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荧屏:工人形象哪去了?

作者:齐殿斌




  2003年初以来直到今年春季,中央电视台一套、八套黄金时段播出的六七十部电视连续剧,其中大多是反腐题材、公安题材、军事题材、农村题材、历史(主要是革命历史)题材以及家庭生活题材等等,似乎没有一部真正的工业题材作品,更没有看到典型的当代工人形象……如今在我们的屏幕上,工人的形象实在少得可怜,尤其是很难找到产业工人的身影。即使有那么几个工人形象,也多是作为厂长、经理们的陪衬,处于无关紧要的配角地位,而且或是目光短浅、自由散漫的被帮助教育对象,或是头脑简单、没有本事,等待“拯救”的“可怜虫”,或是大话连篇、玩世不恭的“准痞子”……一句话,都是碌碌无为之辈,甚至成了自私、落后的“代名词”。
  我国有近3亿工人大军,而反映其生存状态、精神面貌的影视作品难得一见,究竟是、无故事可挖掘、无人物可塑造,还是编导们不愿意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呢?工业题材奇缺,工人形象难见,这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弥漫在当今影视圈的一种功利氛围,一种浮躁心态——哪种题材热销,大家就一哄而上,竞相投拍,结果往往既浪费了大笔投资,又倒了观众的胃口。
  具体而言,我们的影视作品中为何工人形象如此之少,有光彩的工人形象更难得一见呢?笔者以为,一是我们的影视艺术家对工业题材,特别是以工人为主角的题材,缺少应有的创作热情。而要创作出工业题材的上品和珍品影视片,首先必须有一批志在工矿、企业(包括典型的非国有企业),满腔热情拥抱工人阶级的影视艺术家;二是创作者缺乏生活的体验,没有真正深入工矿企业,去了解工人,熟悉工人,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反映工人生活的素材。而只有当影视艺术家的头脑中装满丰富的工人形象和生活素材时,屏幕上才可能会有大放异彩的工人形象;三是创作工业题材,表现工人形象也确有一定的难度。这类影视片较多地受到历史片、娱乐片,乃至重大题材片的冲击,加之有些写工人的影视片只限于企业内部的活动,限于具体的生产劳动过程,不被观众所喜欢,难于实现票房价值(经济效益)进而又影响到创作者的积极性。
  只有深入生活,用心去开掘,下功夫去揭示中国当代工人心灵的历程,传选更丰富的当代生活气息,才有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我们呼唤屏幕工人形象,并不仅仅要多几部以工人为主角的影视片,而是渴望影视艺术家以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感受,塑造出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工人阶级的典型形象,即新时代的新型工人的形象,以增加影视片的艺术吸引力和道德感召力。
  当然,屏幕上的工人形象不必都是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不能搞成“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改革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苦恼等等,当然可以而且应该在作品中予以表现,但也不能为了迎合某些观众,衬托“大”人物的“光辉形象”,把工人描绘成一些机械呆板的“机器人”,甚至描绘成一些玩世不恭、俗不可耐的“痞子”,从而降低影视作品的自身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