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没有优秀编辑就没有优秀出版物

作者:刘 杲




  我欢迎《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初探》的问世。“本书的作者大都来自全国少儿出版社、期刊社和报社,有比较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从这句话里我读出了两条信息。第一,有丰富编辑工作经验的同志,渴望总结实践经验,使之上升到编辑学理论,而不是停留在经验的层次;第二,他们对编辑学的探讨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因此具备了认识真理的客观条件。这两条,我觉得有普遍意义。我们做编辑工作需要编辑学理论。因为理论不仅告诉我们编辑工作的“当然”,更告诉我们编辑工作的“所以然”。理论帮助我们提高编辑工作的自觉性,提高编辑工作的专业水平和科学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编辑学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它来自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用于指导实践。这是编辑学研究始终坚持的原则。
  书中专门有一节:“少儿读物编辑工作在少儿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开头就引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的著名命题:“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他们的实践经验印证了这个命题。他们又从实践经验出发,对这个命题进行了解释。“出版工作的社会作用主要是通过出版物的思想内容来体现的,而出版物的思想内容虽然主要靠作者提供,但只有通过编辑工作的发现、选择、设计、组织、加工等,才能使出版物的思想内容正确和鲜明,使出版物的思想更加健康向上,并且得以完善、提高。”“在由编辑、复制、发行三要素为代表的出版过程中,编辑工作处于开端和核心地位。没有编辑,出版物的复制发行就无从谈起。出版社要生存,必须有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出版物要畅销,首要的是无论内在的思想内容还是外在的印装形式均要符合读者需要。而要把一本书做得符合读者需要,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编辑。所以在出版活动三要素的相互关系中,编辑常常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对出版全过程发生影响。编辑工作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复制和发行的效果。”他们上述的基本观点我是赞成的。在出版改革中,有的人对“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表示怀疑。本书根据他们的和广大编辑的实践经验,明确地肯定了这个命题。无数次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优秀编辑就没有优秀出版物。
  研究少儿读物编辑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了多出优秀少儿读物。听说,目前全国五百多家出版社,90%都在出版少儿读物。这对少儿读物的发展,是喜还是忧?大家都出少儿读物,是以为少儿读物的门槛低,谁都可以做。其实不然。少儿读物跟其他门类的读物一样,有自己的特点。少儿读物编辑工作有一系列非常专业化和科学化的要求。本书对少儿读物的基本特点,对少儿读物编辑工作,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如果不具备条件,大家“一窝蜂”都出版少儿读物,不造成少儿读物质量下降才是怪事。新闻出版总署做了“2005年全国少年儿童图书质量专项检查”,共抽查了30个省市区和中央部委的185家出版社在2004年出版的少儿图书721册,合格的图书有635册,总体合格率为88.1%。这就是说,质量不合格的占11.9%,超过一成。同属2004年,全国少年儿童图书出版发行,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5.28%,销售册数下降46.57%,销售金额下降29.47% 。少儿读物销售册数和销售金额如此下滑,是否与图书质量不合格有关,是否与编辑工作不到位有关,值得高度注意。我希望这方面的情况尽快好转。
  人们都关心少儿读物的出版。举个例子。2006年1月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模仿也需创新》,作者木子。文章说,“在刚刚落幕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特意观看少儿图书,差不多每个展台都有‘十万个为什么’、‘名著系列’、‘×××故事’等同类产品,封面、开本大同小异”。文章提出了“模仿”的问题。“编辑去书店看卖得好的书,然后仿着做,模仿成了名正言顺的编辑行为。”文章说:“模仿也有水平高低,也存在简单模仿和超越之分。”“关键是怎么做,什么样的编辑做。……这就需要编辑的功力”。平心而论,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模仿在所难免。问题在于,是满足于模仿、跟风、抄袭,还是以此为起点去突破、超越、创新。创新就“需要编辑的功力”。本书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少儿读物编辑工作的主要环节”、“少儿读物编辑加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的论述,是提高编辑功力、推动编辑创新的基本要求。
  海飞同志曾在《出版参考》上发表文章《少儿出版要在‘短缺’中寻找空间》。他提出,中国少儿出版有五个“短缺”:“缺乏品牌名著”、“缺乏品牌名家”、“缺乏国际品牌”、“缺乏品牌产业”、“缺乏品牌活动”。我看他讲得有道理。如何解决这五个“短缺”?当然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然而我认为其中关键的条件,是少儿读物编辑工作的完全到位和编辑功能的充分发挥。没有成功的编辑,哪有成功的品牌?而深入探讨少儿读物编辑之道,正是《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初探》一书的贡献。
  
  (本文是刘杲为《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初探》
  作的序,略有改动)
  (作者单位:中国编辑学会)
  (责任编辑:关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