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实话实说“捡”选题
作者:冈 宁
前几日,一位编业内刊物的朋友打来电话,邀我写几句对此书的策划过程及成功经验,令我即兴奋又诚惶诚恐。说实话,按市场标准此书暂时还不能算是畅销书,这时谈经验,实在有不自量之嫌,更何况写这样大一个题目,没有十万八万字是拿不下来的,本人自知能力难及,在苦思冥想后,总算找到一个容易说的“点”,老老实实地“坦白”一下此书的选题是怎样“捡”来的吧!
说到“捡”这个选题,不能不说一下我2004年2月推出的另一本书《是谁“杀”了我——毁了孩子一生的一件小事》。那本书出版后产生的社会反响其实比这本书要大得多,不到一个月全国许多重要媒体便纷纷报道或登门采访,新浪网甚至开展了专题调查和讨论,编辑部也是每日电话不断,有时为了接一个曾经受过同样伤害人的电话,常常要搭上两个小时的时间,同时盗版书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地书摊上,真可谓轰轰烈烈了一阵子。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本书的“垫底儿”,才有了第二本书的“出炉”。因为两本书的内容正好是一反一正,前者是讲34位原本十分聪明可爱的孩子,是怎样由于父母或老师不经意地对一件在他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的草率处理,甚至是随口说出的一句漫不经心的话的影响,而最终成为杀人犯、社会渣滓的,读后令人心情沉重;后者则正好相反,它详细地介绍了21位原本即将成为“问题少年”的孩子,是怎样因为父母或老师在关键时刻的一句话或对一件看似小事的正确处理,而最终使他们走上了健康的成长轨道的,阅后令人欣慰。两本书相辅相成,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姊妹篇。那么,这一对“双胞胎”是怎样“出世”的呢?生产它们最初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呢?说起来其实非常偶然。
那是在几年前的某日,我随手翻阅一本杂志,一则小故事在不经意间牢牢吸引了我的目光,并深深打动了我。现将此文摘录如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两封回信谈到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这两封信,一封是美国白宫一位著名人士写来的,一封是一个仍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写来的。
那封来自监狱的信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我一眼就看出中间的一个又大又红,十分喜欢,我很想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很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留给他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表扬我是一个好孩子,还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给了我。我说谎话,却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有一天,我被送进监狱。”
那封来自白宫的信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我和弟弟们都急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上,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你们谁都想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都同意妈妈的建议,因为只有这个办法才是最公平的。于是妈妈给我们划定草坪后,我们几个人就比着干,谁都想干得最快最好。比赛结束后,我赢得了那个最大最红最好吃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正是母亲的教育让我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读罢这则短文,我陷入了长时间的深思:人们的选择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引导他们做出选择的,也许是一个很小的事件,也许是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也许是几句不经意的话,或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印象深刻的行为,但却使人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而且就在前几日,我刚刚在电视上看到一位记者对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尚秀云的专访。据尚法官讲,大多数“问题”孩子,常常都是由“问题”父母或“问题”老师的原因造成的。而这些“问题”以及对此的处理方法有时在这些父母或老师看来,都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或天经地义。想到此,同样也身为父亲的我,在心灵受到巨大冲击的同时,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一个从一件小事人手,力求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细节方面引起父母或老师们警觉和注意的图书选题便自然在我的头脑中产生了……
有了好的点子,如何才能把它变成现实呢?点子只是智慧,落实还要计划,这才是完整的策划。为此,我首先在物色满意的作者上下功夫。我这里说的满意,作者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年龄最好在40~50岁之间,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有生活,有阅历,对我提出的这个选题能够很快领悟,并且能准确把握其宗旨和要领,这样才能很好地贯彻责编的思想和要求。否则一个很好的选题很可能在寻找作者这个环节上不慎重,或操之过急,或考虑不周,从而使这个选题浪费掉了。这样失败的例子在我们编辑工作中简直太常见了。二是作者最好是女性,是母亲,这样,她不仅能写出情感细腻的作品,而且还能对这个选题引发共鸣。因为在中国,教育子女的重任大多还是由母亲来承担的,由她们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真实感人的。三是作者最好是记者或自由撰稿人,这样采访起来不仅有时间,而且有条件,文笔也不用担心,可谓一举多得。四是作者一定要有激情,工作一定要投入。因为这个选题需要作者亲自外出采访,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这样写出的内容才能更加鲜活、生动,且富有感染力。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选择,我终于找到了这样的作者。她们都非常敬业,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追踪采访了全国十几座大中城市的工读学校和100多位很有个性的中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和老师,从中选取了几十个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重新整理和再度创作,使人感到这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似乎就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
为了扩大影响,我还把营销意识贯穿到了编辑后期工作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上,比如全书的整体设计(此书前后共设计了12个方案,历时3个多月,最后才感觉比较满意),材料的使用,定价的策略,以及书中卖点的提取和位置的摆放等也都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动了不少的脑筋。同时,为了提高此书的社会影响力,我还通过各种渠道,请知名作家、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毕淑敏,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学者孙云晓,以及当红家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亲自审读了书稿,并为此书撰写了读后感言。此后,通过在新浪网上连载和讨论,引起了全国许多重要媒体的关注。
在忙活了一阵之后,两本书总算先后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没曾想书出版后还真在市场上有了一点儿反响,令人倍感欣慰。
两本书的选题就是这样“捡”来的,信不信由你。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