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云居作

 

观衡

  路入云霄山外山,几人曾过赵州关①?

  碧溪流水隔远尘,明月湖光自古闲②。

  千载树神灵有在,万年香火信无悭③。

  徘徊祖道重辉日,杖钵相期去复还④。

 

 

 

 

 

  [作者简介] 观衡(1579-1646),明末清初江西石城紫竹林僧。五台空印大师法嗣。号颛愚,俗姓赵,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人。年十二持素,十四岁礼五台山惠仁老禅师出家。后依空印大师,随侍三年,得法为嗣。出外游方,先后参拜真可、道盛、袾宏等同代宗师,深得赏识。赴曹溪,礼憨山德清大师,深相投契。朝南岳遇毒,于邵阳双清矶养病修习,长达二十年,自号病僧。明思宗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应聘主持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重振宗风,大开法筵,合寺殿阁重新辉煌,常住居众恒达千人。衡公自己则清苦茹淡,安贫如素,世人咸称古佛。师每坐禅于大伞下,故又自署号“伞居和尚”。七年后,应聘主江西吉州青原山净居寺七祖行思道场。未久转石城,建庵紫竹林,播扬大法,道俗同钦,声震吴楚,道洽王侯,紫竹林之名大显。年余卒,归葬云居山。衡公毕生深研《楞严经》,尤重音闻之学,虔礼圆通颂忏法,故其法称圆通宗,人称圆通和尚,当时极负盛名。衡公学博才富,文笔典雅华瞻,兼善尺牍,文名著于当时。

  [说明] 明思宗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衡公云游至西昌(今江西省新建县)。当时正印禅师正闭关于豫章黄牛洲。闻师至境,乃破关出迎,邀衡公上云居山,并向师求学圆通法门。时云居主席之位久虚,唯以味白常慧、法玺正印二师代掌事务。常慧年逾八旬,正印长期驻外,故无暇顾及。名山道场曰见衰败。衡公应云居僧众和当地士绅力邀,就任云居山真如禅寺住持。此诗正是衡公初上云居时所作。诗中高度赞扬了云居山千载法缘和大好风光,表示自己要坚决兴复千古道场的巨大决心。诗写得很大气,很庄严,很有深度。

  [注释] ①赵州关:云居山上入真如禅寺前的一处关隘。详见真可《游云居怀古》注②。②碧溪:云居山真如禅寺前一条溪流。详见洪断《云居复古二首》注④。明月湖:在云居山顶莲花城中心。详见洪断《云居复古二首》注④。③树神:传旧时云居山顶有大树名安乐树,上栖安乐神,为云居山保护神。悭:吝啬,小气。④祖道:祖师道场之省语。去复还:谓马上就回来。系接任真如禅寺住持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