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善暹道者偈

 

文益

  木平山里人,貌古言复少①。

  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②。

  坏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③。

  城阙今日来,一沤曾已晓④。

 

 

 

 

 

  [作者简介] 见前。

  [说明] 善暹禅师为唐代江西袁州木平山僧,系蟠龙可文禅师法嗣,为青原下六世。论辈分,善暹禅师为文益的师祖,实际上,他年龄也长于文益。善暹禅风严峻,严谨戒行。南唐国主李昪慕其道誉,迎请金陵供养,待以师礼。寂灭后,赐谥“真寂弹师”。文益禅师这首诗,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善暹禅师的生平事迹。从其出身经历,至其容貌行止,乃至其生活细节,莫不缕缕道来。一个淳朴古雅的得道高僧的形象,很清晰鲜明地显现在我们的面前。诗写得很平静,很客观,似乎并没有带什么感情。其实诗里所寄托的,正是作为晚辈后学对前辈高僧的真诚由衷的崇敬和挚爱。意在言外,其意无穷。

  [注释] ①木平山:山名。在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境内。系善暹禅师隐修之处。貌古:相貌古朴忠厚,平易近人。②相看句:谓看起来善暹禅师很普通,像一个陌路常人,不引人注目。论心句:谓其实善暹禅师心地非常开朗明澈,像秋夜天空的明月。③坏衲句:谓善暹禅师衣服破了,用粗线缝补,不穿丝绸华贵衣服。助歌句:谓善暹禅师和鸟儿一起歌唱,鸟儿伴同他歌唱。④城阙:本意为城门口对称式石柱建筑,此处代指城门,代指城市,这里指袁州府城(今江西省宜春市)。一沤句:善暹禅师初参澧州洛浦山元安禅师,求问善道“一沤未发之前,如何辨其水脉?”意谓连水的浮沫都没有见到,怎知此水的来源去处。元安答暹“移舟谙水脉,举棹别波澜。”意谓把船开动就知水脉了,摇动桨,离开河流的波涛吧!善暹禅师不解。再参蟠龙可文禅师。再提此间。可文禅师答暹“移舟不别水,举棹即迷源。”意谓船再移动也离不开水,桨一摇动反而迷失了水的来源方向。善暹禅师由此开悟,并成为可文禅师法嗣。这是禅宗僧人入门学道的机锋对语,测试各人的悟性根底的一种方法。所以“一沤”便成了善暹禅师入道开悟的契机和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