说由来已久,但一直只是口头流传,直到布里塔诺才将这个古老的传说整理成文;另一派则认为,罗雷莱的故事是布里塔诺的创作,最好的证明就是,格林兄弟没有把它收入他们采编的童话集,因为他们两人也认为,罗雷莱是布里塔诺笔下的人物,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传说”。无论怎样,罗雷莱的故事从此广泛流传开来,不少著名的诗人,如艾辛道夫和海涅,都曾以此为题材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尤其是海涅1824年撰写的,1837年由弗里德里希思而歇谱曲的《罗雷莱之歌》更是妇孺皆知,享誉世界,连亚洲的小孩都会唱。罗雷莱也因此而成为德国文化和文学史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海涅的罗雷莱,有着明显的塞壬的影子。塞壬是古希腊传说中半人半鸟(也有半人半鱼)的海妖,她们有着如花的美貌和婉转的歌喉,当有船经过她们的海域时,她们会齐声高歌,那震人心魂的歌声令船夫们神魂颠倒,忘记了回家的路,最终人仰船翻,被海妖们吃掉。只有两个人得以生还:一个是奥伏斯,他用自己的歌声压过了海妖们的合唱。还有一个就是奥德赛,他用蜡封住了水手们的耳朵,并把自己绑在了桅杆上,这才逃过了一劫。
  水边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美丽女子是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偏爱的题材。比如《诗经》的《蒹葭》中就有这样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当然,罗雷莱与《诗经》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无论是生活在何种文化,哪个时代的人,在感情上都会有一些共通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那亘古的忧伤,可以穿越时空的经纬,触动现代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