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从“拉稿子”说到“想当然”
作者:李 下
一般地说,一个编辑能摊上一篇不用动笔修改的稿子,当然是求之不得,那简直是太幸运了,是多年也不容易碰到的事情。我做了大半辈子的编辑,中国顶级作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稿子都编过,很可惜,就没福分碰到不需要动笔修改的稿子。曾听说过,有的作者对自己的文字、语言功夫和风格太过自恋,或者怕自己弦外之音的微妙表达被改走了样,不许编辑改动他的作品,但还没听说从编辑角度来看,什么人的文章一个字、一个标点都不能改动。
一个合格的编辑,绝不是光会“拉稿子”。即便是一本专门登载文学作品的刊物,也不是拿来稿子就登,不做任何加工的。一篇稿子拿到手里,是大改还是小改,还是缺乏修改的基础只能退稿,这就需要一定的眼光。提出让作者心服口服的修改意见,这就需要一定的水平。作者改不动了,你动手代他操刀,活干完了,让作者钦敬有加,这就是编辑中的高手了。一本综合性刊物的编辑,应能根据自己刊物的特点和形势的要求拿出选题,对选题有比较明确、细密的策划和设计,找到最合适的作者,最后,把约到手的稿子处理到适于发表的水准。这里的每一步都需要编辑绞脑汁才能完成,怎是一个“拉”字可以了得!
这就涉及编辑综合素质的提高了。你想比只会拉稿的强一些,就要动笔修改了。可是,如果编辑素质不高,望文生义,自以为是,“想当然”地增删修改,结果只会把稿子改坏了,这就还不如光会拉稿。
一本介绍中国民俗的小册子,有对“腊八粥”的介绍。负责终审者读到这里,生气地说:“工作很不细心啊,这么明显的错误也没有发现!这‘腊八粥’里面明明是九种材料么,怎么能说是‘腊八粥’,是‘腊九粥’么!”说罢,改成了“腊九粥”。这位显然不知道,“腊八粥”来源于佛教,是中国人农历腊月初八才喝的一种粥(由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与里面有八种还是九种材料无关。如果不被及时制止,让这位大编辑“想当然”创造出来的“腊九粥”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弘扬到海外,不知会闹出多大的笑话。老舍先生有一篇相当精彩的“自传”,文中有“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一句,我曾在一篇文章中作为自嘲的范文引用过。文章登出来一看,“三百千”成了“三百篇”。原来编辑先生看着“三百千”十分别扭,有点不成话,遂“想当然”地推断:这肯定是“三百篇”之误!至于是《诗经》三百篇还是唐诗三百篇,那就不管它了。这位编辑年纪轻,没听说过“三百千”乃旧时私塾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简称,也可以谅解。这段“老舍自传”因为幽默风趣,时常被人引用,我发现,引用时多数错成了“三百篇”,典型的以讹传讹。多年前,我曾经为一家报纸写文言笑话段子。其中有捡破烂的用传呼机互相联络的一段。文中有“速来,此地货物甚夥”一语。报纸登出来一看,变成了“此地货物甚火”。原来,编辑不知道“夥”是“多”的意思,以为排错了字,遂改为“火”。可是这么一改,就不通了,货物自己“火”什么?起火呀?我也不能光说别人,自己年轻时也有不知“堂奥”为何物,没去查书就擅自对文章作出修改的教训。这种自以为是的“想当然”的做法,比“光会拉稿”造成的损害要严重得多。
这类错误其实是很容易避免的。最好的办法,是尽快地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比较广博的杂家,一般的常识问题难不倒。其次,就是随时随地虚心求教。查查书,问问别人,或者干脆请教一下作者,都能将错误消灭在发表之前。不少编辑或者怕麻烦,或者怕打扰作者,或者怕露怯,不愿意经常跟作者沟通,这真是进宝山而空归!作者的学识、才华总有比我们高的地方,尤其是在他研究的领域。我们守着这样好的老师,干嘛不好好请教?有学问的人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喜欢有人跟他谈学问,不惮麻烦。你求教他自己文章中的问题,他更会热心合作。你如果能及时地把文章或者书稿的版样送给他看,他肯定比你看得还要仔细。这样也就进一步保证了文章和书稿的质量,你何乐而不为呢?为什么同样是当编辑,有的很快就崭露头角,不仅干好了本职工作,还拿出了自己的成果,而有的,终其一生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看你是不是超越了“拉稿子”阶段,克服了“想当然”的毛病,充分地利用好编辑部这个平台给你提供的各种资源,把自己充实起来,武装起来,实现腾飞。当然,这个过程挺苦,挺漫长,不大可能一蹴而就,但你一定会发现,你坚实地迈出的每一步,都会给自己带来难以言喻的成功喜悦。
(作者单位:求是杂志社)
(责任编辑:关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