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数字传媒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要求
作者:田胜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7月18日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到2007年6月底,中国网民已达到1.62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2.3%,其中宽带上网者已超过1.22亿人,手机上网者达到4 430万人,占到网民总数的27.3%,成风起云涌之势。值得关注的是,半年网民增长率为31.7%,使普及率达到12.3%,超过了创新扩散普及率临界点(10%),进入快速增长期,预示未来3~5年上网普及率会急剧增长;城镇人口上网普及率达到21.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上网普及率超过90%;从年龄看,35岁以下的网民占81%,约1.31亿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79%,约1.28亿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达到18.6小时,创历史新高,大多数网民(68%)在20点至21点上网(这原本是电视的黄金时段);大多数网民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首推网络(77.3%),接下来才是电视(65%)、报纸(60%),超过90%的网民已形成网络新闻最新最快的思维定势;搜索引擎的使用率达74.8%,即时通讯的使用率达70%;网民认为互联网对学习、生活和工作很重要的分别超过75%、65%、70%;学生网民仍然是数量最多的人群(占36%);在家中上网的比重仍高居榜首(占76%)。
这一系列数据显示,年轻一代已融入以互联网和手机为标志的数字传媒时代。与此相伴,我国反映传统阅读的重要指标——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由1999年的60.4%一路降到2005年的48.7%,2006年人均年读书仅4.5册;而网络阅读率连续7年平均年增107%,2006年已达27.9%。相当多的读者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习惯数字化阅读。传统阅读向数字阅读的这一转变带给读者最深刻的变化,是阅读方式的改变潜移默化地改变思维方式。
传统阅读时信息符号是串行顺序识别的,读者是被作者牵着走的。由于作品的信息结构固定,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电视、录音录像制品,对不同的读者展示的信息是相同的。数字化阅读由于增加了跳转链接,允许读者从一个镜头跳转到前或后若干镜头,从一段论述链接到其他章节段落去,甚至从一件作品链接到另外的作品的有关论述或镜头中去。这样,阅读同一作品时,不同的读者或同一读者在不同的阅读时段,阅读获得的信息内容结构可以不同,这种可自主选择的发散式阅读给了读者更多的选择接受不同信息组合方式的可能,给予读者阅读自主权,从而培养读者的发散式阅读思维和阅读习惯,这是数字阅读的特点。传统阅读向数字阅读的这种过渡必然反映到编辑出版活动中,反映到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中。
由于网络和全文数据库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和10年以前的大学生在写论文时,收集分析资料和思维的方式,有了明显变化。从这一变化中我们能看到,数字传媒时代的到来,正在影响着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从而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以至建立新的行为习惯。再过几年,现在的大学生成为社会主流,与之相伴的主流阅读方式自然是数字化的。这是“90后”一代人的重要特点,它代表着社会阅读发展变化的大趋势。
新技术环境使广大网民有了平等参与信息传播的机会,调动了他们参与社会信息交流的积极性,这又对新闻、出版、广告的传播提出了新要求。以WIKI(维基)百科全书为例,2001年初,吉米·威尔士把用传统方法编不下去的几百条百科内容放到WIKI网站后,开放的编纂环境使它在两年内达到2万条,而到2005年11月底已达84万条。百科全书的编撰尚且可以公众参与,其他开放媒体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在社会成员人手一部可拍、可录、可写、可发的手持信息装备(如:档次较高的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在事件现场把第一手资料收集并传播出去的全民采编时代,专业的记者做什么呢?恐怕要向深度做,你分析得深透,能正确预见下一步的发展,才能显示出你的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当作者和读者可以在网上直接交互时,专业编辑们做什么呢?对细分市场独到的眼光和操作能力才显出其优势,数字传媒时代,媒体人的素质要求已表现出同传统媒体时代鲜明的区别。
我们培养几年后的媒体人才,应当有预见性和超越当前的培养方案,使在校生能够站在数字化发展浪潮前端,具有更好的职业适应性和技能储备,这样就不愁我们的毕业生不走俏。
北京印刷学院创办全国第一个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时候,由于最早(1996年)把多媒体设计和运用工具软件引入设计艺术教学,让书刊装帧设计方向的在校生自愿选择转为多媒体艺术设计,当年就有了艺术与技术复合型本科毕业生输送。由于所培养的人才同新兴的产业发展需求衔接,一路走俏。以新取胜、先走一步的战略,弥补了北京印刷学院生源和师资的相对不足。到全国高校扩招时,北京印刷学院已拥有师资、教材、教学设施系列基础条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所以师生们的作品年年敢于参加全国多媒体设计大赛并能获奖,届届“莫必斯”国际多媒体设计大赛都能有其代表作品参赛、入围,并先后多次捧回国际大奖。其培养规模达到每届毕业二百多人,还供不应求(开始时每届仅两个班共30人)。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系主任梁春芳主张“要根据现代出版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大批的数字出版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不要只将视野局限在传统出版领域,而是要将着力点放在数字出版方面”来定位本系的培养目标,是很有见地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要相应地改革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以应对数字传媒时代到来对出版教育的挑战,要调整培养目标,要培养数字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掌握数字出版技术、有数字出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能否为我国的数字出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这不仅对我国的出版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出版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建设先进文化、培养文化人才中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等学校的新闻学院(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放在首位,立足中国国情,积极开展新闻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努力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扶持部分高等学校新闻学研究基地,资助一批重点研究课题。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集中开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鼓励文化单位与高等学校合作举办高级研修班、培训班,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鼓励和支持文化人才参加学术研究和交流,承担重大课题和项目”。这些强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措施为编辑出版专业调整培养方案,贴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供了良好机遇和环境。
新闻出版总署新的管理和改革措施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职业资格和岗位资格要求,肯定也会反映到编辑出版人才高等教育培养方案上来。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中列出出版工程13项,其中有4项由新闻出版总署直接抓: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中华字库工程、国家数字版权保护工程,都是数字出版基础性工程。数字出版是大出版的概念,是出版发展的大方向。
数字复合出版的概念包括传统出版各环节的数字化并生成各种传统出版载体形式,也包括“数据库存储、有线或无线网上传播、手持终端读取”这类出版服务方式。后者的突破是打破了单作品传播格局,可把作品分解后再聚类传播,实现按需服务。这种出版服务新概念对出版传播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所以“十一五”培养的本科生必须是掌握市场方法、熟悉传播市场、适应复合出版的应用型人才。教学方案中应当安排不少于1/3的时间让他们从事大出版实践活动,从中体会和掌握出版市场的规律和特点;在练好文字(汉语)基本功的同时,掌握标注工具和标引方法,培养多媒体运用能力。尽管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不适合从事学术出版,但完全可以在出版市场中大有作为,条件是按闯市场而不是从事学术交流的目标来培养他们;也完全可以在数字出版服务中大显身手,条件是按数字出版服务需求来培养他们。
数字复合出版是传统出版面对数字传媒时代的正确选择,出版传播业今后10年需要大批能适应市场,能从事数字复合出版的人才。在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求职越来越难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扩招不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本科人才培养同产业发展需求脱节,才是本科生就业难的关键。
(作者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责任编辑: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