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8年第5期


一万五千波兰军官被杀的惨剧

作者:晓 光 陈 红




  这是在前苏联西部城市斯摩棱斯克(现白俄罗斯境内)附近约90公里处的原始森林。一条铺满青草和落叶的小路,蜿蜒地伸向密林深处的一块空地。亭亭玉立的白桦树陪伴着的那座孤独的石碑,默默地诉说着一个沉重的故事,一个尽管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却仍然沉重得使人透不过气来的,浸透着血与泪的故事。
  
  苏德签订秘密协定 分别出兵瓜分波兰
  
  历史将我们带回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上空阴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每个国家都在处心积虑地寻求维护自身安全的途径。
  1939年8月23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突然访问莫斯科,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闪电般地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互相不以武力加于对方;不参加任何反对对方的国家集团;缔约一方与任何第三方发生战争行为时,另一方保持中立;双方保持密切接触和情报交换;条约一经签字,立即生效。这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强了双方在欧洲的安全地位。德国免除了东顾之忧,得以全力扫荡西欧;苏联则将纳粹这股祸水推向了西方,让张伯伦、达拉弟尝一尝“绥靖政策”的苦果。
  但是,附属于该条约的议定书,却被双方“视为绝密”,不肯对外公布。正因为是秘密的,也就无需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双方都毫不隐讳自己的领土扩张欲望,干脆划定了德苏两国在东欧的“利益范围”。斯大林亲自用笔将波兰一分为二,规定了在波兰领土上的德苏新边界,即以纳累夫河、维斯瓦河、桑河为界,西部波兰归德国,东部波兰属苏联。波兰在历史上第四次被东、西两个强邻所瓜分。
  1948年1月,美国国务院编辑出版了《1939—1941年的纳粹苏联关系》,第一次公布了从德国缴获的有关德苏关系的外交文件,其中一份正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附属议定书。苏联强烈抗议美国单方面公布德国外交文件的行为,但从未正面否认这一份文件的真实性及其存在。在克里姆林宫的秘密档案柜中,至今仍保存着那幅由斯大林和里宾特洛甫划分并签名的波兰地图。
  1939年的9月1日,对波兰人犹如噩梦一般。纳粹德国的75万大军、2400辆坦克、2300余架飞机,兵分三路,扑向波兰。装备低劣的150万波军奋起抵抗,斯拉夫骑士甚至挥舞着马刀、长枪向德军的装甲部队发起冲锋,但终于抵挡不住现代化装备的新一代条顿骑士。半个月后,德军兵临华沙城下。
  9月17日凌晨2点,斯大林召见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递交了一份照会,宣称“德波战争已使波兰国家崩溃……波兰政府已经垮台”,“波兰局势已对苏联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告知德国“苏军将对波进行解放性讨伐”。四个小时之后,苏军越过边界,迅速占领了按秘密协定划给苏联的波兰东部领土,总共20万平方公里、1300万人口。不久后,分别并入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9月28日,里宾特洛甫又一次来到莫斯科,与莫洛托夫签署了《苏德友好与边界条约》,并通过新的补充秘密协定,对彼此的“利益范围”进行了调整;心满意足的两大国,面对已摆在餐桌上的羔羊,“友好”地分而食之。双方确认了“苏德间的最终边界”,而这一条“苏德边界”的两侧,都是主权国家波兰的领土。由于德军侵入波兰稍稍改变了原来划定的势力范围,双方决定将布格河与维斯瓦河之间的波兰领土划给德国;作为补偿,原定两国瓜分的立陶宛全部划归苏联,苏联则需给德国750万金卢布(当时约合3150万德国马克)的“辛苦费”。
  斯大林很守信用,一直按期支付这笔款子,直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夕清偿完毕。
  莫洛托夫在1939年10月31日向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大会解释说,苏军进入波兰是为了解放因波兰政府瓦解而处于无人照看之困境的少数民族——西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犹太人。他“庄严”地宣告:“先是德军、后是苏军的迅速出击,使波兰这个凡尔赛条约的怪胎灰飞烟灭。”
  
  万余波兰军官下落不明 多次询问苏方不得要领
  
  苏军攻人波兰后,少量波军曾进行过十来天的抵抗,但很快即被击溃,波兰将军约·奥尔欣纳·维辛斯基战死沙场。波军腹背受敌,一败涂地,总司令雷兹斯密格利元帅只好下令不以苏军为交战对象。20多万波军自动向苏军投降,其中有1.5万军官,包括13名将军、859名校官、1517名上尉、6000多中尉和少尉。
  波军官兵投降后,被送到苏联西部,分别关人上百个战俘营。经过仔细地甄别,士兵陆续释放,军官则被移交给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劳改局,发往三个劳改营集中关押。其中加里宁地区的奥斯塔什科夫集中营6441人,斯摩棱斯克地区的科泽利斯克集中营4666人,哈尔科夫地区的斯塔罗别尔斯克集中营3894人,另在沃洛格达市郊的格里亚佐夫茨448人。此外,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地区的其他集中营还关押着10685名波兰人,其中有军官、警察、宪兵、谍报人员和神甫、政府官员,以及学者、专家、医生、工程师等。
  作为战俘,波兰军官可以与家人通信,这是《日内瓦公约》所赋予的权利。外界也因此而知道他们的状况,至少知道他们还活着。但1940年4月以后,集中营与外界的通信被切断,波兰这1.5万名军官从此音信杳无。
  流亡英国的波兰政府对被俘波兰人的命运极为关心,因为这些人是波兰重建军队、收复国土的骨干力量,是波兰民族的优秀分子,是民族振兴的希望。
  1940年10月,波军贝尔林格上校奉命向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查询波兰被俘军官的下落,部长贝利亚的副手梅尔库罗夫出面回答说:“没有这些人。”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驻英大使马伊斯基于1941年7月30日与波兰流亡政府总理西科尔斯基签订协议,恢复两国外交关系。苏联政府同意在本国境内建立波兰军队,共同打击德国法西斯,并释放关押在集中营的波兰军官,作为新的波军的中坚。
  8月4日,在波军中素孚众望的安德尔斯将军获释,奉命在苏联境内组建波军,并在苏联各地设立征兵站,招纳流散的波兰官兵。几个月过去了,前来报名的波兰军官尚不足1000人。贝尔林格向安德尔斯汇报了被俘波兰军官的情况,以及在押人数。安德尔斯下令在波军司令部成立特别处,全力寻找失踪的波兰军官,并再次向苏方查询。苏方答复说:苏境内只有1000名波兰军官。于是,波兰列出了两份波兰失踪军官的名单,共8000多人,先后交给苏方。安德尔斯也亲笔致信苏联内务部,请求帮助寻找,但苏方避而不答。波方提出的名单、发出的请求、递交的信件,一概是“泥牛入海无消息”。
  波方万般无奈,只好向苏联最高当局直接查询。1941年12月3日,西科尔斯基访苏,前往克里姆林宫拜会斯大林,当面询问一万多波兰军官现在何处。斯大林稍一犹豫便回答说:“他们被释放后就跑掉了,可能跑到了满洲里。”1942年3月18日,安德尔斯再次直接向斯大林查问波兰军官的下落,斯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