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编辑原来为书生
作者:徐宗文
教授写作课的老师,写作理论讲得头头是道,真正搞起创作来却未免捉襟见肘。只是比较而言,我们的编辑队伍中所存在的这种现象更为突出罢了。老实说,我们这些与作家、学者打交道的人,我们这些编审别人书稿的人,如果没有起码的能与自己的工作对象所适应的那种学养而又企图做起工作来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因此,从提高编辑自身业务素质的基本需要来说,更应该提出编辑“学者化”的问题。
需要澄清的个人观点是:编辑学者化肯定有一定的合理性,它真实地反应了某种主客观需要。但是有的编辑因此一味地追求学者化,甚至转换了自己的角色,忘记了自己的社会分工,将本职工作业余化、把业余爱好专业化,则不为所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分工,细化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如果角色发生“反串”,把主业变成副业,或者干脆不做编辑,这不是我宣扬的本意。我们的编辑不一定要“学者化”,但可以努力成为“学者型”的人物。我们应该在编辑实践中,一边积极认真地工作,一边不断储备自己的知识和能量,尽可能地把自己锻造成一个复合型、综合性的人才;同时在博学多能的基础上,不妨向叶至善、周振甫、傅璇琮等当代编辑名家学习,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或在某些个人感兴趣的方面加强积累,向着专深的方向发展,以适应编辑工作的新形势、新需要。
当历史跨入新的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出版物的日益市场化,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不少出版社提出“以营销为中心、营销重于编辑”的观点,坚持把营销放在全社工作的第一位;年终衡量和考核编辑工作的成绩,不看编了什么书,只看赚了多少钱。经营实践和思想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使得编辑的职责又产生了新的需要,即编辑不仅要编辑书稿,更要关注市场,介入市场,一句话,编辑应该成为营销的能手。于是,编辑的职业道德不提倡了或者提倡得少了,编辑的创造性、学术性劳动也没有了,只有赚钱的书才可以出。只要是赚钱的书都可以出,编辑一变而为书商;于是,出版社图书的品种越出越多,品质却越出越低。越是想赚钱,图书的“滞胀”压库现象越是严重,越是导致严重亏损……多年以前,上海、北京业界头面人物的竭力呼吁正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我始终认为,编辑应该关注市场,关心自己策划和编辑的图书的销路,正如物质产品的设计者也要关注市场需求一样。但是精神产品、文化产品毕竟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它在本质上和物质产品并不处于同一层次,它的设计和制造不能唯利是图,不应该完全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相反,它的生产者(即出版社)需要根据市场加以选择,更需要用自己的产品对市场加以引导。因此,编辑的职能可以增加,但职责不可以替代,亦如物质产品的设计者也无须直接干预市场、代替营销者一样,编辑也不能变成一个纯粹的书商。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文化人都应该知道和必须承认的。
显而易见,这还只是从一般意义上说的,如果我们再把国情进一步考虑进去,具体地说,把出版者的政治责任和对社会效益的需求结合起来考量,那就更不可以将编辑与书商相提并论甚至反客为主了。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对于编辑职责的认识和理解,事实上我们总是随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加深的,并且我相信,这种认识和理解还会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向前迈进:二是编辑可以在不同时代充当起不同角色,扩大职责范围,增加职能容量……比如,职场中有人提出:编辑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思想者、学问家、活动家、策划高手、智慧先锋,等等,但是归根到底,编辑要安守自己的“职分”。这个所谓的职分,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编辑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书,时时事事都与书发生关系,可以说,编辑就是为书而生、为书而死、为书奉献一生的人。《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编辑之道,尽管生生不息,变化万千,但最终都归于书之一途——编辑原来为书生。
——我以为。这是对编辑角色最具本质属性的理解和定位。
做好编辑的第一要务就是“读书”。不读书甚至不好好读书的编辑都不能叫做编辑,也不能成为好编辑。只有先扎扎实实地读好书,而后才能做好与书有关的一切事情。正如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然,读书并不是唯一目的。一个称职的编辑还应该担当三个角色,做好三件与书有关的事情:首先要做书的策划者、编辑者,其任务当然是编书(做书),坚守自己的主要岗位。其次要做书的宣传者、营销者。编辑“做书”当然不单是给自己看的,主要是给广大读者看的。须知:如果仅仅给自己看是自由的,而要给读者看则不甚自由。这就需要我们讲究社会责任,对书加以必要的宣传,从而引导正确的阅读方向;同时要关注自己所做图书的市场情况,并通过对图书的宣传制造销售热点,为出版社赢得足够的经济效益。最后,要做书的研究者、创作者。编辑个人应该在业余时间著书立说,尽可能搞一点创作或学问,以便在较高的业务平台上与作者自由沟通,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读书、编书、评书、著书,超乎寻常的对书的热爱和理解,这或许就是我们编辑赖以生存的条件吧!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出版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