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由传统校对向现代校对的转变

作者:周 奇




  从1978年到2008年,新时期出版事业走过了三十年。这三十年,是出版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三十年。作为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对工作,在这三十年里,经历了由传统校对向现代校对的历史性转变。
  这个历史性转变,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一,校对功能由以“校异同”为主向以“校是非”为主转变;其二,校对主体由专业化向多元化转变;其三,校对方法由人工校对向人机结合校对转变。
  
  校对功能由以“校异同”为主,向以“校是非”为主转变
  
  所谓传统校对,是指铅字排版时代的校对。所谓现代校对是电子排版时代的校对。这两个时代的历史分界,是20世纪90年代,分界的标志就是出版生产电子化。
  传统校对始于19世纪末期。由于引进铅活字排版和机器印刷技术,我国出现了近代出版企业,校对工作逐渐从编辑工作中分离出来,成为图书出版生产的独立工序和专业。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事业发展迅猛,出版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但是,延续了100年的出版生产力的基本特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排版仍然是“铅活字排版”。与“铅活字排版”相适应,校对工作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方法,也因袭了百年之久。所以,我们将顺应“铅活字排版时代”的校对工作称作“传统校对”。
  在铅活字排版时代,作者交给出版社的是手写纸质书稿,编辑在书稿上加工定稿后,交印刷厂拣字排版,打出样张退回出版社,校对员将样张(通称“校样”)同编辑发排书稿(通称“原稿”)逐字逐句对照,依据原稿改正校样上的差错(即拣字排版错漏),再退回印刷厂改版,如此反复三次(称作“三校”),直至校样同原稿完全一致,才打型浇版上机印刷。传统校对有两个对象:原稿和校样。基本任务是:保证排版与原稿完全相符。一无讹错,二无衍漏。与此基本任务相适应,校对的主要功能是“校异同”,主要方法是“对校”(折校、点校、读校),基本理念是“对原稿负责”。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以下简称“电脑”)技术进军出版领域,电脑排版制片逐渐取代铅活字排版和打型浇版。与此同时,电脑写作逐渐成为作者的创作方式,科技、教育界的作者,率先用磁盘作载体,一部几十万字的书稿,不再是一摞纸稿,而是一张磁盘。排版制片电子化,书稿介质磁盘化,改变了出版生产的程序:编辑在电脑上打开磁盘,通过打印机打出样稿,然后在样稿上加工修改,定稿后将磁盘和加工样稿一并送到排版车间。排版人员无须拣字排版,只需在电脑上打开磁盘,先依据编辑在样稿上的加工,修改磁盘书稿,再依据版式设计要求,进行版式转换。版式转换后打印的样张,就是“校样”。这个校样,除编辑修改的那部分文字外,跟磁盘书稿并无二致,传统意义的“原稿”不复存在了,它与校样“合二而一”了。排版方式和书稿介质的这种变化,对校对工作提出了挑战。
  1998年9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版协)在昆明召开第三届全国校对理论研讨会,许多校对工作者不约而同地提出“现代校对的发展趋势”的论题。对于现代校对的发展趋势,当时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原稿和校样并存的状况将不复存在,“校异同”这一校对基本功能消失了,编校分流的客观条件变化了,因而主张撤销校对机构,回归“编校合一”。另一种观点认为:手写纸稿虽将被磁盘书稿取代,但传统校对的两个客体的差错并未消失,而是以是非形式集中到磁盘上了,取消校对环节意味着将这些差错保留在图书成品中,因而主张加强校对工作,将“校是非”提升为校对的主要功能,发挥其补充和完善编辑工作的特殊作用。
  仅仅过了两年时间,磁盘书稿迅速在出版界普及。2000年9月,版协召开了“磁盘书稿校对及计算机应用”专题研讨会。又过了一年,2001年9月,版协又召开了以“校对创新”为主题的“第四届全国校对理论研讨会”。两次研讨会总结了90年代以来校对创新的实践经验,统一了对现代校对发展趋势的认识。
  实践经验表明:书稿电子化后,并没有削弱校对的功能,而是提升了校对功能。传统校对的两个客体“合一”了,也将两个客体的差错“合一”到校样上了,两种差错都以是非形式隐藏在校样的字里行间,必须通过是非判断才能捕捉到这些差错,因而“校异同”的功能削弱了,但是校对的另一功能“校是非”提升了,校对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的作用凸显了,这成为现代校对的基本特征。
  2004年10月12日,版协发布行业规范《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在分析了现代校对功能的转变之后指出:“现代校对工作不能只‘对原稿负责’,而应成为‘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负起协助编辑‘把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的责任,即在消灭录排差错的基础上‘校是非’,发现并改正原稿可能存在的错漏,从而发挥‘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校对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现代校对理念。”校对功能的提升,带来校对方法的创新和校对理念的改变,标志着传统校对向现代校对的转变。
  
  校对主体由专业化向多元化转变
  
  出版现代化,除了生产技术现代化外,还有一个重大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由于出版市场化,出版社之间展开了市场竞争,导致出书品种数量的急剧增加,图书出版周期日益缩短。这种发展态势,对现代校对提出了挑战。应对这种挑战的最好办法,无疑是增加校对人员的数量,缩小编校人员的配备比例。在计划经济时代,出版社各类人员的配备,只考虑需要,不考虑投入,是不算经济账的。所以。传统的做法是:按照编3校1的比例配备专职校对。例如:在60年代,科学出版社有编辑300人。按3:1的比例配备校对员99人。这个配备比例是从需要出发的,即1名校对员担任3名编辑发排的书稿的校对任务。那时候,1名编辑平均年发稿3种书,80万字左右。按3个校次计算,1名校对员年校对任务为:3(编辑人数)×3(每人发稿品种数量)×300000(每种书稿平均字数)×3(校次)=8100000(校对总字数)。按照实际需要配备校对人员,无疑是科学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必须算经济账,做到投入小、收益大。因此,许多出版社不是增加校对人员,而是裁减校对人员。校对人员要少,校对周期要短,校对质量要高。正是这种矛盾,逼出适应校对现代化的新思路:校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人校与机校相结合,集体交叉校对与责任校对相结合。这三个结合,突破了传统校对的格局,给校对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
  所谓校对主体多元化,即除专职校对外,作者、编辑也参与校对,同时还利用社会力量,作为社内专职校对力量不足的补充。为此,出版社在建立精干的专职校对队伍的同时,纷纷建立相对稳定的社外校对队伍。通过招聘、考试、择优的办法,将社会上退休和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