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秘窗之内 恐怖之外

作者:温沁园




  
  暴力崇拜——
  1998年《潜质学生》(Apt Student)讲述一位对大屠杀非常着迷的中学生,偶然发现了自己的邻居居然是个纳粹战犯。他于是威胁那个老头给他详细地讲述当年在集中营发生的种族屠杀事件,而作为交换条件——该学生承诺不会去告发已经老朽的战犯。这部电影的可怕之处在于:无论是那个学生,还是讲故事的战犯,都在大屠杀故事的刺激中复活了对控制别人生死的权力的贪欲。影片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中都压抑着对暴力的渴望,都隐藏着可能成为下一个希特勒的可怕事实。
  内心的力量——
  有关“捕梦网”
  这本是印地安人的发明。经由巫师做法之后,可以驱走噩梦,引来好梦。一个故事说道:小女孩在为噩梦困扰的情况下,求了一个捕梦网回家,结果,噩梦真的从此就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每晚香甜的美梦。但是多年后,捕梦网坏掉了,她又开始恢复到夜夜噩梦的日子。于是,她又赶紧回去找那个老巫师,但巫师已经又老又病,连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住了,更别说是再为她施法。巫师气若游丝地说:“其实你每天都会有好梦,也都会有噩梦,捕梦网不过是个工具,其实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的心。”说完,巫师就断气了。
  
  电影《捕梦网》叙述了这样的故事:四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死党,在二十年前偶然解救了一个具有超能力的小孩,这个看似低能的小孩为了回馈他们的恩情,主动地将他身上的力量分享给这四位救了他一命的朋友们。尽管这些神奇的力量为他们日后带来许多不可思议的经历,但是这四个继承了神秘力量的死党却不知道,他们同时也已经成为未来人类面临浩劫时全世界人类的最后希望。这部影片充分揭示了内心力量的强大。四个主人公虽然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异功能,但这些本领却不能帮助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幸福,直至灾难降临,他们才领会了“内心力量”的真正意义。一切取决于内心——最终得以战胜邪恶力量,还是源于主人公从内心深处找到了解决危机的有效答案。
  
  恐怖之外的恐惧
  
  心理学上对恐惧做了如下定义:指由某种危险所引起的消极情绪,通常个体认为自己无力克服这种危险而试图回避。恐惧无论在动物界还是人类,都是广泛存在着的一种情绪反应,动物遇到天敌或处境危险时都会表现出恐惧,而人类因为有了语言和文字,恐惧的对象变得更为广泛,尤其是人类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及其特有的象征性思维,使得恐惧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产生恐惧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多数时候,人们会刻意逃避那种感觉。但是,在生存安全不再成为问题的情况下,久居安逸的人们就会开始主动寻求恐惧的刺激。电影为人们营造了这样的空间,提供多种口味的恐惧快餐。在早期电影中,“金刚”这样的形象也会激起观众的惊叫,但恐怖电影发展至今,观众“阅片无数”,神经早已锻炼得坚韧而有弹性,靠刺激的镜头就能赢得观众芳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僵尸的黎明》里造型狰狞的僵尸形象、《异形》系列里粘稠液体飞溅的场面,在如今的观众心中,已经难掀波澜了。
  相比之下,一些小成本制作的惊悚电影,倒是票房成绩尚佳。金的电影,是这类影片中的佼佼者。根据史蒂芬·金小说改变的影片,通常以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人物为描述对象,能在获得高程度真实感的同时,给观众心理带来最大限度的冲击。金为观众成功营造的恐怖空间,是潜藏在每一个普通人内心深处可怕一面,并且具有真实的心理学依据,故而震撼人的效果最好。毕竟,外星怪物、杀人机器、吸血鬼等,都离常规的生活很遥远,不会带来深层恐惧,顶多带来些感观刺激;而只有蕴涵在日常生活最普通一面当中的危险,才是最真切的危险。
  根据史蒂芬·金的演绎,这种危险很可能就掩藏在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心中,在宁静的表面之下,火山深处的熔岩,正蠢蠢欲动——恐怖之外的平静,是我们真实恐惧的根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