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修订和编辑新课标教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敏怡
从2001年开始课程教材改革至今,全国各地研制和开发新课标实验教材的工作已经基本告一段落,部分教材在经过这几年的实验使用后,也开始进入了修订阶段。为了切实有效地做好各学科实验教材的修订工作,笔者对现有新课标教材可能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教材的修订和编辑工作有所帮助。
部分内容过于理想化。理想化的教材“好看不中用”,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第一,忽视了实际的教学条件和环境,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难以实现目标;第二,具有封闭性,难以跟随外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叶圣陶先生主张教材要有时代性,要“顺自然之趋势,而适应学生之地位”。也就是说,教材的编写出版既要反映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也要考虑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状况,特别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随心所欲地将所有自认为是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内容都编到教材里。部分一线教师对某些新课标教材给予的评价是“理念先进,但难教难学”,正是因为这些教材看上去是一种革新,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却脱离实际。因此,编辑在处理存在这些问题的教材时,应当充分认识到“目前条件下能够做些什么,能够做到哪一步,怎样才能实现目标”,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态度来编辑教材,使其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编写缺乏特色。很多教材过分拘泥于课程标准关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不能很好地驾驭课程标准的“弹性范围或时空要素”,以致编写出来的教材“千种一面”,毫无特色。课程标准是为了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重点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的,这些基本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它不直接对教学具体内容、教材编写体系、教学先后顺序等问题作出硬性的统一的规定,只是对这些问题提供翔实的建议、指导和多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模式。然而,尽管课程标准给教材编写的特色和多样性提供了很好的背景支持,但教材编写者对此大都持“谨慎”态度,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不同版本的教材有时会不约而同地举同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经典”的例子曾出现在课程标准中。因此,在编辑教材时,不仅要以课程标准作为依据,更要考虑“教师怎样去教,学生如何去学”,根据实际情况来提出恰当的教学要求,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打造出既具有特色又具备可操作性的教材。
片面求“新”。新教材的“新”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建立在少数几所学校教改成果基础上的“新”,而是要全面体现素质教育和课程标准的理念。现有的不少新课标教材,在对原来的学科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进行调整时,往往过多地强调“新意”,期望令人眼前一亮,而缺乏考虑编排形式的科学性。对此,编辑可以发挥自身既面对编者也了解读者的优势,从各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教师的教学心理出发,在学科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安排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使科学性和创意性两者达到最佳平衡状态。
没有处理好学科知识体系与生活情境的关系。有的教材在“学科中心”里绕圈子,摆脱不了学科知识体系的阴影,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生活情境脱节。有的教材强调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而过于淡化学科知识体系,使本来有内在联系的学科知识网络被拆散成一些孤立的不连贯的知识点,造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时容易遇到困难。例如,一些教材吸收了国外教材的先进理念,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安排学科内容。其本意是要让学生能通过掌握学科知识来解决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是由于他们只注重将“知识树”上的知识点“摘”下来创设成这些任务和活动项目,而忽视在任务完成后将它们再重新“挂”回到“知识树”上去,因此,学生的学习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编辑在处理教材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的关系时,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活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在突出获取知识的过程的同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相互关联的知识内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
部分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找不到接受知识与体验知识的最佳结合点。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教材都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新教材作为课堂教与学的工具,打破了传统教材单一的陈述方式,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和活动也与社会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但是,不少新课标教材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着重考虑其灵活性和趣味性,设置了过多的栏目,这在一些理科教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某些章节在内容的呈现上甚至只设置了多个栏目而没有进行总结归纳,给人一种“只放不收”的感觉。这种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较高的融会贯通能力和归纳能力,一旦教师和学生在这些能力上有所欠缺,就会使教师难以把握教与学的“度”,也容易使学生遇到学习的瓶颈。因此,编辑在编辑加工教材时,要让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也要重点处理好教材中栏目和正文的衔接关系,找到接受知识与体验知识的最佳结合点。
忽视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文化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受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制约,我国城乡的教育状况,如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师资力量、教育基础设施等,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不少新课标教材都要求教师和学生在互联网上收集资料,这一看似平常的教学活动,在很多农村地区却是难以甚至无法实现的。因此,编辑在教材的内容编排,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既要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也要考虑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教师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媒体设备较缺乏等现状,充分注意多样性和灵活性。另外在教材的装帧设计上,也要考虑插图和教材的内容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尽可能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最大限度地照顾城乡学生的差异,在教材中多留空间、增加弹性,提倡因地制宜地使用教材。
过分强调面向全国,失去地方特色。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间的差异较大,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物产资源、风土人情、生产建设等,这些都会给教学要求、教学环境、学习氛围、学生发展带来不少的影响。过分强调教材要面向全国,脱离了地区实际,反而容易失去自己的特色,甚至在本地区也会“水土不服”,使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本轮课程改革提倡“一纲多本”的教材出版方针,过分地强调面向全国,明显难以做到教材的多样化,特别是一些容易反映地方特色的教材,例如《品德与生活》、《信息技术》等,更应该以此为切入点来突出教材的特点和实用性。因此,在编写和修订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的因素,突出地方特色,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的学习材料,使教材不仅能满足学生实践、学习和兴趣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传承传统文化,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
综上所述,编辑在着手教材的编辑加工之前,要充分了解教材有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在处理问题时做到有的放矢。
(作者单位:广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