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书潮
作者:佚名
好莱坞:从“造梦工厂”到“梦想交易所”
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法兰克福学派主将赫伯特·马尔库塞和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在1950年代末一起去看美国电影,他们很可能没看完电影就跑出来,要求退票。这两个政治上一左一右、南辕北辙的人,或者说他们所代表的群体有一个共同点:都非常不信任好莱坞这个“造梦工厂”。不信任的理由倒是不同的。在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看来,好莱坞通过电影,将一整套资本主义普遍价值、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巧妙地塞给大众,是一种从内部发起的极权主义。而麦卡锡们呢?恰恰相反。在这些爱给人扣“赤色分子”帽子的政客眼中,每一部电影中小人物对抗有钱人的情节,都有可能说明编剧、导演甚至演员可能是共产党或左翼革命者,好莱坞电影因此是极权主义从外部渗透进来的表现。
绕了这一圈,我想说的是,好莱坞,这个被很多中国电影人和知识分子嗤之以鼻的名词,其实隐含着相当微妙的社会内涵,它的机制与风格的形成、发展,我们真的了解么?近年来国内出版界引进电影方面的图书颇为起劲,但其中更多的是电影大师们的传记、回忆录和电影观念,真正对好莱坞工业的里里外外详加分析的,却似乎很少。好在最近几个月英美相继有几本关于好莱坞的图书上市。头一本,就是戴维·汤姆森的新作《完全平衡:好莱坞史》(The Whole Equation: A History of Hollywood,by David Thomson,Knopf 2004年11月版)。
戴维·汤姆森被《大西洋月刊》称为“当代最伟大的影评家和电影史家”。 “完全平衡”来自斯各特·费兹杰拉德未完成的小说《最后的大亨》,指的是大萧条时代电影人要在经济、艺术、社会影响上完全平衡才能让好莱坞继续繁荣。汤姆森说这本书既是一部“美国电影史”,也是“电影时代的美国史”,可见好莱坞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不过要想在一本四百页的书中循规蹈矩地介绍一百年的美国电影史,几乎是不可能的。汤姆森也没这么做。他把内容分成几大块:重要人物(Edison, Chaplin, Arbuckle, Cagney, Selznick, Welles, Brando, Reagan,Wasserman)、重要电影("Greed," "Gone With the Wind," "Red River," "Night of the Hunter," "Cleopatra," "Easy Rider," "The Godfather," "Jaws," "Star Wars," "Mulholland Drive" and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和重要现象(默片、声音、音乐剧、独立电影,米拉麦克斯公司)他就像用多部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同一场景,每部摄像机拍摄一个主体,并试图发展出新的主题——他写格里菲斯与卓别林拍出真正的大众电影,进而写到卓别林的孤独与自恋;写埃里克·施特罗海姆1924年拍摄的八小时长片《贪婪》被制片人塔尔伯格剪到两小时……
1999年去世的导演阿伯拉罕·波隆斯基曾回顾说:“在大电影公司制作电影是电影艺术存在的主要方式……事实是,这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好莱坞有最多的资金,最好的资源,顶尖音效师,摄影师,布景师,特技师……”汤姆森没有掩饰他对当代好莱坞电影的失望。“为什么还要认真对待好莱坞呢?”在书的结尾,他说,“为什么要在针对青少年的胡说八道电影上浪费时间?为什么还对恐龙公园将拍出值得讨论的电影报有希望?”但他也知道,这是一种无奈。
紧接着《完全平衡:好莱坞史》出版的《热门大片:好莱坞如何停止忧虑,爱上夏天》(Blockbuster:How Hollywood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Summer,Free Press2004年12月版)仿佛就是作者、英国影评人汤姆·雄(Tom Shone)对汤姆森无奈叹息的回应。
每年暑假是美国电影市场旺季,许多电影公司纷纷推出大投入大制作的所谓热门大片(blockbuster)。在好莱坞早期历史中,并不缺少高投入的大片,如《宾墟》,但是热门大片成为各大公司纷纷投资效仿、并进而统治今天电影世界的一种现象,还是出现在七十年代。1970年代初,美国电影院上座率跌倒有史以来的最低纪录。穷则思变。几年来一直在压缩成本的电影公司开始转变思路,投入大量资金制作电影,并大规模做市场推广和商品开发。1975年,环球公司推出了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大片《大白鲨》,几周之内票房就超过一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从而拉开了一个新时代。其他公司迅速跟进,到1970年代末,全美票房收入是十年前的三倍,这个成绩就是《教父》《星球大战》《第三种亲密接触》等22部热门大片创造的。汤姆·雄追踪了三十年来的夏季热门大片的历史,采访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马丁·斯科塞斯、约翰·拉赛特等四十多位电影人,甚至专门用一章讨论《泰坦尼克号》这部世界上首部票房超过十亿美元的大片。
可悲的是,这只瓶子里钻出的魔鬼有了自己的生命。到1990年代,影片预算投入的增长速度几乎和利润增长一样快。好莱坞进入了一个被市场推广和商品开发统治的颠倒世界。热门大片也从过去一年只出现几部,变成现在观众每周都要期待的节目。
恰好,纽约电影记者艾德华·爱泼斯坦的新书《大片:好莱坞金钱与权力的新逻辑》(The Big Picture : The New Logic of Money and Power in Hollywood,Random House2005年2月)探讨的,也就是这个问题。
每个周末,美国的电影市场都会有一个牛逼烘烘的电影票房排行榜,人们通常以为,上面的天文数字大概会落入电影公司的腰包。错了!爱泼斯坦说,实际上,电影公司在制作、发行和放映上的投入几乎总是远远超出他们从电影院赚到的钱。“上电影院看电影的大众养活电影公司的时代再也不存在了。”爱泼斯坦说。有数据为证:1947年美国共卖出47亿张电影票,可是2003年只卖出15.7亿张。人口几乎翻了一番,电影票却减少了31亿张。二战结束后的几年,电影院放映是电影公司100%的利润来源,可2003 年,这个比例只有18%。这些公司的钱都从哪里来呢?那就是律师们所说的“知识产权”——DVD,录像带,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以及玩具、游戏、图书之类的衍生产品。
过去,“造梦工厂”无非是七大电影公司:米高梅,雷电华,派拉蒙,哥伦比亚,福克斯,环球和华纳兄弟,今天呢?原先单纯拍电影的七大公司变成了六大多媒体集团:时代华纳,维亚康姆,福克斯,索尼,NBC环球和迪斯尼,电影,在它们的利润来源中,只是很小、但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旗下的报纸、杂志、电视、出版、网络资源,这些多媒体集团再将电影的知识产权与其他媒体相互转化、渗透、推广。电影业成了当今美国消费力最强的产业——家庭娱乐业——的一部分。于是,“电影公司现在的主要任务,利用自己掌握得知识产权,向其他媒体收取知识产权使用费,然后与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制作、开发、投资知识产权的各方分配利润,它们已经从‘造梦工厂’转变成‘梦想交易所’。”于是,拍电影被简单分成了两大类:热门大片或有潜力的热门大片,和六大集团旗下为母公司赢得“奖励、媒体认可、艺术名声”的独立制作的电影。
爱泼斯坦颇具讽刺意味地提供了一个制作赚大钱的热门大片的“迈达斯佩方”,原料包括:“一个青少年主人公”,“一个传奇神话故事情节,故事里的主人公要从弱小、无能的小孩成长为强大、有理想的英雄”,“配角长相要奇形怪状,适合将来授权制作玩具、开发游戏”,要有一个“英雄战胜强大超自然的敌人”的完满结局”,还要用动画、数码技术制作特技和特殊背景”——这不就是“哈里·波特”和“魔戒”吗?
而这些以成人为目标观众的独立电影,由于它们无法转变成玩具、游戏或其衍生产品,它们往往成为电影公司亏本的买卖。那么,电影公司为什么明知亏本还要拍?因为,依靠它们通过这些电影,能够吸引好的导演、演员,赢得奖项、媒体报道,这有助于维持它们在观众中的声誉和地位,为制作更赚钱的超级大片奠定基础。这,就是今天好莱坞金钱与权力的新逻辑。
上回说到轰动全美的彼得森杀妻案,带出一本连续数周高居榜首的畅销书《证人:起诉斯各特·彼得森》,没想到两个月(2月13日—4月3日)来,围绕这一社会新闻,又冒出两本畅销书一度占据排行榜榜首,先是彼得森从小被别人收养的妹妹安妮现身说法,写了一本《血腥哥哥》,历数彼得森的恶行,接着是前法官、电视评论员凯瑟琳·克瑞尔从专业角度分析彼得森案。这不由让人感叹美国出版业敏锐的策划能力。不过这类畅销书来得快,去得也快,真正能在排行榜中长盛不衰的,还是那类时效性并不强但给人新知启迪的作品。譬如上期介绍的《崩溃》,至今仍在三四名徘徊,以及本期介绍的这本《眨眼之间:当机立断的能力》。
1.《眨眼之间:当机立断的能力》
Blink :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by Malcolm Gladwell
Little, Brown 2005年1月版
加利福尼亚的盖蒂博物馆在艺术品市场发现一尊古希腊青年雕像,不到一千万美元,有意购买,于是,一套严格的文物鉴定程序展开了:地质学家认定,雕像所用大理石确实来自古希腊萨索斯岛上的采石场。经过十四个月的科学鉴定,博物馆方面认为这是真品。但是,接连三位艺术史学家在看到雕像的第一眼就做出本能反应,这是一尊赝品。进一步调查证明:艺术史家在一两秒钟之内凭直觉做出的判断,推翻了科学家们十四个月的研究心血。这,就是这本妙书所要探讨的主题:人怎样才能运用潜意识,瞬间不费吹灰之力做出正确决断?这一两秒钟时间,大脑究竟在干什么?
身为《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本来人气就旺,这本主题非常实用而吸引人的新作自推出以来就一直在排行榜上前三名徘徊,五次荣登冠军。当然,这样的佳绩,不是靠流言蜚语式的瞎扯淡所能奏效的。格拉德威尔的论述就建立在尖端的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他用大量事例说明,我们所有人的脑子里,都有一个庞大的后台操作程序,在潜意识中执行自己的意志。运用这种程序,我们可以在眨眼间分析大量信息、综合数据,过滤细节,飞快得出结论。他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从1980年起,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高特曼设立了一个“爱情实验室”,请三千对新婚夫妇进去交谈并做录像。看了录像一小时后,高特曼预测夫妻15年后是否离婚的准确率是95%,而看十五分钟预测准确率为90%,实验室的科学家甚至认为,只要看三分钟就能做出准确判断。你敢让他们看一眼么?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
2.《迪斯尼战争》
DisneyWar
by James Stewart
Simon & Schuster 2005年2月版
“为了保证我们的友谊完好无损,保持正面,字字句句都积极向上,我有责任使之成为双赢的局面。”1996年秋,迪斯尼公司董事长迈克尔·迪斯尼再给他三十年来最好的朋友、迪斯尼总裁奥维茨的信中说。此时,后者五十大寿即将来临,埃斯纳正筹划为他举行一场盛大的生日派对。另一件他正在筹划的事情,却是解雇声望如日中天的奥维茨。在看了商业间谍对奥维茨的评估报告后,他在日记中写道:“总的来说,他就像是一头角落里受伤的动物。”但是,即使在对奥维茨的斧头落下之后,埃斯纳仍然用谎言保证:朋友之间不会出现解雇这种伤感情的事。
在《迪斯尼战争》这部商战巨著中,此类勾心斗角的小说情节比比皆是。
自《贼巢》、《门口的野蛮人》之后,美国财经类图书已经多年没有出现这类用小说笔法真实再现公司内幕、商界大战的非虚构之作。由曾经担任《华尔街日报》头版编辑的普利策奖得主、《贼巢》一书作者詹姆斯·史迪沃特推出的力作《迪斯尼战争》,有望振兴这一类迷人的财经书。
过去的十年可能是迪斯尼公司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埃斯纳在八十年代开创的辉煌业绩在这段时间开始消散。1994年是迪斯尼事业的分水岭。这一年,迪斯尼收购Miramax.并接管Capital Cities/ABC,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公司收购案,也是传媒业的最大的收购。但是,自从同年迪斯尼总裁弗兰克·维尔斯空难丧生,迪斯尼就一蹶不振。1994、1996年,埃斯纳相继解雇两个辅佐他打江山的老友杰弗瑞·卡森伯格、奥维茨,引发两场人事地震,2003年,迪斯尼电影动画部主席、董事会副主席罗依·迪斯尼,因为埃斯纳把他踢出董事会而愤然辞职,继而反戈一击,联合董事会董事声讨决策屡屡受挫、令公司陷入泥淖的埃斯纳,最终于2004年底将这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传奇人物赶出迪斯尼。
在这个跌宕起伏的过程中,主人公当然是埃斯纳。在作者的描述下,埃斯纳是一个贪婪、自私、固执、控制欲强而最终导致自我毁灭的人物。他运用计谋,将最有实力取代他位置的潜在对手一一赶出迪斯尼。到头来,他众叛亲离,黯然离职。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
3.《黑衣人》
Men In Black: How the Supreme Court Is Destroying America
By Mark R.Levin
Regnery Publishing, Inc.2005年2月版
黑衣人?那不是汤米·李·琼斯和威尔·史密斯主演的两个反抗外星人入侵的黑衣特工嘛?非也。这里的黑衣人是指高高在上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这本书的副标题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竟然说最高法院正在毁灭美国。
近年来,保守主义政论图书开始吃香起来,美国几个出版集团纷纷组建出版团队,专出保守派立场的图书。偏居华盛顿的老牌保守派出版社Regnery Publishing总算赶上好日子了。这本标题凶巴巴的新书就是投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一颗“炸弹”。作者马克·莱文是美国著名的保守派电视评论员,专攻宪法的律师。按照他的观点,美国最高法院正在践踏美国建国之父们的政治理想,宪法已经对失去控制的最高法院无能为力,它能够随心所欲地压制新的法律,引进国外法律,它对堕胎权、同性恋权利、经济制度和平权法案执行的倾向,已经形成了“实际上的专制”,使美国经济“倒向社会主义”。
这些观点真是惊世骇俗,不过了解一下这本书出版的背景也很有意思。去年10月,最高法院宣布,80岁的首席大法官威廉·伦奎斯特(William Rehnquist)正为甲状腺癌而接受治疗。从那时起,谁将接替他成为下一任首席大法官,就成为民主、保守两派争论的焦点。要知道,伦奎斯特被称为“美国最高法院最保守的大法官”。保守派在这个时候抛出这本书,也未尝不是处于为下一任首席大法官人选造势。
然而,这本书在保守主义者圈子之外却几乎无人知道。专攻最高法院史的艾默里大学法律教授戴维·盖洛就说:"有趣的是,这是一本我们这些自诩为专家的人100%没有看过的畅销书。”更有意思的是,这本书尽管畅销,美国主流大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均没有刊发书评,另一本同样讨论最高法院与宪法关系的新书、乔治敦大学自由派法律教授马克·塔斯奈特同期出版的《分裂的法院:伦奎斯特的法院与宪法的未来》,销量远远不及《黑衣人》,却引起了《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三大报的关注。素有自由派传统的美国报界对两书的态度之差别可见一斑。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