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碟海

作者:徐振锋




  小碟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像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样的童话,正适合蒂姆·伯顿这样的老顽童来发挥天才的想象力。这部教育孩子们家庭最重要的童话电影,以一座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为中心,五个孩子和他们的监护人在强尼·德普扮演的巧克力工厂主的带领下经历了一次异想天开的奇幻之旅。蒂姆·伯顿为我们在荧幕上建造了一座不可思议的巧克力工厂,丰富到极致的色彩和各种匪夷所思的特技让每个观众都回到想象力丰盛的童年时代。这是一部拍给孩子看的真正的儿童电影,在蒂姆·伯顿的童话世界里没有大人的说教,只有童真和飞翔的想象力。
  
  僵尸新娘
  Corpse Bride
  看完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再来看僵尸新娘将是一次愉悦又充满惊喜的视觉体验。不同于前者的明亮色彩,僵尸新娘虽然是部木偶动画片,但色彩的基调却偏向灰暗。这不能不让人想起蒂姆·伯顿的旧作Before Christmas(圣诞前夜)。阴沉的月光,凄凉的墓地,如鬼魅般的干枯树杈,他就是热爱营造这种黑暗的哥特式气氛。但影片的故事却是个赚人热泪的爱情童话。三个彼此相爱的年轻人只有两人能得到祝福,他们不仅要战胜父母的阻挠,更要跨越生死界限。这要是放在中国,就又是一出倩女幽魂,可在伯顿的处理下,哪怕僵尸都具有超凡的幽默感,影片阴郁的色彩基调下总是跳动着欢乐的精神。私下里一直认为蒂姆·伯顿的风格最适合执导哈里·波特,但在愿望成真之前,让我们先为这部僵尸新娘鼓掌。
  
  解毒药
  Morcheeba/Antidote
  作为Trip-hop乐风的核心力量,Morcheeba的这张新唱片倍受关注。原因是前乐队主唱Skye Edwards离队单飞,大家都想看看在失去了那标志性的婉转梦幻的女声后,Morcheeba将何以为继。幸好新来的歌手Daisy Martey并非泛泛,虽然她的嗓音不如Skye圆润缠绵,但她在中音区张力十足的表现及充满爆发力的高音,还是让这张Antidote呈现出令人惊喜的一面。现在的Morcheeba比以前更朴素更具冲击力,像People Carrier这样的充满力度的编曲和声嘶力竭的演唱方式都预示着乐队今后的发展方向。
  
  大碟部分:
  
  铁拳男人
  Cinderella Man
  这世界上有一种电影,你明明知道它可能是一出俗套,但还是会忍不住被它吸引,被它感动。这世界上有一种演员,你明明知道他是个流氓花花公子,但还是会被他引诱,被他征服。前一句说的是朗·霍华德的电影《铁拳男人》(Cinderella Man),后一句说的是这部电影的主演罗素·克劳(Russell Crowe)。
  《铁拳男人》几乎可以说是2001年奥斯卡最佳电影《美丽心灵》的姐妹片,同样的导演,同样的演员,同样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同样讲述一个战胜命运的平凡英雄,我在看这部影片之前就有一个疑问,作为一个功成名就的导演,朗·霍华德为什么要这样重复自己。看完之后,我知道原因只有一个:他实在是这一类型电影的高手,就像科波拉之于黑帮电影,斯皮尔伯格之于科幻电影,朗·霍华德如果不拍这部《铁拳男人》,那实在是对天才的浪费。
  影片根据爱尔兰裔美国轻量级拳王詹姆斯·布拉多克的生平故事改编,影片开始于1928年,美国的大萧条时期,布拉多克是一个被吊销执照的过气拳手,他受伤的双拳只能勉强招架对手的攻击,而在生活中这双手也几乎无法托起家庭的重担。直到有一天,他的经纪人给他带来一场只为走过场的比赛,他参赛的初衷也无非是那几百美金的出场费。但当他站到拳台上时,生活的绝境竟然成为了他力量的源泉,他以一种男人的求生本能开始了战斗。于是,他赢了,于是他的每一场拳赛都像是在跟命运对打,于是他成了萧条时期美国民众的精神寄托,于是他站到了拳王挑战者的位置。
  同拳王拜尔的一战是全片高潮。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比赛,赛前媒体的渲染,对手的挑衅,家人的担忧都在为一个传奇做好铺垫。而我们的英雄只是憨憨地笑着说:“我想我的运气回来了。”当被记者问到他为谁而战时,他的回答是如此直截了当:“牛奶。” 我几乎是站着看完这最后的一战,平行蒙太奇传递出赛场内外动与静的极端反差,快速有力的镜头剪接让每一次出拳都看似力达千钧,恰到好处的闪回就像是希望的种子,撩拨着观众紧张的神经。朗·霍华德在这场戏里漂亮地展示了一场精神的胜利,为拳击电影树立起一个全新的高度。
  最后来说罗素·克劳,他的表演充分证明了人品和天才是不相关的。从《惊爆内幕》里那个神经紧张的揭密者到《美丽心灵》里神情恍惚的数学家,再到现在为生存而奋斗的拳击手,罗素·克劳一次比一次出色。在一个讲述英雄的故事里,罗素·克劳并没有急不可耐地向英雄主义靠近,他用时而茫然的眼神塑造了一个并不情愿的战士形象,让人觉得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他也许宁肯在家抱孩子玩耍,而不是争夺拳王。在胜利的时候,他扮演的拳王甚至更像一个羞涩的老好人。而在影片中段布拉多克迫于生计来到拳击俱乐部乞讨的那场戏中,他却将那段乞讨的台词念得骄傲无比,让人在他乞讨的身影里看到一丝不可磨灭的尊严。正是因为他如此出色的诠释,我们才有幸看到一个真实感人的英雄,也只有这样的英雄才具有那鼓舞人心的力量。
  
  撞车
  Crash
  《撞车》的开场是一场轻微的车祸,坐在车里的黑人警探向自己的搭档述说着撞车的感受,他如诗人般地把这场事故引申到冷漠,孤立的现代生活。这一开场已经为全片定了性。《撞车》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用超现实的手法来呈现种种戏剧性的隐喻,而导演的野心和主题就藏在那一层层微妙的巧合背后。
  种族,等级,生活和命运是这部电影中隐含的四个主题。要写这么大的题目,需要创作者很深的功力。幸好导演兼编剧保罗·海吉斯(Paul Haggis)是这方面的高手。他把几个不相关的人物命运交织在一起,于一天内呈现出来,用写实的笔调勾勒出生活中人们内心固有的偏见和歧视如何使他们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改变。一个有种族主义倾向的白人警察可以从滥用职权的恶棍转变成冒生命危险解救黑人的英雄;而他的搭档,一个原本年轻正义帮黑人开脱的小警察却在最后一不小心枪杀了一个无辜的黑人;一个被宠坏的政要夫人昨天还怀疑修锁的黑人,今天却抱着黑人女佣痛哭流涕;而原本温文尔雅,成功的黑人电视制作人也会在一瞬间拿起手枪,狂暴无比。在这部电影里,没有人是完全清白的,也没有人是完全罪恶的。种族歧视,等级制度这些看似罪恶的字眼其实都深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己以及他人的命运。这是一部提出问题的电影,导演以一种既微妙又明显的方式,画了一个漂亮的问号。它并不提供答案,但它给出的思考空间却可能更有价值。
  《撞车》会让人想起另一些风格类似的电影,如《怪兽舞会》(Monster’s Ball),《21克》(21 Grams)以及《神秘之河》(Mystic River)。它们都有着一脉相承的结构和基调,呈现的都是现代美国社会沉重压抑的一面。作为大洋彼岸的观众,我们很难判断这类电影就一定是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但至少它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以及一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来自未来的拥抱
  Billy Corgan / The Future Embrace
  也许是年纪渐长的缘故,作为一个曾经死忠的摇滚乐迷,我越来越不能接受那些新晋的摇滚乐队,却对一些旧名字倍添怀念,Billy Corgan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名字。
  作为Smashing Pumpkins (“碎南瓜”) 的灵魂人物,Billy Corgan在2000年乐队解散后,一直相当低调。除了2002年组织了那支短命的乐队,“ZWAN”让歌迷偶尔惊喜了一下,Billy Corgan连同Smashing Pumpkins的名字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还好进入2005年,漫长的等待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他以个人名义发表的首张唱片The Future Embrace·
  要评说这张唱片,还是绕不开Smashing Pumpkins。因为它总是让我想起1998年那张饱受评论界批评的唱片“Adore”。虽说两者相差了七年时间,但在风格上却是那样严丝合缝的统一。“Adore”是Smashing Pumpkins在音乐风格上的一次另类尝试,去除了标志性的噪音吉他,代之以迷离伤感的风格。现在看来,这种风格也许才是Billy Corgan心中真正的追求。这张《The Future Embrace》可以说是一次纯粹的自我沉溺,Billy Corgan抛却往日盛名之累,在舒缓的电子鼓打出的节奏中感伤却无比坚定地唱着:“You know I’m true, I wasn’t born to follow·”(你知道我是真实的,我生来就不会追随)。而专辑中那首翻唱Bee Gees的老歌《To love somebody》则请来了The Cure的主唱Robert Smith,当听到副歌部分,两位天才一同唱出那句“You don’t know what it’s like to love somebody”,我的房间仿佛变成一座哥特式教堂,那歌声如同天启,刺破由时间铸成的老茧,直达听者脆弱的内心。
  一直不知道该如何翻译这张唱片的标题“The Future Embrace”,拥抱未来,还是被未来拥抱?看着封面照片上Billy Corgan充满淤血的左手,心里没有答案,但耳朵听见他在唱“I’m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