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中国历代名僧诗选》共约七十五万字,部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从起意到完稿,却整整用去了我十八年的时光。当然,真正做稿的过程是分阶段、断断续续的。关键时间是开头的一两年和最后的一两年。我愿借此机会,大致回忆一下这部书的写作过程。
1985年秋天,我有幸亲近云居山真如寺方丈一诚大和尚。我与省志编辑室另一位同事共同担负起为云居山编撰新志书的工作。我承担志书的人物、艺文、名胜三大部分,约占全书的百分之七十。除踏勘墓址、调查景点之外,我主要工作都在案头上。翻阅大量典籍经藏,查找云居山历代祖师高僧的事迹和著作。便在此时,我比较全面地接触到僧人的诗歌。
说实话,我很震惊。以前,总认为佛教是一门哲学,是一种思想体系,因此认为那些高僧大德都是哲学家、思想家。想不到他们居然写下了如此瑰丽多彩的诗篇。僧人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委实出我意外。
比如宋代郁禅师的一首开悟偈道:“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格调是如此刚健挺拔,形象是如此鲜明生动,仅仅几句话,短短二十余字,便把佛教禅宗顿悟法门的精义,借助感性的事象诠释出来。
其时,我查阅到的僧诗业已逾万。接触僧诗越多,我越觉得行走在山阴道上,目光自是应接不暇。缤纷五彩,令人目不胜收,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释氏诗或以语言取胜,锤炼精辟,生动形象;或以意境取胜,幽美恬静,清新空灵;或以趣味取胜,法味禅境,沁人心脾;或以哲理取胜,鞭辟入里,警策醒目。总之,难得的美句佳篇比比皆是,指不胜屈。
我治古典诗词业已多年,此时手头上还在主编一部一百万字的《滕王阁诗文广存》,对古代诗歌研究与整理的历史和现状自然有大致的认识。于是我想:为什么历代的诗歌编选、诗歌评论或诗歌鉴赏的著作中,有关释子的诗居然寥若晨星,甚至忽略不计呢?如果这是疏忽,可以以失职责之;如果这是歧视,又当何说?我觉得这是很不公平的。
我知道,有些僧诗,谈禅说佛,深奥涩僻,几乎是宗教意象的图解。但我现在所接触到的僧诗,毕竟大多是清新流畅,情文并茂的佳作。何况内中还有众多以诗著名于世的所谓诗僧,比如贯休、齐己、道潜、惠洪、佛印等等。他们的诗歌造诣并不比王杨卢骆差到哪里,却也不见评析选注,不见研究整理,实在令人费解。
正是鉴于这样的认识和感慨,我决心在这方面做点工作。我把这种想法禀告我的师父一诚大和尚。其时我已皈依大和尚,成为其俗家弟子。大和尚深表赞同,并表示将给予大力支持。《云居山新志》完稿后,我的《中国历代名僧诗选》初步框架也大致形成。我拟选历代三百位名僧各一首诗共三百首诗,作一个精选注本。
便是书名,也令人颇费斟酌。历代高僧当然大都有高深的文化修养,但致力于讲经说法、疏注经典者不少,或授徒接众、建寺修塔者亦多,高则高矣,却少诗文流传。我想用高僧诗选为名还是不妥。想到名僧这个词很是偶然,好像是从其他门类如名臣、名将、名医、名师等方面得到启发。能够写出很好的诗,其诗又能流传至今,称其为名僧当无问题吧。
1987年春,我有幸获得去天津南开大学业务进修的机会。我便在南开图书馆展开初步工作。确定了三百位入选名僧,选出了他们的三百首代表作品,做出了三百张写满蝇头小字的卡片。
回单位后,考虑到自己本职的修志任务很是繁重,拟邀一友共同来做这部稿子。我找到徐进兄。他曾出版过《滕王阁诗选》、《江西名胜诗选》,是个很有成绩的选本作家。原来他也早有此想法,我们一拍即合。我给他一半卡片,请他担任一半工作。谁知过后未久,徐进兄因单位重要课题拖住,无法旁骛,把那些卡片退回给我。
在这种情况下,我一个人查资料,编传略,写说明,加注释。1988年底完稿,得二十四万字。我觉得这个本子还是比较精炼的,作者和诗篇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后来我去武汉看望昌明大和尚,为汉阳归元寺编写《五百罗汉谱》,顺便把这部书稿带过去,拟在武汉出版。在联系出版社前,先给朋友们阅读。遗憾的是,二十四叠稿本被一位朋友丢失十三本,只剩下十一万字。于是那部稿子便被我束之高阁了。
近年在整理自己的写作材料时,又把那部残稿翻出来了。我心中甚是感慨。多年的夙愿其实未尝或忘,只是冗杂事务,使自己分身无术。现在略微清闲,何不把这部稿重新做出来。于是,一切都推倒重来:重建框架,重是作者,重选诗篇,重新作传作评作注。得到的便是这部入选名僧五百余家,诗歌八百余首的《中国历代名僧诗选》了。
用新的观点和方法,为历朝历代僧人之诗作传、作评、作注,这显然是一件新鲜事,是一个尝试。我不知道自己的尝试是否称得上成功,但我觉得自己还是尽了力的。希望能得到各方面,特别是佛教方面方家的批评指教。也希望这部拙著能成为引玉之砖,激发大家研究、欣赏、整理历代僧诗乃至整个佛教文化的兴趣。
有必要指出,这部名僧诗选仅选取汉传佛教中僧人的诗,尚未包括我国藏传佛教即藏蒙青甘地区的喇嘛教以及云南兄弟民族中上座部佛教僧人的诗。说白了,这只是一部汉族名僧诗选。后两部分,当然是不可或缺的,那是我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我将尽快着手进行。
最后,有必要强调,这部书稿的完成,得到众多亲朋好友的帮助和支持。下列诸位:王仁立、王令策、王春花、李本力、吴鑫良、胡钟良、段皖生、陈小林、陈秉健、陈赣中、张小平、喻新堡、万隆智、廖鸿、廖锦康、熊友年、刘斌、欧阳静、邓文定、魏小兵等,或为我提供线索,查找数据,或为我编制目录,打印书稿,或为我提供其他种种便利,都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谨在此表示真挚的谢忱。
感谢中国书籍出版社的领导、责任编辑刘伟见、李晓晔、张瑞诸位老师,没有他们的关怀和帮助,这本书的出版无从谈起;即便能予出版,也难达到现在这样精美的程度。编书著文,本系个人事务,能得到众多师友的支持、关怀、襄助实我分外福祉。著事业成,良友益多,人生得此夫复何求?
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