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北京奥运场馆旅游交通图》的策划与实施

作者:祁彩梅

得了多个部门支持。经过十个月的孕育,第l期《场馆篇》终于在奥运倒记时1周年时问世。
  要准确科学地表达奥运相关信息,不仅要与奥组委联系,还要和相关的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系。指挥部办公室只是一行政办事机构,而非直接的工程设计部门,要想将奥运工程建设中各种环保、科技的图面及文字内容资料收集到手,难度可以想见。
  在设计第2期《环境篇》时,为了不耽误原定的出版时间,一开始我们就采取两种方案,先打好框架,有现成资料最好,没有的只能通过分析申奥报告及宣传材料等内容。通过领导协调,我们拿到了最现势的卫星影像,从卫星影像中提取了绿地衬底,使读者可以俯看北京城区的绿地覆盖状况、森林公园、污水处理厂。借助卫星影像,我们在图中清晰表示出林荫道的分布;把制图区域内所有的标准体育场和百姓休闲场地准确标示出来,再加上醒目的休闲健身项目符号,让读者感受到奥运带来的健康生活环境。通过多渠道多方面联系,我们还找到合适的资料。使地图上能清楚地表示出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樱花、紫藤,看到玉兰、菊花,看到黄澄澄的银杏树,看到火一样的红叶和其他很多北京的特色植物,还可以知道北京经常可以看到的鸟都有哪些,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能看到雨燕、看到喜鹊、看到乌鸦、看到啄木鸟和很多北京特有的留鸟和候鸟。当得知2007年12月开始“北京奥运三大理念成果展”时,我们请专门的摄影人员去拍摄。尽管如此,由于射到展板上的灯光在照片上不好处理,只好又请人手工绘制。从拿到资料到制作完工,经过大家一周通宵达旦地T作。地图背面内容才得以定稿。
  
  五、地图虽好,也需宣传推广
  
  与奥运相关的图书产品琳琅满目,我们虽对这一系列地图充满信心,但如不宣传推广,好多读者也未必知道。《北京奥运场馆旅游交通图》作为中国地图出版社的重点选题,出版社成立了由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和国家测绘局局长任编委会主任,奥组委和国家测绘局相关部门领导任编委会副主任的强有力班子。我们在做好地图内容设计的同时,与有关媒体如报纸、电视台积极沟通,使产品在上市之时,消息就广为传播。第l期《场馆篇》在不足半年的时间里重印4次,印数超过10万张。第2期《环境篇》于2007年11月底上市,《北京早新闻》有近十分钟的介绍。第3期《人文篇》也在2008年1月底印制完成,第4期《科技篇》将在2008年3月面市,第5期《交通篇》将在2008年五一节上市,第6期《成果篇》将在奥运会结束后半个月内面市。根据目前销量,预计总数会在百万上下。由于该图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加之本身也是百姓的便携实用工具,相信奥运会结束后一定时间内仍将有可观的销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