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怎样的新好莱坞?
作者:王 方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所有变化中,国内影院的放映始终是巨片的跳板,但这部分收入却在逐年不断地下降。
因此,对好莱坞来说,另一个关键性的二线市场已经是海外票房,尤其是在欧洲。欧洲影院在1985年开始掀起高潮,并在1990年创出记录,那些巨片包括《漂亮女人》、《全面回忆》、《小妇人》和《与狼共舞》等在欧洲的票房收入要比美国本土更好。
好莱坞巨片的“轰动效应”前所未有地确立起来,电影业更为安全了,制片厂因学会了两面下赌注而增加了更多的机会。
其中的一个规则是通过预售影片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冒险性。而最有效的预售手段,一般包括先期的电影宣传片或是另外一些类似的媒介产品(电视系列片、流行歌曲、连环图画书)的预售。而那些角色不复杂、情节机械化的影片(尤其是男性动作片),是最容易被公式化再生产的,并且也最容易得到全面开花的收入。另一个基本的规则是影院放映,以及随后的媒介展示,这将可能再生任何数量的媒介形式及相关商品。
同时,在火热的“吞并-获利”潮中形成了“多样化经营”和“协作增效”的趋势,制片厂直接参与协同电视产品公司、电视网与有线电视、音乐与录音公司以及书籍、杂志与报纸出版商,甚至可能是跟游戏、玩具、主题公园及电子硬件生产商等的合作。
显而易见,“多样化经营”和“集团化经营”一直是娱乐工业的关键因素,尽管今天的媒介帝王们已大大有别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那些最重量级的、多样化范围广阔的集团化产品被出售一空,或者是为了提高多样化而重组。例如,GULF&WESTERN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出售了除媒介股权以外的一切,然后改名为“派拉蒙传播”。而“华纳”也在八十年代早期降格以求--只以一百三十亿美元就与时代公司联姻(为避免派拉蒙公司开价一百二十亿美元的敌意收购),接着创立了“时代华纳”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公司和一个“协作增效”的典范,它在电影、电视产品、有线电视、唱片、书籍和杂志的出版上都持有股权。因为电影驱动了全球的多媒体市场,所以对任何媒体集团来说,关键的持有物还是一家电影制片厂。
“集团化经营”已在外国媒体公司购买制片厂这一新维度上有所发展:福克斯公司1985年被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新闻集团买下;1989年哥伦比亚被索尼购买;MCA/环球1990年由松下购得。索尼-哥伦比亚和松下-MCA的出色交易可以用“天作之合”来形容。
当然,“有号召力的”的天才和“明星剧目”一直是好莱坞市场策略的生命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当轰动巨片的续集纷纷跟多媒体市场结合起来时,顶级明星的薪金标准和对故事的作用力都戏剧性地提高了--斯塔隆、阿诺·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迈克尔·道格拉斯、肖恩·康纳利等等,每部影片要赚到七位甚至八位数,这一点已经成了他们的特权,而“明星的亮相”通常十分简单:有型的形象、由于剧情和角色发展的需要而开着为他们特制的车横冲直撞、但又并不急着去任何地方。
正如纽约《时代周刊》所说的那样:“一些制片厂能够很容易地证明今天付给天才们越来越高的价位是正当的,原因就在于,随着媒体工业的合并以及分别控制着电影、书籍、唱片、电视节目和杂志的各娱乐集团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制片厂有必要通过补足他们的投资来获得更多的出路。”
新好莱坞的经济学与美学
今天的电影立志于一种整体的“观看”,电影制作者们将片子从制片厂马不停蹄地送到广告代理商那里,致使影片看上去更像是被设计(而非导演)出来的。如今,电影更多的是通过录像机被观看而不是银幕,于是,电影技巧也随之调整,确保在小屏幕上也能出现“最具催眠力的形象”,其广告的视觉和空间标准都相应降低尺度,动作都被安排在前景和中间位置,步伐和移动更迅速,音乐和剪辑手法更时髦,画面光滑精美,同时,特技效果大量出现。
毫无疑问,电影和广告技巧正在互相混合。这也引出了那个新好莱坞的时髦术语“高度概念”,可以说,其鼻祖斯皮尔伯格是将它诠释得最好的一个,他说:“比任何其他东西更吸引我的是构思。如果一个人能用二十五个词或更少些来向我讲述这个构思,这就将是一部好电影。”
今天,好莱坞看起来已经失去或放弃了故事的艺术性。电影人基本上完全不对故事精益求精,他们添加着“概念”(他们就喜欢这样称呼它们),精心炮制着噱头,确保着当台词通过口腔时,舌苔并不感到复杂。所有种类都已经合并成两大类别,喜剧和动作影片,两者均提供“一个毫无差别的情感的延续,幸运或不幸的事件,对已经发生或将要来临的任何事都力量有限”,通过音乐和剪辑创造出一个“故事发展的错觉”。
年轻的观众们更像积极的多媒体玩家、消费者和符号学家,因而会从内文本方面去判断一部电影,以那种或许已在中年电影批评家中丧失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欣赏它。事实上,近年来由于先通过其他流行文化产品(摇滚乐、连环画、电视连续剧等)来预售影片的这一倾向,那些年轻的媒介文化观众总有机会以一种早已活跃起来的叙事进程接近一部影片。电影的尺寸、视角、情感冲击以及与之合作的广告宣传队,几乎成了影片的根本控制者,可电影本身却无法开启或终结文本的循环。
引起各种批评和文化上的兴趣的,便是那些独立制作的低成本影片,比如MIRAMAX公司和NEW LINE CINEMA公司的产品。实际上,这个可以看作是“市场零碎”的艺术产品板块,是被用来进行电影探索的。这些独立影片通过寻求其“精致唯美”、合适的市场位置等方法,以一种十分特殊的形式对电影做出探索。
举例来说,MIRAMAX公司就已经通过提供资金或购买,找到了适当的操作方法,然后推出一批低预算艺术电影和引进片,像《性,谎言和录像带》、《我的左脚》、《天堂影院》和《捆住我,绑住我》,将它们置于立意极高的艺术电影群中。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新好莱坞生产着三种不同层次的电影:以多媒体市场和预算收益为蓝图的精心策划的巨片;有可能爆出冷门的主流A级明星阵容影片;以及那些瞄准特定市场而且机会也并不比“时髦电影”更多的低成本独立电影。
这三个层次的电影都分别对应着级别相称的导演,有最高级别的超级巨星导演如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他们执掌影片的诀窍已经将他们自己的名字变成了真正的商标;也有那些边缘导演,像格斯·冯·桑特(Gus Van Sant)和科恩兄弟,他们的个人风格,是绝对不受商业规则操控的。同时,还有一些公认的类型片导演,如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大卫·林奇(David Lynch)和伍迪·艾伦(Woody Allen),他们是最令人迷惑和惊奇的,他们中每一个都一半是沉迷于空想的电影导演,一半是商业文乞,而他们的最好的电影却在调侃着电影的现状,批评着他们自己开发出来的那一类型影片和观众。
作为奥斯卡1991年度最佳影片得主,《沉默的羔羊》以强大的全球性巨片形象出现,表现了新好莱坞的这种类型巨片有着潜在的全球流通性。
其实,由于多功能影院和家庭录像带在欧洲和远东的迅猛发展,以及广告与市场的飞速进步,那些最新巨片的“全球效应”,要远远超过当初《蝙蝠侠》或《终结者2》的规模,而获利最大的就是像《沉默的羔羊》般的惊悚片。很有可能的是,新好莱坞及其特殊的巨片产品还会持续发展下去,只要海外市场继续发展、好莱坞制片厂求生存的本能和经济全面安定的局面还存在,已牢固树立起来的“好莱坞电影”对全球市场仍是深具吸引力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