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尴尬的盛宴
作者:黎之荃
结局的困境
对一部电影而言,一个绝妙的结局是成功的一半。类似《七宗罪》那样的经典影片,最后几分钟给观众的震撼是永久性的,足以使得编剧名垂千古。而那些结局早早让观众猜到、平淡无奇、甚至莫名其妙的影片,无论之前情节场面多么卖劲,总难免被斥为“虎头蛇尾”。外星科幻电影往往在开头下足了功夫,主角怎样出场?危机如何初现?可谓挖空心思,匠心独具,但是到了最后关头,却普遍面临结局的困境。
外星科幻电影的结局很难出彩,编剧导演们也有他们的难处,主要原因是影片的大方向已经确定——以美国人为首的地球人最终战胜了外星恶魔,保卫了地球家园。大结局已然确定,编剧能发挥想象力的地方就只能集中在制敌方法上了。既要给观众“灵光乍现”的感觉,又不能太显得突兀;既要符合逻辑,又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既要让人类主人公发挥作用又要保持战斗的难度。主创人员的确不容易,但苦的是观众还是不领情。
《天兆》——外星人入侵了地球,但竟然是水腐蚀了外星人的身体。
《天煞——地球反击战》——外星人科技发达到可以发动星际大战,竟落后到被人类用电脑病毒破坏了防护罩。
《火星人玩转地球》火星人来势汹汹,眼看已把地球占领得差不多了,最后竟然会被一首极其难听老掉牙的歌曲搞得脑袋爆炸……
《进化危机》——外星生物迅速繁殖,长成了庞然大物,肥厚的外壳抵御住了所有高新武器的进攻,最后竟然被海飞丝洗发露瓦解了。
《世界大战》——外星人几天之内将地球变成坟场,将人类杀个片甲不留,而地球人全无回天之力,正当观众为影片的结局发愁时,外星人却自己把自己结果了——原来是地球人血液中病菌让外星人生病精神错乱了……
借孩童之手,用近乎玩笑的方式,颠覆所有自然定理、科研成果,四两拨千劲,以出乎意料但是轻松甚至搞笑的方法,解决异常艰涩的难题——这就是外星科幻电影惯用的结局方式。
在越来越老辣的观众面前,外星科幻电影陷入困境是理所当然的。人的大脑在接受同样事物的反复刺激之后,总要变得迟钝和麻木,看过、感受过太多似曾相识的人物、设计、立意和结局,观众对该类电影的期望值自然要降低。这两年热播的系列剧《4400》,讲的是一群曾被外星人掳走的地球人的经历,外星人几乎未曾正面亮相,着力表现的是被掳者回到地球之后的出现的特异功能,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很有些新意,也一定程度吊起了观众的胃口。或许,在厌倦了天崩地裂、激光火箭、触角黏液之后,对外星的想象,最终还是要回到地面上来吧。人性、人情,终归是更能长久吸引人的话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