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兼收并蓄之美:《愤怒的葡萄》另一种解读
作者:王玉明 冯晓英
四、用生态论思想实现了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平衡
毋庸质疑,《愤怒的葡萄》既不是一部纯粹的政治宣传品,也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产物。作者努力把“他这一代人所珍视的许多相互抵触的思想态度呈现出来:一方面对国家的巨大经济潜力怀有敬意,另一方面又对滥用自然的状况感到恐惧;一方面对政治改革问题表示关心,另一方面又对人民的生存灾难愤愤不平;一方面赞同社会变革,另一方面又对文化传统表示崇敬”。 里查德·佩尔斯:《激进的理想与美国之梦》,卢允中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54页。为了实现这一宏大主题,斯坦贝克没有过多强化作品的政治特征,也没有一味追求纯艺术性,而是在兼顾两者的前提下(参看前文),选择了生态论的观点来解决冲突,并在中间求得了一种平衡。
作品表达了对生态危机的担忧,严厉谴责了人类破坏生态行为,明确表达了生态主义思想。它批判了人类优于自然、掠夺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很显然,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上的生态灾难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给自然造成的恶果。小说的第13章对造成生态灾难的人类进行了无情的抨击:“这个国家竟弄成什么样子呢!我要知道,它到底会搞成什么样子?” 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胡仲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25页。
然而,作品在严厉谴责人类的无知和贪婪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自然之美,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土地所持有的那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在这里,作品表现出了一种生态伦理思想。那就是“热爱、尊敬、尊重土地”。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有理智做出有利于土地的行为。同时,作品中的小人物之间的互相关爱、互相同情是对鼓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西方哲学的无情批判。而约德妈妈的力量和美德的特征则是对女性能力的充分肯定,她与大地母亲形象的契合也隐含着作品对哺育人类的大自然的赞颂,对人与自然相生共存的一种理想的追求。可以看出,作者相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可能性,表现出他对环境伦理的态度,即人应当与自然、与生命亲善的思想。
不难想象,斯坦贝克如果过于强化革命与政治色彩,小说很可能被定性为时代的作品,而失去持久的魅力。如果作者一味为艺术而追求艺术,淡化其道德、文化、政治和社会功能,那么小说又会失去时代与社会意义。在兼顾小说政治性和文学艺术性的基础之上,作者试图用生态伦理观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
结束语
一部紧扣时代的纪实性作品很可能在时过境迁之后无人问津,而《愤怒的葡萄》却是个例外。该小说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正是因为斯坦贝克在结构安排和创作手法上采用了平衡的方式,在哲学观和方法论上走了一条中间路线;在暗示对“伊甸园就在西边”这一美国神话进行颠覆的同时,作品又试图通过抑制的力量予以消解;更为精彩的是,作品利用了生态智慧来启示大众,解决冲突,最终在政治与文学之间达到了平衡。作品表现出来的折中倾向并不是一味的、无原则的妥协,相反,它却产生了兼收并蓄的审美效果,为冲突各方乃至广大读者普遍接受。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当年的畅销书今天已成为一部经典著作,这应该是对作者当年的折中选择的最大回报。(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美生态文学观于构建和谐社会启示之研究。)
(王玉明、冯晓英: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邮编:23003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