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也如星光闪耀

作者:岳洪治




  翻开现代文学史,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鲁迅、茅盾、巴金、叶绍钧、林语堂、郑振铎等大家的名字。他们都是著名的作家,同时,也都是著名的编辑家;他们在勤奋写作为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的同时,又编刊物、办杂志,为培养文学新人不遗余力。他们一人兼具创作与编辑两种技能,同时使用着两种武器。
  王笠耘先生也是如此,不仅是一位编辑,也是一位著述丰富的作家。他的名字,在我们后辈看来,也如星光一般闪耀,照亮着年轻编辑前行的道路。
  早在抗战胜利前夕,王笠耘就考入了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成为电机系的一名学生。1945年冬天,为反对内战,昆明各大中学校进行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罢课斗争。王笠耘和广大师生一起,勇敢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以一腔热血,积极地参加了这场著名的“一二·一”学生运动。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完成了战时大学的使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分别回平、津复校。1950年,王笠耘满怀着建设新中国的激情,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5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刚一成立,他就进入了这家国内首屈一指的文学出版机构,当上了编辑。
  王笠耘自幼喜爱文学,早在1942年,就发表了他的处女作,从走进人民文学出版社那天起,他就喜欢上了文学编辑这个行当,把组稿、审稿、发现作者、培养作者,当成了自己毕生的事业。同事们很快就对这个既勤奋敬业,又很有文学才华的青年刮目相看。不久,王笠耘担任了小说组组长,随后,又改任文艺理论组组长。几年之后,出版社领导就让他挑起了现代文学编辑室主任的担子。王笠耘果然不负众望,他带领编辑室的同志们一起奋斗,在他任职的那些年里,接连推出了《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多部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以及一系列广受读者欢迎的诗歌、散文作品。他负责的现代文学编辑室,也获得了文学社之“牡丹花”的雅号。
  鉴于王笠耘在编辑出版岗位上的杰出贡献,1994年,国务院给予他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了证书。前些年,他从编审和编辑室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又受聘担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专家委员会的委员。他以耄耋之年,仍然继续为祖国出版事业的繁荣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在“为人作嫁”、尽心竭力当好编辑的同时,王笠耘也没有荒废自己的创作园地。1963年就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他,长年利用时间的边角料,勤奋写作,先后出版了中篇小说《春儿姑娘》、诗集《心花飘向远方》、文艺理论《小说创作十戒》等。退休以后,他又以十六年之功,创作、出版了备受好评的长篇小说《她爬上河岸》。然而,在王笠耘先生自己看来,自己的园地里长出的瓜果,不过是正经工作之余抓挠出来的副产品。他更加看重的是,几十年来,通过自己和同事们不懈的努力,为新中国培养了一些著名作家,为当代文学殿堂增添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王笠耘先生是怎样发现新人、培养新作家的?他是怎样和作者同心协力,把一部又一部优秀作品奉献给读者的呢?还是让我们寻着他走过的路径,一起来探究一番吧。
  有一年,在外地组稿的时候,王笠耘看到一部尚未写完的长篇小说稿。翻阅之后,觉得作品的构思和语言都很不错,只是由于作者片面追求戏剧冲突和喜剧效果,而出现了不少庸俗古怪的故事情节。经过交谈。他发现作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都很强,便细心为其指出了作品存在的缺点,并帮助对方拟订了修改方案。而后,他又热心地帮助、指导作者,对原稿进行重写和修改。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随着作者不断地自我突破,作品质量也不断地得到了提高。最后,到书稿完成、付印出版的时候,这部形象本不俊美的作品,已经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了。而那位原本默默无闻的青年。也一跃而成了著名的作家。
  某些编辑遇到缺陷较多的书稿,即以退稿处理,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耐心帮助作者修改的事例,于今并不鲜见。针对这个问题,王笠耘先生总是以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为例,现身说法,鼓励年轻编辑要知难而进,努力抓出好的作品来。他告诉我们:缺点突出、优点也突出的作品,并不可怕,因为,它说明作者有才华,只是缺少创作经验。这样的书稿,往往蕴藏着极大的艺术潜力,千万不能草率退稿。只要我们把书稿的缺点指出来,作者一般都是有能力修改的,作品质量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的。
  当然,有些时候也会遇到比较优秀的原稿。那么,作为一个编辑,面对基础原本就不错的作品,又该如何处置呢?王笠耘的做法是:要在对原稿的优点与缺陷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修改,精益求精,使之更臻完善。譬如:他在审读长篇小说《战争和人》三部曲(《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时候,就是一边读稿,一边在原稿纸的两边或天头地脚上,细致地记下了许多零碎的感觉和修改意见。其中有两条是这样写的:
  各个汉奸向童霜威念的那一套“和平经”,大同小异,显得重复。
  童霜威被关在特务总部,敌人前后几次对他劝降,在方式和内容上也给人某些重复的感觉。
  看过了王笠耘在原稿上写下的如此等等的文字之后,作者王火采纳了他的意见与建议,将长达六十多万字的原稿,删去了四万余字。书稿消除了拖沓臃肿的毛病,质量提高了很多。作者还遵照王笠耘的意见,重新改写了书稿的第一章,全部删去了《放在前面的背景材料》一篇,从而使书稿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审美层次。作品出版后,广受好评,后来还荣获了茅盾文学奖。
  但是,有些时候,编辑让作者压缩稿子,就像要割肉;要帮助作者医治文字的水肿病,也并不容易。遇到此种情况,编辑应该怎样去说服作者,以保证书稿的质量呢?在这方面,王笠耘自有他的招数:
  有一部反映新疆边防生活的长篇,其中整整两章,叙述的全是维吾尔族民间长诗《玛纳斯》的故事。这一部分,完全是外加进去的,与整部小说没有任何有机的联系,而且,还打断了原来的情节线。作者本来是个很谦虚、很爽快的人,但是,对这多余的两章,却舍不得删掉。
  在与编辑讨论的时候,他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对王笠耘说:“你不是也认为这两章很精彩吗?”
  这话不假。作者把《玛纳斯》这首长诗的精彩情节、精彩语言,全浓缩在这两章里了。
  作者又说:“你不是还提醒我,对精彩的部分,千万别随便删掉吗?”
  这也是实话。对于不肯压缩稿子的作者,王笠耘总是千方百计地劝他删改;可是,作者一旦想通了,要大刀阔斧地干一场的时候,王笠耘又会担心,怕作者泼洗澡水的时候,连孩子也泼了出去。
  绕了一个大圈子之后,作者很客气地把结论托了出来:“既然精彩,那就留下吧。”
  谈话就在这儿僵住了。
  然而,正如俗话所说:姜是老的辣。编辑被作者难倒的例子本来就不多见,何况该作者所面对的,是像王笠耘先生这样的一位老编辑。结果,王笠耘诙谐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