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编辑出版补遗

作者:刘铁柯




  20世纪80年代初,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周克芹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下简称《许茂》),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和好评。这一作品于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周克芹同志也因这部小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村业余作者。成为深受读者欢迎和尊敬的知名作家。
  在编辑出版这一作品的过程中。它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和思考……
  
  初读《许茂》
  
  记忆中那是在1979年岁末,我先后收到四川内江作家吴远人寄来的一本《内江卅年文学作品集》和尚未见过面的周克芹同志寄来的一本《红岩》文学季刊。两本书刊都全文刊登了周克芹的长篇小说《许茂》,不同的是:前者《内江卅年文学作品集》上发表的是初稿,后者《红岩》发表的是修改稿。照常理讲,修改过的总要比不修改的好。但作者在给我的信中隐约透出。他本人对没有修改过的初稿更情有独钟,心着爱意:“它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带着血痕(缺点)问世吧!一个刚刚落地的婴儿,并不美,却有几分动人处。”他对加工过的《许茂》,却认为“不少地方是编辑代劳,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描写被‘精炼’下去了。一些属于作者的习惯语言被换成了编辑习惯用语”。
  作者在信中还说到,《许茂》发表后,原设想给本省的出版社出版,有的说,作品在刊物上发了,不好再出书。说是出版社有规定;另外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则认为作者没有写过长篇小说,水平如何不好说,就婉言谢绝了。克芹同志希望我尽快读一下,看能否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并一再称“‘百花’的书封面设计清新、淡雅,很有书卷气”。我被作者对“百花”社的厚爱所感动,一口气读完了24万字的《许茂》原作,顿觉从作品中呼吸到一股冰雪消融、大地复苏的春天气息。
  作品在思想与艺术创作方面,使人耳目一新,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许多过去文学创作不敢越“雷池”的最尖锐最敏感的问题。
  我当时是做散文编辑工作的,对于小说,只是一知半解。凭籍我先读后快的第一印象,我向社长林呐推荐了《许茂》。记得林呐笑笑说:“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好。咱社可以做特稿快审快办。”很快,出版社成立了由资深编辑与老编辑组成的《许茂》编审小组。
  
  《许茂》之热
  
  1980年1月29日,也就是《许茂》到“百花”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社领导林呐、徐柏容及《许茂》编审小组专题讨论了《许茂》书稿并做出决定接受出版。
  初审认为:这部长篇小说。通过四川沱江地区农民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遭遇,反映了1975年我国农村的生活状况,控诉了“四人帮”对农村、农民、农业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农民的悲惨命运。作品塑造了许茂、大女婿金东水、三女儿许秋云、四女儿许秀云等形象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故事情节引人人胜;语言活泼、生动,具有地方特色。
  二审同意初审对作品思想与艺术、故事与情节、人物形象性格的评价,同时特别指出,作者虽是位文坛新人,但在艺术创作上有突出成就,善于选择典型的生活场景和细节,通过人物的独特命运遭遇,把人物、时代和生活情景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真实地展现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终审、资深编辑周艾文写到,我花了三天多时间看了一遍发在《内江卅年文学作品集》上的《许茂》,与初审和二审总的评价有同样看法,这是一部写农村题材的优秀作品……有些地方,显得粗糙了些,但这方面的缺点,无伤大雅,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部具有光彩的作品。
  《许茂》最终于1980年春夏花开的季节,在百花文艺出版社问世并迅速地在文坛上掀起了一股“许茂热”。作品几乎做到了家喻户晓,作者也蜚声文坛。也许今天的读者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许茂热”现象呢?这的确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十年文化大革命,文坛遭受浩劫,如《许茂》书中所描写四川农村的冬天一样:“寒风凛冽”,“满目疮痍”。文学作品,除了几个样板戏,几本榜样书外,再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名作可言。广大读者厌恶了那些“千人一腔,万人一面”的“主题先行”、“歌功颂德”、“假大空”、“瞒”和“骗”的文学。干渴的精神世界和心灵。渴望读到、看到带有新时代、新生活气息的新佳作、新的精神食粮。《许茂》正是在这种特殊历史社会背景以及特殊年代读者精神需求和渴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之中应运而生。
  
  《许茂》之憾
  
  《许茂》问世已近三十个年头了,现在重新审视这部作品,很有必要。它的真正思想价值在于,周克芹同志在作品中深入地反映了当时的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提出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究竟给农村、农民、农业带来的是“欣欣向荣”,还是饥饿贫穷、倒退?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究竟给农村、农民、农业造成多大灾难、痛苦和创伤?农村集体所有制,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等一系列直接关系中国10亿农民的命运和国家命运的尖锐问题。
  《许茂》的可贵之处正是蕴含了作者对上述问题的可贵思考。作者原本设想还要写作《许茂》二三部,以描写粉碎“四人帮”及改革开放初期为背景。从葫芦坝到连云场,再从连云场转到县城,场面由小变大,人物仍然以许茂和他的女儿、女婿等为主。1980年2月9日克芹同志在给编辑的信中提道:“第一部提出的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党的农村工作问题……要在二三部中做出回答,这些问题,这几年一直在思考,现在觉得比较清晰了,力争回答得完整一些。”克芹同志正在构思《许茂》第二部、第三部的宏图大愿,让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在作品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多次与作者沟通商议,要不要在即将出版的《许茂》小说上标出“第一部”的字眼。作者始终难以定夺,担心万一写不成二三部,给读者“开空头支票”,“留下千古骂名”。
  令人遗憾的是,作者最终没有写下去。或许这与《许茂》热炒过了头有关。作者在来信中总是“诉苦”:我现在被炒得焦头烂额,藏也不是,躲也不是,那些记者、编辑、评论家,电影厂,出版社,整天追踪我,从乡下老家,跟踪到成都。过去二十年间,从来没有人关心过我,现在吹我是什么天才、奇人、怪才,我怎么能静下心来修改作品呢?在成都呆不下去,冬天我跑到乡下,现在住在区上或家里,都不如过去清静了,不少人是以逛公园的心情来的,吃饱了饭没事干,茶余饭后就来逛逛,好像我是一只从非洲大陆运来的什么怪兽……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生活的磨难,让周克芹同志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他的匆匆而去,带走了他人生未能实现的文学夙愿,也给热爱《许茂》的读者带来了无尽的遗憾。
  
  (作者单位:百花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