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浅析四川汶川地震新闻典型报道

作者:张 甄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国内外的新闻媒体立即作出了报道反映。面对这样一次特大地震灾害。新闻报道如何以典型的报道方式和手段真实、可感、生动地将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呈现在受众面前,《南方都市报》中的《大爱特刊》具有特色。本文以其为例,对此次大地震中新闻报道的典型报道作一分析。
  
  一、遵循基本的准则
  
  1、报道场景人性化
  新闻报道中,典型报道的主体是人,只有从活生生的人身上折射出来的宝贵精神才能真正打动读者。对报道中典型场景的选择也不能只想宣传而不顾普通受众的接受规律,正如陈力丹教授所说,“这次灾害报道中,灾害的受害者和救助的主要力量都是普通人,从老百姓到战士,他们真正成为报道的主角。数万人的死只是一个数字,而一个具体生命的陨没,则会深深地震撼着人心。正是传媒大量报道的一个个具体的显现人性的场景,使我们感同身受,激发起全民族的凝聚力”。像《大爱特刊》中《大节-天地友情废墟下 歌声温暖》一章就有这样一个场景:“黑夜来临,为了让大家不睡去,废墟里的同学们开始唱歌,定下的规矩是:一个人唱两句后,下一个人接着唱。轮到薛枭时,他忘记了歌词,接不上去,乱哼了几声,黑暗的废墟里竟然响起断断续续的轻笑声。”平日里同学之间的嬉戏也许再平常不过了。而在这大灾难来临之时,却尤显珍贵。正是这些体现人性的场景让报道更贴近读者的心。
  
  2、报道内容细节化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典型报道中也是恰当的。细节的缺失,说明记者没有深入事件本身,不能真正感当事人之感。想当事人所想,写出来的作品当然感染不了读者。大话空话多了,读者也不会买账。只有大量的细节才能给人以真实感,有了真实感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如《大节·师生情深护花朵师身化泥》一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李绍平每抱一个孩子出废墟。总会被一些从瓦砾缝隙中伸出来的学生的手拉住裤腿或者抱住脚,他心里疼得很,只能摸摸那些孩子的手,然后再去刨那些手能刨动的孩子……那一天,是李绍平老师46岁生日。”这是多么令人揪心的一幕。而正是通过这个细节的展示,才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灾难发生之时这些孩子的无助与老师的无私。无需多言。一个细节足已。
  
  3、报道角度多样化
  这里的多样化不仅指不同报道选择不同的报道视角,而且还指一篇报道中有多个角度同时来展现一件事。这样做的好处有:前者使整体报道的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内容更加丰富;后者则使某一篇报道中的单个典型形象或事件更加立体和全面。如在《大爱特刊》专题中,整体上涉及了师生、爱人、亲人、医患、军民等十余个角度;而在《大义·钢铁长城经风雨铁血柔情》的一篇报道中,从护士何秀芬的角度出发,讲述她作为医护人员虽然也哀伤绝望,但她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同时,文章也从救援官兵的角度,通过何秀芬之口,讲述了人民子弟兵到达灾区后给人民带来的希望。报道不仅体现了何秀芬的坚强和救援官兵的英勇,而且更加具象立体地表现了那句话:“军民鱼水情”。
  
  4、报道语言口语化
  这次灾害报道中,普通人占据着报道对象的主要位置,加之,报道面对的受众大部分也是普通人,这就决定了报道的语言必须口语化。这是新闻真实性的内在要求和对传播规律的尊重。尤其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在四川,四川方言在报道中的出现是口语化最显著的标志。方言的适当使用不仅可以在心理上更贴近当地读者,而且也能使外地读者更有真实感,让读者更易接受。
  
  二、在形式样态上分类
  
  形式样态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有很多种,比如:按篇幅规模来分。就有独立单篇型和专题集纳型,本文所用的《大爱特刊》这个例子就属于后者。不过,本文主要讨论从编辑采写的角度来划分的类型,总结为以下几种:
  
  1、记者亲历型
  地震发生以后,媒体记者迅速反应,几乎和救援部队同时到达灾区,把灾情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记者深入现场采回第一手资料。经过编辑加工后原汁原味地呈献给读者。记者不再像以往那样,单纯地做一名冷静的旁观者。而是成为见证和记录这场灾难的一名亲历者,换句话说,他们是在亲身体验要报道的事情。能够与当事人感同身受,这在客观上为记者写出真实好看的报道提供了条件。但也应注意,记者参与到事件当中,亦有可能影响事件的自然发展。如果向积极面发展则无伤大雅。但向消极方面发展,后果就可能很严重。像这次地震灾害中,很多深入灾区的记者,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时就匆忙开拔,进入灾区后不仅不能为抗震救灾作出贡献,反而成为新的灾民,占用抗灾物资,影响救援行动。
  
  2、当事人口述型
  多数情况下,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并不在现场。于是倾听当事人口述成为典型报道过去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形式。这需要记者和编辑通过事后的采访调查来还原事实,用文字将事件呈现给读者。这种情况下,要想把报道写好,就必须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确保最大程度地还原事实真相。这次地震期间优秀的典型报道。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在大量采访的基础上完成的,文中记者没有过多自己的话,多是引述当事人或者知情人的话。这让报道显得很鲜活,很有真实感。但是这种形式也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没有亲历现场,记者和编辑只能凭借他人的描述想象事件的过程,这对记者和编辑识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就有很高的要求了,稍微大意,就有可能歪曲事实。
  
  3、借“他山之石”型
  有时,由于条件不允许或者出于节约采访成本的考虑,一家媒体在报道中可能直接使用其他媒体的采访记录或者当事人日记等作为写作(部分)素材来完成自己的报道。比如《大节·天地友情废墟下歌声温暖》这一章就截取了凤凰卫视对北川曲山小学几名学生的采访记录。一方面,这是对资源的再利用,可以减少投入;另一方面,尤其在此次地震期间,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灾民不被媒体“二次伤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采访这一关键环节的缺失,使报道的真实性要经受更大的考验。另外,直接使用他人的采访记录,不免会被其他媒体的角度和立场所左右。
  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中国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创伤,但值得欣慰的是。这场灾难使中国人更加坚强与团结了,也让传媒更加成熟了。在整个抗震救灾的战斗中,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典型报道犹如一声声号角,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灾难,更好地生活。应该说,地震期间的典型报道传递了宣传主流的声音,起到了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现在。“大地震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汶川地震媒体报道中所显示出的新特点、新趋向并不会随之消失。报道中所积淀下的新传统、新理念和新机制都将成为中国媒体未来职业化发展的宝贵财富”。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