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编辑出版支持

作者:桂晓风




  十七大召开以来,全国编辑界满怀激情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深入领会十七大精神,学习和贯彻的形势非常喜人。我们召开在京编辑界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目的就是交流编辑界学习十七大精神的体会,共商编辑界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举措,推动全国编辑界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同时,我们要按照总署党组的部署将十七大精神宣传好,真正做到深刻领会,全面准确把握,积极主动宣传,深入持久贯彻落实,为实现十七大所确定的奋斗目标扎实工作。
  十七大的精神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精神既一脉相承,又鲜明地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特色。包括对我们编辑界最关心的文化建设,有一系列重要的新提法、新概括、新要求。编辑界在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要做到两条:一是体现基本指导思想的稳定性和主要工作的连续性,锲而不舍地连续奋斗;二是要在深入领会十七大精神的基础上,把思想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把工作水平提到一个新的境界,也就是说,要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大局阶段性特点的需要,把编辑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联系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深刻领会新世纪新阶段文化建设的特殊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这是关于文化建设重要性的经典性表述。
  1.从人类历史长河来看,无数史实证明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在人类开发和创造的各种力量中,文化力是最深厚、最强大的力量。文化力具有五大特点:影响程度深,文化可以影响人的灵魂;影响范围广,文化可以影响一个群体,影响一个民族,乃至影响整个世界;作用时间长,古代哲人的许多思想和话语今天仍有强大作用,历久恒新,文化是不朽的;文化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可以转化成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文化力是民族特征的集中体现,是民族凝聚力的根基。纵观世界历史,举凡强国都是“软”“硬”皆强的。中国在世界上曾经长期居于物质文化双领先的地位。中华民族曾对人类文明作出伟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的文明传承没有中断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文明的特殊价值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2.从现实来看,国内国际的新形势把文化建设推到了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
  (1)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需要
  进入21世纪,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大幅度上升,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只有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才能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2)加强文化建设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我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是相对于经济建设的成果,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文化缺失,信仰缺失、道德缺失、诚信缺失等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深刻忧虑,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重要内容。
  (3)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时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文化。文化不仅继续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推动科技进步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自身已经成为规模巨大的产业。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水平较低,依赖大量消耗能源的发展不可能长期可持续,而中国的文化资源极其丰厚,在世界上罕见。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建设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
  (4)加强文化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
  国际交往有两个重要的新概念:软实力和文化安全。软实力的核心就是文化竞争力。在对外版权贸易中,中国的版权输出处于明显弱势。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不担心中国,因为中国输出的只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尤其不输出能构成我们价值观念基础的具有传染性的思想。而我们引进的许多文化产品是能够影响人的世界观的,即使是励志书也影响世界观。我们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文化上维护主导意识形态安全尤其重要。经济可以全球化(当然也是有条件的),但是文化绝对不能一体化。
  (5)加强文化建设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需要
  中国有一个特殊国情,就是拥有56个民族。要挖掘和保护各民族文化,不能用汉文化代替多民族的中华文化。而现在还有一个特殊国情,就是中国还是世界唯一的历经数千年沧桑而始终保持国家统一和疆域基本稳定的大国,面临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性任务。我们常说,血浓于水,“血”指的就是中华民族血管里流淌的中华文化。台湾同胞说,把根留住,根也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文化建设对于中国的统一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毫无疑问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不能仅仅以经济指标翻几番作为标志,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没有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国家是不会被其他国家尊重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极其鼓舞人心的,对新闻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二、更加主动地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编辑出版支持,开创编辑工作的新境界
  
  1.更加深刻地认识编辑工作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岗位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
  出版物是文化成果记载、传播、积累和交流的主要载体。为什么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古文明唯一没有断裂的文化,为什么中国是世界上唯一长期保持国家统一和疆域基本稳定的大国,原因有若干,而其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采众长、各民族共同创造和一致认同的中华文化起的作用非常巨大。出版工作对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活动是通过评价、选择、优化、推荐文化作品,使文化作品宜于传播而进行的一种专业劳动。古代许多大思想家和文化巨匠,中国共产党中有很多领袖人物都从事过编辑出版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编辑领域正在进一步拓展,编辑工作的影响面正在持续扩大。编辑活动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更加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因此,要努力增强编辑出版界的文化责任感,提高编辑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围绕提高编辑产品即出版物的文化含量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2.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编辑出版服务的具体内容
  (1)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编辑出版服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编辑出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服务,包括促进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夯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促进社会各要素协调发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有效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形成和谐和睦的社会秩序,等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