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浅议报纸在重大体育赛事报道中解惑释疑功能的实现
作者:郑源镐
一、为读者解惑释疑的几个前提
1、了解奥运会赛事进程的一般特点
奥运会报道大致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且各有特点。奥运会前期,人们一般比较关注开幕式的盛况、上届奥运会前四强的动态和开局,当然更关注奥运会开赛后头几枚金牌花落谁家;中期人们关注的是随着赛事的进程,实力相近的代表团金牌争夺战的拼杀;后期人们则关注最后几项赛事——尤其是奖牌数量多的项目夺奖的走势,因为这将决定最后金牌榜、奖牌榜四强的顺序。譬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赛程倒数第三天(9月29日)的金牌榜前三位还是美国(33枚)、中国(26枚)和俄罗斯(20枚),但10月1日的闭幕式上,已经变成了美国(39枚)、俄罗斯(32枚)、中国(28枚)。缘何两天时间排名竟然“乾坤大挪位”了呢?我看了不少国内报纸,居然都没找到“谜底”。
2、了解热门或重点项目的热点所在
体育强国一般都会有一些摘金夺银的强项,如美国的田径、游泳、篮球:俄罗斯的体操、田径;德国的田径、赛艇;中国的体操、射击、乒乓球、羽毛球……但在奥运会的激烈争夺中,因赛场“黑马”的崛起,会产生种种悬念,这就构成了极佳的新闻源泉。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往清一色欧美黑人选手的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冒出了中国的刘翔,最后还夺得了金牌。事实上刘翔的崛起并非偶然,如果我们在报道刘翔“意外”获得冠军的同时,将他的近年成绩和教练的赛后分析抢先采编成一组报道的话,定会大受读者欢迎。问题是我们绝大部分媒体都是事后去补做“功课”,其效果大打折扣。
3、了解读者的真正兴趣所在
目前,一些媒体在类似奥运会这样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报道上,或多或少地存在报道内容重复、人云亦云的问题,共性新闻大大多于个性新闻。像奥运会这样的,一些读者关注的并非仅仅是金牌,获胜是新闻,输了也是新闻。如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被誉为“铿锵玫瑰”的中国女足,四年后的悉尼奥运会上英气不再,没能进入半决赛便告别悉尼。大多数报纸只是以寥寥数行的新闻和“告别女足”的标题一笔带过,却没有为中国的这个以往充满霸气的强项落马作出中肯的分析和适当的评价,颇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味道,这既无法向读者交代,也缺乏对中国女足的人文关爱。
4、了解国外运动员的动态和近况
奥运会是个世界大舞台,奥运会的新闻报道也必须体现“世界性”,特别是今年的北京奥运会,更要避免像往届奥运会报道那样随着本国运动员的喜忧转。读者确实比较关注本国运动员的比赛结果,但作为媒体,我们不仅要为本国的运动员叫好,也要为外国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喝彩。以往我们的媒体对外国运动员的优异表现只作一番绘声绘色的解说,却很少给他们作出完美的注解。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东道主澳大利亚的游泳成绩突飞猛进,他们的“游泳王子”索普更是一人夺得3枚金牌、破3项世界纪录。究竟是什么原因?这是不是与赛前他们宣传的新型的“鲨鱼装”游泳衣有密切的关系?遗憾的是,我们的媒体只是引用了中国队某教练员的几句话,认为这和“鲨鱼装”没什么关系。事实上,这种“鲨鱼装”是体育运动领域运用高新科技的一种尝试,为很多国家运动员所采用。媒体为什么就不能花些笔墨对此作些解惑释疑,透析其中的利弊得失呢?
二、随着赛事的进展,及时发现新问题、新热点并进行剖析
解惑释疑当然要围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重点、难点、热点许多是事先预料到的,但有些也会产生于意料之外。因此,为读者解惑释疑,还应随着事件的进展,及时发现新问题、新热点并进行剖析。奥运会上“任何意外都会发生”。在争夺如此激烈的赛场上,谁能保证每位选手都能酣畅淋漓地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呢?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国人莫不对此前三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我国跳高选手朱建华抱有期望,认为他将捧回“中国体育代表团里最铁定的一枚奥运会金牌”。然而人们失望了,他仅获得第三名——尽管那是中国田径运动员在奥运会历史上最好的成绩。此刻媒体除了沮丧外,却很少有人心平气和地分析一下他的失利原委。回国后,他的教练胡鸿飞曾中肯地从心理素质、赛程安排、赛前准备、比赛战术、体力储备等诸方面作了分析和检讨。如果媒体当时就作细致采访,相信读者对朱建华的失利是会由衷谅解的。
如果说“奥运会上随时都在产生新闻”,一点也不为过。随着赛事的进展,新问题、新热点层出不穷,疲于奔命的采访记者此时往往心浮气躁,而后方编辑部则能从各种渠道了解赛会的全貌。如果编辑人员能静心、认真地对赛事进行解析,及时点拨前方记者,那么当天的整体报道肯定会增色不少。
三、有的放矢地深入采访权威人士和亲历者,为赛事进行分析解释
记者的眼光即使再深远、积累即使再厚实也是有限的。所以,能为读者解惑释疑的最佳人选是专业的权威人士和亲历者,他们的感受和体验不仅权威,还最能为公众所接受。譬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我国优秀运动员刘宏宇在接近终点时被裁判认定犯规罚下,尽管刘宏宇本人不服气,但这是“终审判决”。前方记者在采访刘宏宇本人的同时,还及时采访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的金牌获得者陈跃玲以及中国田径队副领队尚修堂等行家,他们的评点让读者“顿开茅塞”。相反,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的8月19日,中国代表团的三大强项先后失利——女足再次兵败雅典:一向所向披靡的羽毛球男子单打、双打金牌旁落;男子体操“梦之队”的团体和个人全能与金牌无缘。一些报纸对此做了报道和简单分析,却“限于篇幅”没有请专家参与评论,让选手自我检讨,令人觉得意犹未尽。
四、充分挖掘新闻的潜在资源
由于奥运会组委会对采访人员的数量进行了限制,除国家级专业性报纸,一般报纸投入前方的记者仅有两三个名额(包括摄影记者),因此挖掘新闻的潜在资源势在必行。在充分酝酿报道计划的基础上,挖掘潜在资源有两种方式。
一是按照赛前方案,报道组在分析本届奥运会诸强实力后,一方面积极准备各重点项目的近期资料,以便让后方编辑部能根据前方记者的稿件作补充、润色,甚至为前方采访提供“弹药”;另一方面是赛前有的放矢地集中采访一些重点项目的重点人物(专家、教练员、运动员),了解可能出现的新闻热点所在。譬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某媒体按奥运会赛程了解到,射击一般是每届奥运会金牌最早产生的项目。因此,在出发前就采访了国家队的总教练和先期比赛的运动员,甚至采访了赛前并不为人看好的上海女选手陶璐娜。结果,奥运会开赛第一天,中国队被一致看好夺首枚金牌的女子10米气步枪选手赵颖慧意外失手,而第二天的女子气手枪50发决赛里陶璐娜却脱颖而出,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那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由于赛前准备充分,加之当天采访了陶璐娜本人和教练员许海峰,使那组第一枚金牌的报道有声有色,让人觉得解渴。
二是整合力量,化不利为有利。可以约定几家异地同类型报纸的记者或编辑,赛前就建立多向共享的资料平台,各方通力合作,可以弥补采访力量单薄、采访视野狭窄、背景资料不足等缺陷,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举国关注。对一张报纸而言,作好奥运报道工作是拉近与读者之间距离,建立报纸良好形象的大工程。只有事前瞄准目标,做好充分准备,采取正确方法,才能在大赛期间工作到位,得心应手,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