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
寒山住寒山,拾得自拾得①。
凡愚岂见知,丰干却相识②。
见时不可见,觅时何处觅③。
借问有何缘,却道无为力④。
|
|
[作者简介]
拾得,唐代浙江天台国清寺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贯均不详,大约大历(公元766—779)年间在世。原为弃儿,被天台山国清寺丰干禅师拾归,收养为僧,遂名“拾得”。他也是诗僧,与寒山为挚友,诗风相似,多为佛门规诫说教和抒发幽居情趣之作,世以寒山、拾得相提并论。原有诗三百余篇,多已散佚,存诗五十余首,附于《寒山子诗集》中,《全唐诗》亦已收载。
[说明]寒山拾得,相提并论。二公既为佛学同道,亦为文学同仁,皆多诗偈,随意涂写。诗风颇类王梵志:通俗明了,浅显易懂。这首诗便具体地体现拾得诗风,于明白如话的叙述中,道出寒山拾得之来由、之行迹、之道力,却也痛快淋漓、潇洒自如。
[注释]
①寒山:前寒山为人名,后寒山为地名,即寒岩。拾得:前拾得为人名,后拾得意为拾到的、捡来的。②凡愚:平凡愚蒙之辈,泛指普通人、俗人。丰于:拾得之前辈高僧,详见丰干《壁上诗》作者简介。③见、觅:传说二公多有神迹,不与常人相接,人若追寻,往往入石壁隐去。④无为力:犹言无力、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