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编辑的“慢”功

作者:张 放




  眼下,书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追求效率和效益,本来是一件顺应潮流的好事,但随着“选题大战”的白热化,在出版业内却普遍存在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出版社编辑常年处于一种“赶”书稿的状态。赶书展,赶订货会,赶春季或秋季的教材征订,实际都是在赶时间和赶进度。而“赶”的结果,就是编辑心浮气躁,对选题的题材、内容、形式、读者对象、市场定位等决定图书命运的东西不下功夫去琢磨和挖掘,而对于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顶多是走走过场。
  我们做编辑工作的都知道,看稿的数量和质量应是成反比的,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可如今有些编辑,怡然自得地夸耀自己一年能看千万字的文稿。深谙编辑工作的编辑都会知道这种对于书稿的“看法”,顶多只是对对目录,查查注文次序,一目十行地挑挑错别字。说得好听点儿,编辑只是为书稿的出版提供了一些技术上的支持。而作为编辑,如果不对书稿的根本质量诸如选题、内容、结构等认真地负责,那么长此下去,编辑就会变成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就成为“赶书稿”这种编辑模式的牺牲品。而“赶书稿”的结果,就是大量包装花哨,但粗制滥造、错漏百出的产品充斥书店,以致有了“无错不成书”的现代流行语。而“编辑”这个曾经赢得许多作者以及读者敬重的职业,也就一再“贬值”,其整体队伍的素质将被大打折扣。
  我们知道,图书是一种文化产品,它不同于一般商品,有一条生产线就可以批量生产。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品种,它的出版,需要作者的知识投入,也需要编辑的知识投入,正因如此,才有了“知识产权”一说。而每个编辑对名下的产品,从选题、文字、内容、结构到资料的取舍和运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才有了行之有效的选题立项、选题论证、市场分析、三审三校制的编辑工作体系,也正因如此,才有了“责任编辑”一说,才有了“为人作嫁衣裳”的誉称。产品的合格与否,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编辑花在它上面的精力和智慧的多少。我们可以把编辑的智慧视做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它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赶得出来的,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它是“酿”出来的。也就是说要下“慢”功夫,“慢”功才能出细活。
  这里就我责编的“生活图赏丛书”来谈一谈编辑的“慢”功夫吧。北京出版社:2005年初出版的这套书共包括《扇之韵》、《花之美》、《茶之品》、《玉之赏》、《膳之味》5本。在选题提出之初,它只是一种简单的普及大众文化知识的构想。拿到这样的选题方案,作为责编我首先考虑的是丛书的主题是否可以确立。经分析认为,这套丛书可以起到:普及大众文化知识、提高读者生活品位、指导群众健康成长、增强百姓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这样的主题完全可以确立。因此说,确立主题这是编辑功夫的“一慢”。
  接下来就要分析这套书的题材特点。这就要求编辑花功夫对同类书进行分析比较,这就像我们经常玩的“找不同”游戏一样,编辑要能够并善于在看似相似的题材中找出自己要做选题的不同点,从而发现自己所编图书的特点。回到“生活图赏丛书”,我把它定位为生活教科书一类,即所有的题材均要来自于生活,要与人们身边的生活情趣息息相关。要能促进人们日常生活品位的提高。这就要求这套丛书既要体现学术上的科学严谨性,又要突出情趣上的可读性。因此,要把它做成既不同于专家写的学术性著作,又不同于迎合人们低级趣味的粗俗之物。这套书的特点就是要让人们在快乐和享受中接受知识的熏陶。我在众多的选题中最后慎重地选择了扇、花、茶、玉、膳这些时时刻刻、随随处处都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五大元素作为这套书的首选题材,从而确立了丛书的特点。检选题材是编辑功夫的“二慢”。
  在图书的主题、题材都确定以后,就需要编辑在目标读者群的定位、图书的开本形态、图文的穿插编排、工艺材料的运用等方面下足功夫了。还是讲“生活图赏丛书”,我首先把目标定位为那些有闲又有钱、有生活品位又有生活情趣、年龄偏大一些的读者群,针对他们的阅读取向和欣赏习惯,我确定了24开本,全彩色图文穿插混排的图书形态,确定了图书的大方、大气、奢华、精美的品质风格。在这一工作环节中还要考虑图书成本的核算与市场定价的关系问题,因此,也来不得半点儿马虎,要求编辑必须看准、算准、定准。否则,就会出现很好的作品由于图书品相的错位,市场定价的不准,造成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而要能很好地把握上述诸要素,这就需要编辑功夫中的“三慢”了。
  再要谈的就是编辑的案头工作了,这个环节应是最能体现编辑的“内力”功夫了。传统的编辑工作模式是一部书稿必须经过三审三校,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图书中的差错。现在之所以会出现“无错不成书”的流行语,之所以会出现年发稿量在千万字以上的“高效率”编辑,恐怕就是忽略了三审三校的严谨性。在利益的驱使下,在急功近利的感召下,出版了那么多惨不忍睹的花哨玩艺儿,这真是我们这一高尚儒雅的职业的悲哀。在编辑“生活图赏丛书”的过程中我就深深体会到案头工作要细而又细的原则。由于图文书的缘故,我们在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同时也带来很多麻烦,稍有疏忽就会出错。诸如目录与正文,图文位置,图说与正文,书眉文字,套书的统一格式,等等,避免张冠李戴。这些工作若是以“赶书稿”的速度来完成,必然会错漏百出,待拿到成品后一翻,自己都会汗颜。因此,我们说严格三审三校是编辑功夫中必须遵守的“四慢”。
  如此,编辑的素质含量要求是十分丰富和庞杂的,这不同于作者只对书稿所涉及的内容负责。编辑的知识面、眼光、文字功夫,等等,所必备的素质,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一个速成而高水平的书稿编辑是不存在的。就一本二三十万字的书稿而言,自始至终,从选题的确定到内容、结构的取舍,到文字的加工,各个环节,都非一蹴而就,三五天或一两个星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至于有的书稿再三退改,反复斟酌,也应该是常有的事情。
  曾听一个老编辑介绍经验时说过这样的话:审一部书稿,从头到尾都要全神贯注,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而且立竿见影。所以,“慢”是一本好书在出版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而所谓的编辑的“慢”功,实则是为了让我们的广大读者能够更多更快地读到更好、更精彩的图书,我们做编辑的也就不会让人家指着脊梁骨说“误人子弟”了。
  (作者单位: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