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一个年轻编辑的困惑与思考
作者:王宏波
出版理想与生存现实的压力
说到出版理想,回避不开近现代的商务印书馆,它从一开始就把自己与传统的出版业区分开来,公开标明自己的近代企业性质。但作为生产文化产品的企业,商务印书馆在处理文化与商务的关系上,首先是文化的,是文化的商务。商务印书馆“做文化”,一是出书与刊物,一是出人才。同时,商务也成就了如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文学、编辑大家。
由商务印书馆而反观时下的出版业,似乎多是在强调“做商务”,强调码洋,念的是生意经,一线编辑考虑的多是出版的经济效益。白进入出版社那天起,从社领导到一般同事,谈得最多的是两个效益。选题的理想状态是能获得两个效益,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或者说并不是个别编辑特别是年轻编辑所能做到的。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简洁的说法是,要么能获奖,要么能赚钱。
图书能获奖是一个编辑梦寐以求的事,而获奖,特别是获得中国图书三大奖是要有相当多条件的。如要求选题能在某方面填补空白,或有重大影响,往往是比较大的出版工程,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这一般是非经济实力强的出版社而不可为的。客观地说,有不少出版社是为了能获奖而冲奖的,所下的工夫可谓不遗余力。而事实上,图书的获奖与其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是不成正比的。
既然获奖极其困难,那么赚钱成为天经地义之事,尤其是在市场竞争加剧、出版社面临生存之虞的境况下,赚钱成为编辑的第一要务。因此,能否赚钱,有没有经济效益,成为编辑选取或策划稿件的首要标准,或者说成为出版社衡量一名编辑能力大小、优秀与否甚至合格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那些思想、学术价值高或者经典、有品位的选题,因为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往往弃之不用;而那些品位不高但因为有明显的、现实的经济效益的选题,如消遣娱乐的、“星事”的,却得到编辑的青睐,一再出版;甚至于那些不健康的或者有害的,因其有巨大经济效益的选题,如凶杀暴力的、色情的甚至反动的,有些出版者却挖空心思打着“擦边球”偷偷地出版。
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者考虑出版物的经济效益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一味地以经济效益来衡量的话,则容易落人惟利是图的泥淖,将不利于中国出版业的发展。
出版专业分工与出版方向的混乱
出版专业分工是新中国出版业的一个特色。在相当长时期内,各出版社是严格遵循这种专业分了来进行出版生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随着出版生产力的发展,出版业竞争态势的凸现,先前各出版社按专业分工生产而相安无事的状态已不复存在。
因为自己出版社的专业分工是非教育类的,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专业分工将我们限制死了。人家是‘富矿’,自己是‘贫矿’,如何能共同面对市场公平竞争?”客观地说,出版资源确实存在着地域分布性差异和专业性差异,专业性差异表现在选题资源、销售领域与渠道、在整个市场中的份额等。
因为受到束缚,出版者想方设法通过“变通”来突破专业分工的限制。从出版管理者角度来说,手中掌握着选题审批权,但当面对着出版者要生存的呼吁声甚至哀求声,往往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或者说对于那些“变通”之术,往往也束手无策,让出版专业分工这一政策形似一纸空文了。因此,出版管理者也处在两难境地,在一时还难以找到合适的、强有力的分类指导措施之前,出版专业分于似乎已成为了一块“鸡肋”。
出版繁荣与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大发展,国民的文化需求显著增长,加之文化体制改革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出版生产力大大地解放了,出版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出版物的品种、数量、规模、造货码洋、销售利润、技术能力与生产速度等方面,较之以前有了成倍的增长。这种局面足以让我们欢欣鼓舞。然而,不难发现,繁荣的背后掩藏着粗放式生产经营的问题,走的是一条非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这种粗放式经营首先表现在出版物品种多,印量、销量少。据统计,我国每年都有十几万种新书出版,而绝大多数品种的印量非常少,销量就更小了。书店等销售部门往往是每年只向出版社要新品种,而不管每个品种的销量有多大。其次,再版重印的少。一般地,一个版本是以一种形式一次性印刷出版而结束其寿命,再版重印的机会非常少,当然,那种以防止退货风险而小批量多印次的出版形式不在此类。再次,重复出版的多。
其实,我们可以从出版物的生命周期的分析中透析这种粗放式经营问题。出版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版物生成制作周期,销售周期以及作为文化信息载体的实用价值的永续存在周期。总体来说,现在的出版物生命周期都比较短。如今的出版界有一味追求出版时效性的倾向存在。出版物生成制作周期短,一本书从选题策划、组稿到出版上市,往往几天时间就可以了。有人将这种情况归纳为出版新闻化现象。这是一种模糊或淡化“图书”的出版物性质的行为,将图书类同于报刊,与报刊争夺出版资源。这必将影响图书存在的价值。
有人说,中国书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畅销书时代,而事实上,畅销书也就“各领风骚三五月”,很少有长时间占据排行榜的。对于大部分图书,上架销售时间只有短短3个月左右,甚至还要短些。因为面对每年十几万新品种图书,在卖场有限的情况下,书店只有缩短上架时间、加快品种流转速度,才能保障大部分新品种图书在书架上“露露脸儿”。另一方面,由于选题题材内容的重复而导致品种的可替代性,对许多品种来说,上不上架也无所谓。
图书再版重印的少,往往只有一次生命,这说明图书作为文化信息载体的实用价值的永续存在周期也是比较短的。这一周期缩短也就使图书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例如:大量的影视剧本直接出书现象,一把剪刀、一堆资料、剪剪贴贴的攒书现象,甚嚣尘上的“搭车卖纸”的跟风出版现象,不顾图书质量而花样翻新一味地包装宣传炒作现象,盛名之下的名人出书现象,等等。图书选题缺少应有的加工锤炼,题材内容缺少能真正满足受众的文化思想内涵。这样,图书的生命周期短也就不足为怪了。
参考文献:
[1]刘杲、石峰主编.新中国出版五十年纪事.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李静、王光东主编.中国图书音像市场访谈录.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
[3]杨扬.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建辉.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巢峰.出版业存在十大滞胀现象.文汇读书周报,2005—02—1l
(作者单位:江苏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