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审读论》序

作者:邵益文




  2005年6月下旬,北京正进入夏至,虽然尚未入伏。也已到了风送热人争凉的时候,我收到了赵航同志用特快专递寄来的《出版审读研究》一书的打印稿,共3l万字,命我“审读”、“作序”。虽然,在2004年“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审定委员会”会议上,他曾经当面和我谈及此事,但当时还是一种计划,我也没有细想。想不到书稿来得这么快,而且又是在“夏天不是读书天”的季节里,我还是觉得有点突然。随稿附来的信中说。这是他与他的学生马瑞洁讲师共同撰写的,他完成了其中约2/3的篇幅。又说,这是他的第二个国家项目成果(他的第一个国家项目成果是《出版选题研究》,已由辽宁教育出版社以《选题论》为书名,于1998年7月出版)。我看了不禁分外高兴。因为《选题论》出版后,我是拜读过的,这是一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术著作,戴文葆先生为其作序,认为“赵航的《选题论》,就是对编辑学研究的直接贡献”,并且赞成赵航说的“在出版工程上选题是编辑工作的第一步”,认为这是“一针见血,完全正确”。现在赵航又写了《出版审读研究》。这样,他就把编辑工作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都研究了,并且形成了学术成果,写出了专题著作,这就难能可贵了。老实说,能够完成这样两个国家项目课题的人,在出版界或者出版教育界,还是为数不多的。而从编辑工作角度看,两个重要环节都有了学术专著,这就是我分外高兴的原因。这是我收到他的稿子以后的第一个感觉。
  赵航搞出版审读研究,写出《审读论》是非常适时的。因为,目前在一些出版单位和一部分编辑人员中,不重视甚至忽视审读工作的现象相当严重,审读环节正在被简化和弱化。最近,有一篇文章说,有些编辑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图书质量,心疏于“编”,或者说,轻视文字编辑工作,没有把好审读关,书稿的“三审”流于形式,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有的编辑,一收到作者的书稿,就直接发给排版公司,校样排出来后,又直接交给校对,由校对改正错字、语病等,就算是代替编辑“加工”了;二是完全依靠外聘的兼职编辑,“责任”编辑甚至没有翻一下书稿。就马上送到外编手里,而外编毕竟是兼职的,有些只是为赚点“外快”顺便做一下审校而已,有的碍于情面,不可能对书稿负完全责任,即使有的外编责任心较强,能提出不少问题。但稿子回到“责编”手上,他仍然不看,直接退请作者考虑:三是有的编辑依赖复审、终审,而复审,终审又有自己的任务,一般是“同意初审意见”,这样也就马虎过了关:四是还有的出版社为了快出书,复审工作在各位编辑之间,互相交换进行,于是彼此“尊重”,大开绿灯,有的轻描淡写,说点鸡毛蒜皮的所谓“意见”,就算不错了,不可能也谈不上提出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于是,一部三四十万字的稿子,一二个小时至多半天就审完了,剩下来只等终审签字了结。
  其实,此种状况并非今日始,我在1998年就曾列举过审稿的几种怪现象,如:
  一是审稿不看稿。现在有的责任编辑把一部几十万字的稿子,像玩扑克那样翻一下,写上“内容没有问题,建议发稿”,就算审完。复审只看一下初审意见,就写上“同意初审意见”,也过去了。到终审,更不看了,至多把初审、复审找来,问一问有什么问题,初复审表示没有问题,终审就签上“同意发稿”。这样,这部稿子的三审就过关了。
  二是所谓“抓重点”,放弃一般。而重点又是怎么抓的呢?有的编辑说,现在品种很多,四只眼睛也看不过来,只好“抓重点”,就是二三十万字的稿子,抽读其中两三千字。就算“审”过了。至于其他“非重点”,对不住,顾不上了。
  三是所谓“快速审读”。一部二三十万字的书稿,编辑室主任上午交给编辑审读,下午编辑就把书稿送还给主任,说:看完了。
  四是“三审制”有名无实,或者叫流于形式。他们说,“过去审稿,好像过十字路口,有红灯绿灯,现在有了现代化的立交桥,转个圈子就过来了”。
  五是一个编辑,年发稿字数几百万、上千万,就是数一遍也数不过来,不知是怎么“审”的稿。
  六是稿子经常发,审读报告老是那么几句话,只要把作者名字、书稿名称和书稿字数改换一下就可以了,被人称为“通用牌”审读报告。
  九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是不是好一些呢?从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所说的情况看,似乎没有改进,还可能愈演愈烈。可见,审稿马虎,走过场,已经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成为有些出版单位某些编辑人员的顽症痼疾了。
  审读是编辑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保证图书质量的关键。由于不重视甚至忽视审读,造成图书质量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对33家良好出版社的编校质量进行抽查,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品种质量不合格。如果按每家每年出书1000种算,共出书33000种,那么就有11000种不合格图书在市场上流行。这个问题难道还不严重吗?特别要提请注意的是:这还是良好出版社的编校质量。
  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对辞书进行了专项检查,有19种不合格辞书受到查处。其中有3种差错率在15/10000以上,有9种差错率在5/10000~15/10000之间,它涉及的出版单位不仅有几个省的主要出版社,还有中央部委一级出版社;就对象看,其中有几部辞书是直接供学生用的。作为工具书,其造成的恶劣影响不言而喻,后果是难以挽回的。
  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对少年儿童图书进行了专项检查,185家出版社2004年出版少儿图书721种,合格的图书有635种,占88.1%,换句话说,不合格的有86种,占11.9%。若以此推算,2004年全年出版少儿图书7989种,17992万册(张),质量不合格的就可能有950种,约2000万册(张)之多,这个数字是令人吃惊的。特别要提请注意的是:看这些书的读者是缺乏辨别能力的少年儿童,这种因为差错而留在他们脑海中的烙印不知要持续多久,而且不排除有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仅此三例,可见图书质量下降的严重程度。这难道不是轻视审读、弱化审读惹的祸?
  所以,现在讲审读,对出版工作来说,用两句老话,叫“非常及时,十分必要”,无异于雪中送炭,久早逢甘霖。
  现在再让我们回到赵航的《审读论》这部稿子上来,我通读之后,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关于出版审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阐述
  赵航同志在这部著作中,首先强调了审读对于出版的绝对必要性和无比重要性。他引用马克思的话,“出版物是历史上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它的公开表演”,说明出版物是历史上人类表现出来的精神、言行的记录,它应该无悖于人类历史的真实。所以,美国出版人小赫伯特·史密斯·贝利认为,“出版社就好像是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一个滤波器、转换器和发射装置”。因为每一种书都有自己的特殊内容。这归根到底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