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透视省域出版资源配置的优化

作者:孙桂平 张力勇




  运用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省域出版资源配置的优化,对于推动省域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力求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出版产业资源禀赋和配置能力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价,同时,对于进一步优化省域出版资源配置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省域出版资源禀赋评价及配置能力分析
  
  出版资源是指构成出版经济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出版资源包括选题、作者、劳动力、资本、技术设备、营销渠道、品牌、环境,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出版产业成长的基础,也是省域出版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选题的数量和质量、作者的有效联系程度、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流动资金的拥有量、技术水平和设备能力、营销渠道的通达性、品牌的影响力、政策和社会环境等资源禀赋,直接影响着省域出版产业的规模和效益。省域出版资源的组合状况,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省域出版产业增长的潜力。
  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资源禀赋只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以及相关资源能否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增长,则取决于资源的配置能力。省域出版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市场的全面整合能力。在省域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出版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就能够挖掘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具体说来,供需关系可以促使相关出版企业间建立起流畅的经济技术联系,价格机制可以调整各种资源在出版环节中的流动和配置,竞争机制可以促进各个出版企业努力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出版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但是,市场机制对出版资源的配置能力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信号失真,就可能导致出版资源的畸形配置,使得某些方面的出版资源配置过度,某些方面的出版资源配置缺失。
  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当前形势下,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难以克服的功能性缺陷,加之出版企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仍然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来引导、规范出版企业的经济行为,调节出版资源在地区和部门间的配置状况。政府对出版产业和出版资源的调控不是盲目的,而是与市场机制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合理发挥市场调控和政府调控的双重作用十分必要,这样既可以使出版企业摆脱过多的行政束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又可以使企业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健康有序地发展。当然,政府在出版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策失误或干预过度,也会阻碍出版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企业的组织水平。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活动单位。区域内各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组合就构成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增长。就省域出版产业而言,大到出版集团,小到一家独立的出版或发行单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集约化经营能力的强弱,无不与其组织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说,企业的组织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以及资源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出版集团作为超大型企业组织,主要通过联合与兼并盘活存量资产,通过集约化经营引导出版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以实现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规模较小的出版发行单位主要通过制度优化、机制创新和技术革命改善出版资源的利用环境,激发出版资源的活力。
  技术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始终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换句话说,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区域产业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产业和部门,所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技术创新还可以引发生产方法、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革,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组织形式、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先进的出版技术可以提高对出版资源的利用程度和使用效率,进而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激光照排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使出版业告别了铅与火,实现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出版业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书稿流程、财务管理、发货收款等都可以做到足不出户;近年来兴起的网络出版,改变了人们对出版发行方式的传统看法,也为出版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创利渠道。可以说,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省域出版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优化省域出版资源配置的途径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出版业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这就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在制定出版产业政策时,充分考虑省域内出版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考量国内外出版产业走向和市场环境。概括说来,优化省域出版资源配置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改善市场环境,使出版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由流动。优化出版资源配置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只有通过市场价格差异所引起的对投资者和生产者的鼓励和抑制,才能使社会经济资源和出版资源按照出版产业发展的方向及时有效地流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一个省级行政区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出版物市场,同时,又是全国出版物大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改善市场环境,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推动在全国建立统一、高效的出版市场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地区壁垒,为出版资源的流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二是加快各省、市、自治区出版发行单位转企步伐,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消除限制出版资源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三是加大开放力度,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出版发行行业的更多领域,以提高市场竞争程度。
  转变政府职能,为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政策和制度保证。政府对出版业的管理职能应当实现以下两个转变:一是由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二是由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变。具体做法是:实行政企分开,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不再参与具体出版经营活动,重点转向通过制定和发布出版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出版资源的配置;通过制定和完善出版法规,加强对出版市场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出版行为,为出版资源的有序流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当然,转变政府职能并不是削弱政府的作用,而是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使政府在促进出版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出版资源有序流动的坚实平台。省域出版结构调整要从自身出版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着存量调强、增量调优的原则进行。所谓存量调强,就是依照出版产业链的有机构成,对编辑出版、印刷复制、营销发行等环节的出版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出版产业的规模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所谓增量调优,就是按照出版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对优势出版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提高出版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则,省域出版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扶持优势项目,抑制高耗低效的平庸项目,淘汰落后项目,促使有限的出版资源向高素质企业和高效能环节聚集,实现出版产业的低成本扩张。
  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出版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目前,传统出版产业的优势正在逐步削弱,发展后劲儿明显不足。省域出版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一是大力发展对出版产业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新兴出版产业,提高出版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对传统出版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运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武装传统出版产业,使传统出版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三是要充分考虑出版产业各个要素间的互通、互补、互动关系,通过出版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合理应用,促进出版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省内外出版资源的对接与共享。所谓“走出去”,就是有实力的出版企业冲破省域乃至国家界限,通过产业的横向延伸,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优化出版资源配置,以谋求效益的最大化。已经成立的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作为出版业的“航空母舰”或“准航空母舰”,都具备了一定的“走出去”的实力或潜质。一些个性鲜明的专业出版发行单位,也可以尝试在出版发行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环节进行跨区域经营,或直营、或加盟、或联合、或兼并、或重组,在出版产业的跨区域扩张中,实现出版资源的跨省对接和资源共享。要通过跨区域渗透与融合,使省级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成为产权多元化、产业多极化、市场广域化、效益规模化的跨区域大型出版传媒企业,使规模相对较小的出版发行单位发展成为专业化程度高、经营方式灵活、最具经济增长力的跨区域出版产业组织。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