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试论编辑人才评价方法
作者:田胜立
编辑人才是传播业的关键人才,在传播导向、思想文化传承、知识普及等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更加突出了传播业特别是出版业对编辑人才的渴求。
到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8.23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 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 255元,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7%和45.5%,居民消费结构总体上从“吃穿”为重点向“住行”为主体,教育、文化、娱乐、旅游等多层次消费转变。伴随着小康生活的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选择,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也相应表现出多样性、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或者说愈来愈有个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反馈的滞后,小康社会在总量供过于求的同时伴生大量结构性供不应求,这些结构性供不应求是拉动发展的市场动力。也就是说,小康社会已把出版带入“小众化”色彩强烈的时代,上个世纪我国出版的“大众化”色彩已逐渐淡化。这一变化对编辑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找到适合某些小众需要的内容并在合适的时间提供给他们。
信息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是新形势发展带来的第二个变化。互联网和无线通讯网的结合与快速普及,对各种媒体的编辑都提出了挑战,在一个充分开放和公众广泛参与的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承担传播内容选择、组织任务的编辑来说,如何把握导向、如何吸引服务对象,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对传播业,包括出版业,已实行分类管理,除少量承担社会公益服务的出版单位按事业体制管理外,大多数出版单位作为文化市场主体按文化企业体制管理,后者的编辑人员必须兼顾出版物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这一要求比以往显得更为迫切。这也可以认为是新形势发展带来的第三个变化。
第四个变化是人才市场的初步形成。人事部门建立的人才市场已运行多年,正在逐步完善,猎头公司在民间也很活跃,传媒业,包括出版业,人才流动个案日益增多。伴随人才流动的资源重组和效益变化也屡见不鲜。如何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和信息障碍,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让稀缺人才和特殊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是组织人事部门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也是业界关心的问题。
在上述这些变化的影响下,确立比较科学而且简便的评价编辑人才的标准和方法,就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不久前,中组部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的要求,印发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该《办法》贯彻了“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在改进和完善传统办法的基础上,以德才素质评价为中心,综合运用民主推荐、民主评测、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和综合评价六种方法,综合考核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方面成效。党政领导干部和编辑人才要求不同,评价标准与方法当然不同,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该是一致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改进方向应该是一致的,立足于准确评价的多角度多方法综合运用和提高可操作性的思路应该是一致的。
现行编辑人才评价标准与方法正在改进之中。一方面对高级职务继续实施已有的出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另一方面对中初级任职资格参照其他系列实行社会化考试,然后由用人单位聘用。
社会化任职资格考试是一种高效、公平、简捷的办法,其最大优点是聘前评价和客观公平。如果试题得当,它能非常准确地测定受试者的知识与能力,客观性、公平性、科学性、准确性、操作性、可重复性都很好,应该不断总结、完善,包括更新题库、改进组题阅卷方式,不断提高其效率和效度。
评价编辑人才也应坚持“德才兼备、注重业绩、群众公认”的原则。由于难以使用单一方法去落实,所以应当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来实现。最基本的方法首推社会化资格考试。经过近几年的试行,资格考试应当通过改进试题结构和评卷方法,由偏重知识检测向侧重能力检测调整完善,这是因为编辑工作实践性很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资格考试是一种“事前”的检测,它能充分地评价被测者的才能(知识与能力)和对待聘职务的合适程度,但不能充分地反映被测者“德”的水平,因为“德”的核心部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需要在“事中”才能充分显现。“评议”是一种“事后”的评价,适合对业绩作出认定,也能对“德”的践行作出某些认定,可以作为补充方法配合使用。
一个编辑人才在一定时段内的业绩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环境能制约或促进其才能的施展,从而影响其业绩。由于出版业绩包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所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有可能作出不同的评价。例如,所在单位有可能更看重所创直接的经济效益,业界专家可能更看重文化或学术价值即社会效益,而读者肯定注重出版物的质量和价格。因此,业绩认定除本单位意见外,还应参考业界专家和读者的反馈意见。“群众公认”原则的体现应侧重于受众(读者)反映,而不限于本单位的同事反映,因为编辑面对的群众是既定的读者而不仅仅是本单位同事。这里还需要一个第三方的受众意见收集机构,比如中国编辑学会就可以下设一个受理读者意见的独立工作机构,核记对编辑的投诉或表扬,掌握有关编辑和出版人的业绩和失误。
综上所述,科学且易行的评价编辑人才的方法,目前应实行以社会化资格考试为主,以本单位业绩评价与业界专家评价为辅,与公众监督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而且应将副高级编辑人才评价纳入社会化资格考试体系。对初级人才测试可以知识水平为主兼顾应用能力测试,对中级人才应以知识与能力并重考察,对副高级人才要以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考察为主,突出“事前”的社会化资格评价,而把业绩评价交给用人单位结合聘用上岗去完成,辅以社会化监督。对正高级人才需综合评价其业绩表现出的管理、创新和专项能力,应以行业性专家组评议为主辅以社会化监督。
目前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分基础知识、理论与实务两门,总体上都应加强对编辑能力的考察。在基础知识考题中应加强“应会”内容,即对应用能力的考察,在理论与实务考题中应突出实用能力(对初级)或创新能力(对中级)的考察,这可能需要对题库作较大规模的充实,以加大对受测人员的政治鉴别力、文化鉴别力、文字鉴别力、选题判断力、作者选择力、稿件选择力、稿件加工力、选题提炼力、市场预测力、营销策划力、受众互动力的检测。为了对不同媒体种类的编辑进行各具特色的检测,测试卷内应设可选模块以实现对网络编辑、美术编辑、音像编辑、科技编辑等技术能力的检测。
通过改进试题结构,社会化资格考试能够对初、中、副高级人才的编辑知识与能力作出科学公正的区分和认定。编辑的选择能力和规范加工能力评价比较容易从试题设计上解决,组织活动能力则不易直接从试卷上测出,一般可用评价其设计的策划方案、营销方案、组稿方案来判断其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编辑的心理素质也能用适当的试题定量地测出。
中级技术人才通常是行业的基本力量,是基本的人才资源。目前的资格考试把中级人才作为通才来评价,虽然简化了评价方式,但评价结果量化的同时却泛化了,这样的结果无助于人尽其才。中级人才的考试评价,应当作为专才来评价,在实务考试中应当设置书、刊、电子、音像、美术、技术、网络、科技、古籍、少儿等不同内容类别、不同媒体类型的专长细分模块,使量化的评价结果冠有特长领域(例如网络美术编辑、科技期刊编辑等),便于评价区分不同类型的、不同特长的编辑人才。这样更有利于以长取才、用人之长,更容易实现人尽其才。
(本文系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交流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编辑学会)
(责任编辑: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