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老局长”和“前局长”

作者:郝铭鉴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同样是运用语言,一句话能把人说得笑起来,一句话也能把人说得跳起来。年轻时看章回小说,经常读到这样的句子:“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笔者所说的语言的亲和度,便是指语言表达要有一种亲切感、体己感,要能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善良,从而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而要做到这一点,单凭语言技巧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人的素质和人的境界。
  《咬文嚼字》曾刊登过一篇有趣的短文——《运气上门》。石化公司用卡车给居民送液化气,车身上曾经标着四个大字“送气上门”。作为公司来说,可谓服务到家,但有些居民却并不领情,他们觉得“送气上门”这几个字看不顺眼:你们“送气”,我们岂不是要“受气”?公司恍然大悟,将“送气上门”改为“运气上门”。“运气”就是“送气”,工作的性质一点没变,但“运气”又可理解为幸运、吉利,谁不欢迎“运气”上门?一字之改,石化公司树立了善解人意的企业形象,赢得了上佳的口碑。
  到某地出差,遇到了当地一位已经退休的新闻出版局局长。他还在发挥“余热”,经常参加一些活动,遇到有些场合,免不了要发表“高见”。主持人在介绍他时,通常都说“请前局长讲话”,有的则说得比较含蓄一点:“请老局长讲话。”这位局长说他自己当年并不恋栈,如今更不在乎名位。但听到“老局长”的称呼,总觉得在心理上更加舒服一点。显而易见,“老局长”要比“前局长”具有亲和力,因为这个“老”字,既可以指年龄,也可以指职位。主持人正是通过这种一语双关的说法,不刻意点出了“前”这一事实,从而巧妙地表达了对这位老同志的尊重,在语言上多了一点人情味。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其实是很多的。不说“求医”而说“就诊”,不说“求职”而说“应聘”,都是通过语言的选择,让当事人处在人格平等的地位,从中体现出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北京晚报》曾以“一字换来好心情”为题,报道过一则消息:海外留学人员多年来一直在使用的“北京市工作寄住证”更名为“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北京人事局领导曾对此作过解释,他说“寄住”容易产生歧义,让人有“寄人篱下”之感,在心理上会对北京产生隔膜。作为发证单位,选用“寄住”一词,并不带有歧视性的含义,但应充分体谅持证人的心情。海外留学人员则说更名扫除了他们感情上的阴影,自己和北京的距离接近了,语言的亲和力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寄住”到“居住”,虽是文字上的改动,但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是政府有关部门发自内心的对人才的珍惜和爱护。
  写到这里,联想到新闻工作者。他们以语言表达作为自己的职业,作为新闻工作者,既要能“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富有社会的正义感,又要“敢谴春温上笔端”,侠骨柔肠,博爱众生,代表社会的良心。他们的文字要让人感到心的跳动和血的温度。曾经发生的南丹锡矿透水事件,全国各地媒体都曾予以详细报道。新闻工作者以他们的敬业精神和采访能力,让全国人民终于了解了事件的真相。然而,同样是报道这一事件,语言的亲和度却是不一样的。比如,北京某报用了这样一则标题:“南丹市事故搜寻完毕,80具尸体已被找到”。上海的《新民晚报》在报道时,则将“尸体”改成了“遗体”。一个是冷若冰霜,情感降到零度;一个是心怀恻隐,对遇难者饱含同情和尊重。孰优孰劣,不言自明。这里不是采访水平的差距,而是情感态度的差距。
  言为心声。孟子说:“胸中正,则眸子了焉。”同样,胸怀广阔、情感强烈的人,说话、作文自然会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相反,则会形成猥琐的、刻薄的语言文字,令人生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