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牢记编辑历史使命 追求出版物创新价值
作者:程绍沛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在讲话中指出,编辑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编辑工作实践,努力促进我国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编辑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探讨优秀出版物的文化积累价值和文化创新价值。努力出版更多的精品力作。要进一步加强普通编辑学研究、编辑人才学研究、中国编辑史研究、编辑实务研究,努力促进编辑学学科建设,为我国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与会者采取大会交流与小组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会议主题,结合出版物成功案例进行交流与研讨。探讨的主要问题和观点如下。
关于出版物价值
——出版物内容是出版物的灵魂。与会者认为,出版物是编辑出版工作的成果和产品,是积累文化的重要工具,又是传播思想、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媒介。高水准的内容是优秀出版物的灵魂,是优秀出版物的价值所在,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要素。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质量和印制质量,是出版物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高度重视。但出版物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内容本身。出版物内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内容质量的高低。
——出版物价值的核心是文化价值。一种出版物,有其商业价值取向和文化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人员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力求所编辑的出版物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经济效益不等于出版物的价值。出版的真正意义是传播先进文化,出版物价值的核心是文化价值。文化是出版的目的所在。社会评判一种出版物有无价值、价值大小,首先看这种出版物有无文化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大小。编辑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所追求的更应该是出版物内容的文化价值,多出有质量、有价值、有生命力的出版物。
——出版物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出版贵在创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出版的生命力所在。有创新,出版物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没有出版物的创新,就不会有出版事业的真正繁荣。在出版工作中,积累、总结人类已有文化成果固然重要,但更有价值的是发掘代表人类精神发展和时代文化进步方向的著作。出版是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优秀出版物,原创是根本。有的学者提出品评原创性图书的原则是:有优秀的思想内容,较高的学术水准,丰富的知识含量,突出的教育功能,高雅的艺术品位,精湛的编校质量和独树一帜的装帧设计。编辑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原创体现编辑的自主创新能力;原创是出版创新的重要体现,也是克服当前存在的“不好不坏、又多又快”平庸选题困扰的有效途径。
出版创新主要依靠作者,作者的学识见解决定作品的质量:作者的创造思维决定作品的创新价值。但是不可忽视编辑在文化创新中的能动作用。优秀出版物的价值,是作者、编辑、出版等人员共同创造的。编辑应以创新精神推动文化创新,追求出版物创新价值。
关于出版物价值评价
一部优秀出版物,应有多重价值。出版物的价值有社会价值、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知识积累价值,等等,站在“大文化”的高度,从编辑的历史使命出发,可以将其统而归之为文化积累价值和文化创新价值。
出版物的价值还体现在出版物生命力上。编辑工作者的价值目标是出版有长久生命力的传世之作,使所编辑的出版物能流传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千年不朽,不仅造福当代,还惠及后代。
出版物的价值。有一般共同的价值标准。但不同的出版物类别,不同的出版单位因为有特定的读者对象和出版宗旨,其价值标准也不完全相同。如学术类著作注重学术上的创见,文学著作注重艺术上的创新,科技著作注重科学价值和技术价值,普及读物注重应用和实用价值,等等。
关于出版物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实现和提升出版物价值,作者和编辑肩负着重要使命。有一位学者说,一本书的价值在于作者的智慧含量,一本书的成功在于编辑的智慧含量。打造一部优秀的出版物,一是精心挑选作者,把好出版物的创新关;二是精心加工,把好出版物的增值关。
优秀出版物的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被学界称为“难得的学术精品、罕有的年谱佳作”的《蔡元培年谱长编》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作者选得准、时机选得好、传主立位准、策划全方位”。青春文学读物《奋斗》的成功启示是“永恒的核心价值、永远的‘内容为王’、永久的励志作用”。获首届国家图书奖的《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一书的成功经验为“信息是选题开发的基础,策划是选题成否的关键,精编是选题完善的手段,营销是选题实现的途径”。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在长征题材图书铺天盖地的情况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以“滴水穿石”的精神。精耕细作、持之以恒,协同作者精心打造《长征》的文本价值,以全方位的媒体宣传,全景式的推介,使人文版《长征》红中最红,出版后发行十多万册,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
编辑是优秀出版物的催生者、传播者
与会者认为,作为一个编辑,一生所从事的编辑事业,就是多编几本有价值的出版物,为人类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创新做出贡献。编辑工作不是创新思想和创新知识,而是催生思想,播扬文化。如何把优秀的思想和文化严谨科学地传播出去,是编辑出版工作的核心。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在介绍复旦版《中国文学史》成功出版的经验时指出,作为编辑,首要的是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发现代表时代精神走向的新思想、新文化。一个优秀的编辑要有慧根、慧眼和慧才。慧根是指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文化的敬仰、悟性;慧眼是指有鉴别能力,能够识别什么样的著作才是优异、独特的;慧才是指对编辑流程的各项技术有谙熟的把握,能够使一部好著作经过最精细的整饬,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中国文学史》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编辑慧根、慧眼、慧才完美结合的产物。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德有在会议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探讨优秀出版物价值。什么是价值?价值就是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精神提升的推动作用。有益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精神提升的就是有价值,无益亦无害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精神提升的就是无价值,有害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精神提升的就是具有负价值。社会的、人类的、精神的需求是多样的,所以出版物的价值也是多方面的,但是贯穿其中的核心是文化。虽说凡是有益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精神提升的就是有价值的,但价值的分量却有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久远,有的短暂。我们从事出版事业,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从历史的视角看问题。最需要关注的是具有久远影响的文化价值。
编辑是一种创造性的辑录活动,它的灵魂在于文化再度创新。“辑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收集,意味着剪辑,意味着加工,意味着整理;“创新”指什么,指赋予作品新的内涵、新的品位、新的功用、新的价值。编辑工作,从它一产生。就具有创新的内涵。在人类的历史上,原本不存在编辑工作,后来产生了。为什么会产生?因为需要。需要已有作品绽出新的光彩。绽不出新的光彩,编辑工作就白费了;绽出了新的光彩,编辑工作就成功了。中国古代诸多编辑作品的编辑实践告诉我们,“编辑”,就是要在已有文化作品的基础上,编出新思想,辑出新意境。二十多年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了编辑工作的创新内涵,一大批富有创新内涵的编辑作品涌现,说明编辑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