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永远抱着学习的态度

作者:李 朱




  2004年7月,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来到人民出版社下属的《新华文摘》杂志社工作。2005年9月,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我策划出版了励志图书《做最好的自己》,截至目前该书发行量已接近80万册。这里,我把策划该书的一些经验教训写出来,希望能对同行的年轻朋友们有所启发,更希望得到出版界前辈们的批评与指点。
  我刚到人民出版社工作,社里即为新来的员工安排实习培训。印象最深刻的是为期两周的市场实习,在王府井新华书店和我们出版社的仓库里。我在实习总结中这样写道:“我深刻地认识、体会到,图书市场是变化莫测的,要想做好图书,就需要找到图书市场的感觉。这种对图书市场的把握和感觉并不能仅仅靠呆在办公室里就能找到,它需要一些实践性的活动来支撑。可以说,我们在市场上的两周实习,时间虽短,但是意义很大,启示颇多。启示之一:畅销书籍要以普通大众为读者对象;启示之二:做好图书封面和版式设计:启示之三:尽量少做时效性非常强、生命周期非常短的图书。”
  这篇总结文章提交给人事处后不久,出版社主管发行、宣传等部门的任超副社长来电话说看了我的文章,感觉文章写得不错,希望再和我聊聊。当然,这个电话让我有点兴奋,因为第一次写思考出版业的小文章竟然得到了社领导的肯定。不过,这篇文章对我更有深远影响的地方在于,我最初确定邀请李开复写书的时候,任超副社长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现在看来,这份总结过于简单,不过,当时的一个重要判断却催生了《做最好的自己》的出版。通过市场调研,我认为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低质量的励志图书、甚至是伪造的励志图书;而中国年轻人作为一个成长群体,非常需要高质量的励志类图书。
  我在读研时曾向社科院近五百名博导做过一次大型问卷调查,想知道有哪些书曾经影响了他们,为什么是这些书籍?调查结果给了我意外的启示:在国际化环境中,中国的青年学生迫切需要贯通中西文化的导师们的教导。进入出版社之初的市场调研,让我坚信出版这样一本励志图书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
  接下来的问题是,找谁来写呢?我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在查阅大量资料后,我列出了一个潜在作者的名单,把各种要素都写上,然后一一进行筛选。筛选到最后,李开复的名字就从中凸显出来了。这是因为李开复博士当时是微软的全球副总裁,不仅有东西方教育的背景,而且十分关注中国大学生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常在大学作演讲和报告,又先后给中国大学生写过三封公开信,并办了开复学生网,回复了青年学子的很多电子邮件,在青年学生中很有影响。
  既然李开复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那么,他还需要写书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吗?他有时间来写书吗?我又怎么能说服他来写书呢?当我可以用文字清楚地回答以上几个问题之后,我下决心要说服李开复写一本书。说句实在话,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我能做成这件事,毕竟我没有真正策划出版过一本书,而且我与李开复根本不认识。但是,我相信:任何一个追求进步的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而如果我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李开复的支持,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李开复实现他的影响力最大化的目标。
  在选定李开复之后的一个月,我都在阅读李开复的文章和相关资料,因为我总认为事前准备得越充分,和作者的沟通就越容易,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11月,我给李开复写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同时在“开复学生网”发了一个帖子,“李开复博士,可否为中国青年写本书?”我的理由是,他在中国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但仅仅在网上发表几封公开信并没有实现影响力的最大化,如果他写一本书由我来编辑出版就不同了,因为那样可以让有价值的思想系统长久地保存、流传下来。李开复很快回信同意合作。
  不久,当我和李开复的图书出版代理人黄勇商谈的时候,我告诉黄勇,我希望把这本图书发行到100万册以上。100万册对于人民出版社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从没有在大陆出版过图书的李开复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我说可以发行到100万册,是有充分理由的。我从一些公开的统计数据得知。我国在校大学生超过1500万人,在校的中学生大约有3000万人。据此,我估计部分大学生和很多望子成龙的中学生家长很有可能购买这本图书,再加上参加工作不到五年的年轻人群体,这本图书的潜在销售量是可以被估计出来的。
  当然。由于这本还没有开始构思的图书是我进入人民出版社之后策划的第一本图书,也是李开复撰写的第一本图书,我的很多想法在当时不啻为痴人说梦。在人民出版社这样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传统出版单位,最初的时候,说实话,我所遇到的阻力和障碍非常大,这就需要我付出非同寻常的努力和汗水,才能得到领导们的理解与支持。我深知,任何组织的决策者都不可能是先知先觉的,但是,作为一个想追求进步、想做一点事情的员工,我必须把自己的思路用很清晰的文字表达出来,我要用我非凡的努力和勤奋来证明我可能会做成这件事情。
  而真正开始策划李开复图书的时候,我还在试图深入了解图书市场的规律。也许正是不知道怎么做书,我才能做到笨鸟先飞,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尽管我住宿的地方离单位只有lO分钟的步行距离,但在策划出版李开复图书的一年之内,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是12点多钟才回家,甚至有一百五十多个晚上,我都是在办公室里熬过来的!那一年中,我认真阅读了十多本营销策划方面的图书,从网上下载了几千页的宣传策划资料,中文的、英文的都有,尽管英文看起来很吃力。我还通过领导、朋友的介绍,请教了几十位图书出版发行方面的专业人士。
  记得很清楚的是,我第一次给部门主任和出版社领导递交的选题策划报告就写了满满的11页纸,让领导们惊讶不已。后来,我才从杂志社黎松副社长那里知道,人民出版社以前从来没有编辑为了一本图书写过这么长的宣传策划方案。参与这个项目决策的领导们对我的信心开始有所增强。
  在和黄勇草拟的出版合同中规定,李开复的图书的首印数量必须是15万册。在请教相关人员之后,我运用在本科学习阶段掌握的财务专业知识,把15万册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和可能的收入都列了出来。一本还没有开始写作的图书需要投资200万元,在人民出版社可以说是破天荒的。幸运的是,我用清晰的文字和相对比较准确的预算数字说明了出版这本图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出版社的领导和相关人员经过研究讨论,决定支持我的想法。大家认为,只要能把这本图书发行到起印数15万册就是最大的胜利。
  经过深入思考和请教专业人士,我再次向社里提交了一份长达29页的策划方案。这个方案中对图书的定位、书名、规格、版本、定价、版式、推荐人、印制、宣传、发行、巡回演讲等等都有涉及。比如,关于书名,我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草拟了二十多个书名。我把每个书名都写下来,拿到新华书店让业务员来评价,拿到学校去找老师和学生评价,拿给媒体记者来评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