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碟海
作者:徐振锋
朱诺是希腊神话里最高的神宙斯的妻子的名字。换句话说也就是最高的女神的名字。而这部叫朱诺的电影讲的却是一个普通十五岁少女。只要看看电影海报就知道是那种典型的美式青春喜剧,跟神话沾不上什么边。但看过之后,我发现这电影简直比神话还神话。
先来说说这个故事。朱诺只有十五岁,和一个老实巴交的男同学有了第一次性经验,就像中彩票一样的怀上了孕。这孩子挺酷的,没掉眼泪,没装可怜,二话没说自己去堕胎,在登记的时候突然心一软,又二话没说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当然她不可能自己养,于是就很负责的自己找好了收养的家庭,然后才向父母说出全盘计划。父母也都是二话不说的干脆人,听完之后不打不骂不哭不闹,默默用行动支持女儿把孩子生下来。于是从冬到春,朱诺挺着肚子照常上课生活,没人说闲话,没人管闲事,她还和孩子他爸慢慢开始谈上了恋爱。当然她找的那对收养孩子的夫妇也是一波三折,看上去完美的伴侣,其实却各有怀抱,戏剧的高潮就在朱诺快要生产的时候,他们的婚姻却出了问题。但最终的结局还是皆大欢喜,要孩子的得到孩子,要自由的得到自由,要爱情的得到爱情。放在我们这里百分百的社会悲剧,硬是一步一步演成了喜剧。这难道不像是个神话吗?我不相信这电影是美国社会的现实写照,即便在我们想象中再“开放”的社会,这样的美好宽容也具有某种乌托邦式的幻想成分。然而,电影本来就是制造梦幻的媒介,只要这梦造的足够精彩高明,亦真亦幻的境界最能够让人信为真。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场美梦是如何编织起来的。
首先,这电影不是奶油冰激凌式的甜梦。剧中充满了对现实社会中种种教条或虚伪现象的冷嘲热讽。朱诺的更衣箱上贴着的反对基督教的标签,她在堕胎诊所的门口碰上一个傻乎乎的高喊反对堕胎口号的亚裔女孩,她和父亲同收养孩子的夫妇见面时格格不入的表情和对话,还有那些被故意放大呈现的典型中产阶级的家居环境,不但让朱诺哑然失笑,也让电影外的观众会心一笑。而最精彩的莫过于朱诺的继母对自以为是的医生毫不留情的反唇相讥。这是一部酷劲十足的电影,那些镜头语言和演员对白时不时辣辣地刺激着观众传统保守的神经。然而,这样的酷却又是编织在温暖质地上的。正是那个亚裔女孩的口号提醒了朱诺肚子里的孩子也是一种生命;那个中产阶级主妇一丝不苟的客套背后也有着出人意料的真实渴望,而继母破口大骂之后的忍俊不禁泄露出的却分明是暖暖的爱意。这个故事的中心始终是对生命的尊重,只不过编导故意安排了一个另类的女孩来做了这样一件正统的善举,一边嘲讽着一边来呼唤人性中的爱与尊重。所以,这个美梦编的很酷,但一点也不冷。
其次,演员的出色表演再次给这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增加了可信度。扮演朱诺的爱伦.佩奇(Ellen Page)可以说是去年最让人惊喜的女演员。她把一个青春期叛逆少女的满不在乎写在脸上,一方面用犀利的语气阐释未婚妈妈的勇气,另一方面又用纯净的眼神流露少女心底的温暖脆弱。除此之外,还有朱诺沉默寡言的父亲,粗鲁的外表下面流淌出睿智的底色。而她的继母,出人意表的随性豁达,一个直来直去的温婉女子。那对收养孩子的夫妇,一个是压抑着的母亲,一个是压抑着的顽童。当然还有朱诺的小男朋友,和朱诺完全互补的角色,木衲的表情里也有丰富的情绪层次。这是一组以朱诺为首的动人群像。每一个人的表演都鲜明而丰富。他们各自的脆弱与挣扎,在银幕上真切得宛若我们自身的伤口,隐隐作痛着共同书写了一个完美的“爱”字。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表演,合成了这样一部让人难以置信又不得不信的美妙电影。这是一部用非主流的口气来传播主流价值观的电影,如同一场真切的幻梦,它高于现实的地方也正是它对现实的意义所在。
走进荒野
这也是一部披着非主流外衣宣扬主流价值观的电影。但不同于朱诺的是,它的主题太过于崇高,而终于在最后点题的时候显得空洞而无法令人信服。这是一部蓄谋讲述崇高的电影,他的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但因为电影语言的美化,这个原本真实的事件披上了一件充满理想主义光环的外衣。这光环是如此耀眼,甚至于带上了宗教的意味,企图在不知不觉中感化观众。也许正由于这份崇高的企图,这电影的造作之处更甚于它的真实之处,故事原本的力量反而沦为了一个空洞的意识形态。
这个故事其实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个年轻人为追求纯粹精神自由的殉难史。主人公克里斯抛弃了一切物质条件和人际关系,孤身走向自然,最终在阿拉斯加的荒野中死去。电影把他的经历编排成“新生”,“青春”,“成人”,“家庭”等几个阶段,克里斯分别在这几个阶段经历了友情,爱情,甚至父子般的亲情,但他都一一拒绝,毅然决然地奔向阿拉斯加的荒野。克里斯对他的精神追求其实说的很含糊,但他逃离物质生活的勇气和态度足以激起观众的认同和向往。然而,电影的主旨却并非逃离和孤独,恰恰相反,电影要做的是感化克里斯和观众,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来,因为在人群中有爱,真正的幸福在于分享。克里斯流浪的一路正是体验不同人间真情的一路。编导在这部电影里简直像个全能的上帝,无所不在地指引着迷途的克里斯,还有迷途的观众回到正确的路上来。而当克里斯最后被阿拉斯加的河流困在荒野中,无可奈何地死去时,这简直就像是上帝最后的惩罚了。他一心奔向自然,却困于自然,死于自然。这最后的结局也是最后的启示。果然当克里斯奄奄一息时,他想到的是重回被他唾弃的父母的怀抱,而他最后的遗言也是“幸福在于分享”。就这样,一句牧师的说教在一个愤青的口中说出。电影可以完美的落幕了。愤青死了,Into the wild因此脱离了主流电影的形式窠臼,但在观念上,它却无比忠诚地捍卫了主流。
爱在瘟疫蔓延时
电影改编自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同名小说。导演是曾成功改编《哈里波特与火焰杯》的麦克内维尔(Mike Newell)。成功的小说,加上成功的导演,但换来的却是一部不成功的电影。马尔克斯的小说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它的异国情调,它的令人不可思议的人物情感和魔幻的情节都吸引着电影导演将之化成影像,但同时它的漫长铺陈和荒诞与现实交织的底色却是一部短短的电影所无法完整呈现的。所以我们就看到了眼前这部充满吸引眼球的漂亮段落却最终不知所云的电影。一段延绵了五十多年的爱情,一个通过沉湎于肉欲来保持贞洁情感的垂垂老者,这些都是吸引人的题目,但在电影里这也仅止于题目。作为观众,我最终无法理解所有这些美丽的题目。
天使
我简直难以相信这是弗朗索瓦.奥宗(Froncois Ozon)的作品。那个曾经拍出《游泳池谋杀案》(Swimming pool)这样充满智慧和悬念的黑色电影的出色导演,现在竟然交出这样一部从形式到内容都老套,空洞的平庸之作。故事讲述一个畅销书女作家的爱情与人生,重点是她同她的画家丈夫之间那段充满欺骗但仍矢志不渝的情感悲剧。平铺直叙的线 型叙述结构,平面甚至概念化的人物按部就班地表演着缺少逻辑和情感的人生起落。这部电影具备了一本廉价平庸的畅销爱情小说的所有特点:做作粗糙,浮夸空虚。而其中的演员们,也都如带着面具的活动木偶,可以说很称职地配合导演完成了一部虚假的电影。
杀人见血 马克诺福勒
他老了。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仿佛觉得自己也老了。我们儿时的英雄都老了。我一直记得有一年的夏天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仔细聆听Dire Straits(恐怖海峡)的翻版磁带,那时的《音像杂志》上刊登了他们的照片,作为主唱的马克诺福勒(Mark Knopfler)留着一头长发。而现在,他已经谢了顶。我还记得当年看《成长的烦恼》,偶尔发现麦克在家里开派对时放的音乐竟然就是那首Money for Nothing(金钱无用)。现在成长的烦恼变成儿时的记忆,而他仍然抱着吉他在唱,穿着衬衫和西装,像好莱坞电影里某个无足轻重的配角。
然而他的声音没有变。我一听就认出来了。他的吉他也没有变,那些温柔的和弦啊,像一双干净的手,托起我的心跳。他还是那个喜欢讲故事的人。他讲那个老工人,要被赶出工作的码头,想起自己的爱人,想乘上一艘蒸汽船,唱起真爱永不退色(true love will never fade)。多俗而且不切实际的一句话,可是在他的故事里,我很容易的就相信了。他又说起那个去好莱坞闯荡的男孩,“她出的价太高,我试过了但没成功”,那口气说起来就像去酒吧和人堵了盘飞镖。现在这男孩回来了,登在周日的报纸上,我在周日的午后,也听见那男孩回来了。然后他让我告诉他我的烦恼,他说会免费倾听。他像是个可以信赖的叔叔,说他可以做任何事,却无法修补我的灵魂。他记得年轻时在军队里,长官让他修自己的手表,“要么修好,要么死”。他修好了那表,拼命地活下来变老,老的心上满是洞,却再也修不好了。接着他又变成12岁的男孩,在圣诞节前穿着短裤学跳华尔兹,一,二,三,二,二,他的脚步错了,最后只剩下一个胖女孩,他说:好恐怖的华尔兹,但不要不让我跳。请原谅我只能通过转述他的故事来讲述他的音乐。乡村民谣也好,吉他摇滚也好,葛莱美得奖也好,滚石杂志的排名也好,都和他的故事无关,他的故事只和听他的歌的人有关。
兰尼克拉维茨
兰尼克拉维茨(Lenny Kravitz)在经历了上张唱片的失败之后,这次回到了传统摇滚的乐风.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轰鸣的吉他和爆烈的鼓组成了这张唱片的基调.这是一张可以让你听了情不自禁手舞足蹈的唱片,那种源自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和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的黑人摇滚传统足可以让人热血沸腾且肃然起敬,我们大可不必苛求音乐风格的创新和实验性,因为对兰尼这样愿意与听者坦诚相见的歌手而言,这种伟大纯粹的摇滚传统才是最适合他,也是最需要他来保持发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