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深度报道:写作主体意识的觉醒

作者:李 菲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在我国,大致崛起于1987年以后。深度报道,尤其是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出现以后,各种新闻文体被统率到了新闻深度这面旗帜下,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不再考虑清规戒律,也不再考虑结构形式是否完善,只考虑用什么方式能使信息被传达得更清晰、更完整、更深刻。
  在此基础上,新闻工作者开始了深层主体意识的反思。即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生活,摆脱急功近利,冲破解释论证的心理障碍,以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厚的历史意识,拥抱现实。他们有直面人生的勇气和开掘生活的冷静,超越自身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用学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审视生活”,明确提出“新闻作品不光要有宣传、解释和鼓舞的功能,还要进一步提升社会思辨和社会认识的功能”。
  到现在,深度报道发展更趋繁荣和成熟,广泛渗入到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不再为报纸所独有。不过,有必要指出的是,目前一般认为,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深度报道首先要题材重大,其报道对象多为重要的、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或问题,或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次,要意义重大,富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要求满足实际工作和广大受众的需求。第三是讲究完整性,表现在大时间、大空间,宏观的、微观的,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既回顾过去,又剖析现在,也预测未来。第四是体现深刻性,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厂,有分析、有思辨,也有预测,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事物(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与本质。
  对于深度报道的写法,笔者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实践中总结了以下的经验。
  深度报道一般要选择重大的题材,不论单篇式还是集合式,往往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社会生活的迫切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问题,等等。多为“三点”题材,即社会的热点、工作的重点、受众关注的焦点。通过重大题材的选择,对新闻事件、人物或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解剖,从而揭示出重大的主题。
  如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火灾震惊了全国人民。100多名记者冲破重重阻挠,奔赴火灾现场采访,一改过去简单化地将“丧事”当“喜事”办,把灾情与错误变成“歌德”报道的做法,对火灾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中国青年报》先后发表了《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篇连续性的报道,从引起火灾的表面原因(“厄尔尼诺”现象与“职工违反操作规程”)到火灾背后的官僚主义弊端,进行了深层次的揭露。由此成为我国报刊业采用深度报道方式进行新闻追踪的肇端。
  全方位的透视,多角度的考察。前已述及,深度报道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其突出的个性。它要求对新闻六要素中的“why”和“how”进一步深化,重在“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但在“when”上,既要说明现在,又要追溯过去,还要预测未来;在“where”上,既要报道现场情况,又要兼顾其空间的延伸和波及;在“who”上,既要采访当事人、目击者,又要采访其他直接、间接的有关人员;在“what”上,既要撷取典型的、关键性的材料,又要搜集丰富的、有关新闻事实的其他细节。
  因此,深度报道是全面的、完整的、动态的、立体的反映,写作时,应忌片面、零碎、静止和平面化。
  表达自由灵活,语言风格多样。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在表达方式上也有不同。它既有直接叙述,又有主观议论,通常夹叙夹议、边述边评,可用思辨性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也可用抒情性的议论发表作者的见解。但也不宜过分地表现主观意识,更不能用议论代替事实。
  在语言上,深度报道既要求准确、朴实,又追求生动、形象;既可写得庄重严肃,又可写得轻松活泼,语言风格可以多样化。同时,应避免因追求庄重严肃而成为“面目可憎”,因追求轻松活泼而变得“花里胡哨”。
  总之,深度报道篇幅一般稍长,但也并非都要写成长篇大论,可长、中、短篇结合、并举。深度报道之所以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新闻之求新、快、短,有深度、厚度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不多的缘故。短而空不好,但片面追求虚假的“全”和“深”,搞“假、大、空”的深度报道,也是没有必要的。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