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广播新闻频率大型直播节目的组织协调与编辑理念

作者:俞天颖




  2008年5月12日,一场罕见的大地震袭击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地震发生以后,国内广播电视媒体反应之迅速,跟进之及时,报道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12日18时3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率开始现场直播“汶川紧急救援”(以下简称“紧急救援”),首次直播持续到次日凌晨1时30分;两个半小时之后,“紧急救援”以24小时不间断形式,连续直播一百多个小时,成为中国广播史上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的又一个里程碑。
  
  一、“紧急救援”的组织协调和编辑理念
  
  应该指出,“紧急救援”的组织协调,基本延续了中央电台习惯的大直播套路:有统有分,大时段包干到位。统筹组前一天晚上确定次日直播主题,前方记者依据直播主题寻找新闻线索,随时把消息传给直播间;后方编辑依据主题向记者约稿,并据此遴选嘉宾进入直播间;包装组则根据主题设计、制作相应背景资料,片花及栏目曲。实际操作中,各直播组不约而同地采取“化整为零”的处理方式,以“小时”作为最小播出单位,对长达数个小时的责任时段进行细化。在每个小时的播出单元里,酌情安排整点资讯、记者连线和嘉宾访谈等基本内容,后一小时基本重复前一小时的播出程序,从而形成以“小时”为播出单元,连续滚动的报道形式。在直播中,中央电台第一次大规模启用“新闻随进随出”的编辑理念。所谓“新闻随进随出”,其核心是强调新闻的即时播报。在节目编排上,减轻导播和主持人对直播文案的依赖;在直播过程中,随时准备接收前方记者发回的最新报道,做到最新消息一旦进入导播间(新闻随进),立刻通过主持人播发出去(新闻随出)。对比以往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主持人基本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详备文案按部就班,很少有“随进随出”的新闻插播。
  
  二、“紧急救援”组织协调与编辑理念的利弊分析
  
  “紧急救援”的组织协调和编辑理念,既是中央电台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传统经验的延续,又是检验新思路的练兵场。统筹组的协调,使直播主题贯穿于全天节目之中,五个直播组“分进合击”,在充分体现自由度的同时,又保证全天节目有一个清晰的主攻选题。“新闻随进随出”的编辑理念,丰富了当日直播主题之外的内容,避免遗漏重大事件。包装组则根据直播主题的需要,全面负责节目的包装工作,使节目风格整齐划一——从表面上看,这样的组织协调,确实达到了点面结合,责任明确的目的。然而,“紧急救援”的组织协调和编辑理念,却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诸多问题。首先,五个直播组各自为战,节目整体定位模糊。五个直播组所辖的责任时段,少则3,5小时,多的可达6.5小时。虽然各组基本以“小时”为最小播出单元对责任时段加以细化,但是在细化过程中,组长凭借自己对该时段播出特点的理解和分析为出发点,并综合本组人力资源特点,各自为战,以致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的大型直播,呈现形态各异的播出形式。早间和午后时段,记者发稿踊跃,直播基本变成记者连线的电话轰炸,缺乏专家的深度分析和音响报道。到了晚间。大量时间空出来留给嘉宾,来自新闻现场的即时报道,此刻骤然失去了“随进随出”的势头。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完全变成了广播讲座。即使有少量电话进入直播间,也多是白天难以播出的、时效明显滞后的“工作总结”式的稿件。在“紧急救援”播出中后期,每天从21时开始,播放将近20分钟的童话故事。设计者的初衷是,让灾区小朋友暂时丢开痛苦的回忆安静入睡,然而这样的播出形式,显然难以纳入“新闻现场直播”的定位之中,以致我们产生这样的疑问:中央电台的“汶川紧急救援”,到底是一场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还是综合了新闻直播、科普讲座、以及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节目的听觉杂烩?一天数变的直播风格,模糊不清的直播定位,让国家电台的形象和立场,受到明显的损伤。第二,“新闻随进随出”观念的引入,在保证信息及时更新的同时,也带来信息内容芜杂,质量良莠不齐,劣质新闻挤压优质新闻的现象。按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的旧传统,文案中每个连线的位置,事先均经过周密考虑,或层层推进,由现场过渡到专家点评;或多点出击,通过视角转换完成对事件的全景描述。这样的文案,固然详尽周密,逻辑性强,但是经常严重滞后于瞬息万变的新闻现场,于是才有了“新闻随进随出”的新理念和新实践。然而,在“紧急救援”直播中,新闻“随进随出”的频率,一度达到近乎失控的程度。在最繁忙的时候,三部热线电话同时占线,各种信息不分主次,不加选择、排序,杂乱无章地送到主持人手上,又随即被播报出去。应该最先被播报出去的,可能因为前面消息“占线”而被挤压到后面:应该详细追问细节的消息,可能因为连线过多而遭遇挤压“缩水”;同一类的信息,本应用“批发”的手段集中播报,现在却拆散夹杂在各类信息里“零售”出去,让听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新闻随进随出”观念的提出,确实弱化了主持人和导播对文案的依赖,但是弱化不等于取消。假如导播错误地理解为:只要及时地把每一个热线电话传递到直播间里,就算完成了“随进随出”的任务,必然导致信息内容芜杂,质量良莠不齐,劣质新闻挤压优质新闻的后果。假如说,老传统难以避免的症结是“滞后”和“僵化”。则新理念可能导致的风险,则是“轻重不分”和“详略失当”。第三,统筹组规划直播主题,直播组大时段包干到位。必然对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设置统筹组规划当日直播主题,目的是解决直播小组间各自为战的症结,但是设置主题需要过程,必然丧失对时效性的追求。这里仅举一个例子:22日深夜,民政部紧急下发通知,要求21个省市对受灾最严重的四川、甘肃和陕西提供对口支援。当晚通知下达的时候,“紧急救援”统筹组已经安排好次日直播主题;直到23日傍晚,才决定把这条消息确定为次日(24日)直播主题。然而在23日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已经围绕这个选题,大规模展开了报道,反应机制显然更加灵活。
  
  三、把握新闻直播特点,摒弃大时段直播思维
  
  不可否认,在这次汶川抢险救灾的现场,广播具有电视无法比拟的优势。广播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地震发生以后,遵照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指示,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决定向一线部队配发17万台无线电收音机:与此同时,大批收音机被送往灾区各个角落,在发给受灾群众的急救包里,收音机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解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紧急救援”的利弊得失,探讨重大新闻事件广播现场直播的规律和特点,就成为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可以细分成两类。其一,“可预知的”重大新闻事件直播。嫦娥探月卫星升空,香港回归,国庆阅兵式,人大新闻发布会……这样的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间基本确定,过程基本可以把握,就连持续时间也能做到胸中有数。这样的直播。必须预备详尽的文案,必要时还要制作几套预案,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