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4期


关于苏联文学与中国的对话

作者:李 辉 蓝英年

要,也写了一本很恶劣的书:《索洛韦茨劳改营》,说劳改营管理得非常好。因为当时劳改营中跑出去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地狱岛》,在欧洲出版,产生很大影响。高尔基要澄清这个问题,消除影响,就去参观索洛韦茨劳改营。那天,犯人们都换上干净衣服,但以他的敏锐的观察力不会看不出问题来,因为所有犯人看报纸都故意倒拿着,暗示高尔基看到的这一切都是假的。高尔基把一个人的报纸正过来,但什么也没说。这本书是他的一个污点。另一个污点就更大了,他写了篇《如果敌人不投降,那就消灭他》,这话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当时他在国外,几个作家跟斯大林发生过冲突,为了缓和关系,投合一下斯大林的心意,他便写了这篇文章。斯大林看后大喜过望,让《消息报》和《真理报》同时刊载。后来一审讯哪个人,就说:“伟大作家高尔基说,如果敌人不投降,那就消灭他!”但是,高尔基后来还是跟斯大林进行过较量。他希望带来民主,影响斯大林,希望他对知识分子好一点,可是斯大林根本不听他的。为了加米涅夫的事,他们两个彻底闹翻了。本来加米涅夫是莫斯科苏维埃主席,列宁的亲密战友,可是后来竟被斯大林搞得什么都不是了。高尔基向斯大林求情,让加米涅夫搞文学工作,因为他过去有底子。斯大林给了面子,让他当了世界文学所的所长兼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没想到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遇刺后,加米涅夫被捕了,说加和季诺维也夫是谋杀凶手。高尔基知道后非常震惊,便给斯大林打电话说,加米涅夫这件事是不是有误会啊?斯大林以从来没有过的冰冷口吻说,高尔基先生,不是您教导我们,敌人不投降,那就消灭他吗y这个问题请你不要过问,而且斯大林同志一个人什么也决定不了,还需要审讯。从此两人的关系就疏远了。他们的疏远就是从1934年基洛夫遇刺开始的。这时候,斯大林要做枪毙加米涅夫等人的准备,从批评科学出版社的书开始,其中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群魔》,讲革命者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小说出版后很轰动。高尔基和加米涅夫拟定的出版计划中有这本书。《真理报》发表评论,质问为什么要出版《群魔》,高尔基不识时务,公然写文章辩解,说要了解敌人,就得读《群魔》,并且挺身而出,说出版这本书是他的意思。实际上这是在为加米涅夫开脱。但高尔基年龄大了,在引文中出现错误,第二天,《真理报》登了一篇《求正于高尔基》,把引错的地方都指出来,并且充满了挖苦之辞。高尔基又写了一篇答辩文章,但是《真理报》没登。《真理报》的总编辑是梅赫列斯,是个很坏的犹太人,但高尔基的文章,他是不敢不登的,不登一定是斯大林授意的。这是斯大林向高尔基发出的一个信号,高尔基还浑然不觉,仍旧写文章为加米涅夫辩护。这时,又冒出了个潘菲洛夫,他在《真理报》上发表了一篇《质问高尔基》,因为高尔基在一年前写文章批评他的作品写得很糟,不值得青年作家学习。当时他感谢高尔基的教导,现在又骂高尔基,说高尔基批评错了。高尔基又写了一篇反驳文章,又未发表,这是斯大林给他的又一个信号。由此可见,高尔基跟斯大林还是斗了一番。他们是有较量的,高尔基敢直言,这些,中国的作家是比不了的。
  高尔基也是很复杂的,他有缺陷,但还是尽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
  蓝:当然,高尔基有特殊身份,布尔什维克买武器的许多钱都是他筹集的,他又是列宁的朋友,在欧洲知识分子中威望很高。
  李:三十年代,也是高尔基在中国威望最高的时候。有人把鲁迅跟高尔基比较,说鲁迅是中国的高尔基。那只是从影响上讲的,其实两个人是不一样的。
  蓝:是不一样。鲁迅对民族性的探讨非常深,高尔基只看中知识分子,对俄国农民则持否定态度,认为他们愚昧,不开化,而农民在俄国占大多数。他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十月革命后竭尽全力维护知识分子,很了不起。但作为作家,他并未写出可以同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媲美的作品。早期的流浪汉作品还是很好的,晚年的一些长篇小说没法看。不信,你找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看看,能否还读得下去,而这是他自己最看重的一本书。鲁迅的作品,人们不仅今天仍然爱读,每读还有启发。高尔基是革命的海燕,为革命而创作,如他的《母亲》,列宁就认为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他的威望随着革命的胜利越来越高。
  李:高尔基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斯大林合作,是不是与斯大林把他的地位抬得很高有关系?
  蓝:当时没有作协,有的只是拉普等文学团体,中央不容易集中领导。”32年党把所有文艺团体都解散了,准备成立便于领导的各种协会,其中以作协最大。1934年成立作协,除了高尔基,谁也当不了主席,因此斯大林需要高尔基回来。高尔基是来自“底层的作家”,十月革命前已很有名气,加上他对布尔什维克在经济上的支持和与列宁的私交,十月革命后是当之无愧的无产阶级第一作家。斯大林再抬也抬不到哪儿去了。斯大林要一统文艺界,需要高尔基出山。在一些文艺枝节问题上,斯大林可以向高尔基让步,但要求高尔基帮他巩固自己的权力。在权力上斯大林决不允许高尔基干预。一句话,斯大林需要的只是高尔基这块招牌。后来高尔基为加米涅夫说情,就是干预了政治,斯大林便同他翻脸了。
  
  复杂背景中的历史群像
  
  李:最早读到的你的文章是谈法捷耶夫之死的。他的性格好像比较复杂。过去一般把他看作简单地听从斯大林的“御用文人”,但读了你的文章后发现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他的悲剧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蓝:法捷耶夫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有自尊心,有才华,后来地位变了,对作家同行不太好。他不得不充当斯大林的文学总管,斯大林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爱伦堡曾经有个比喻,说他与斯大林的关系是元帅与士兵的关系。法捷耶夫自己也说,他一生最爱两个人,一个是他妈妈,一个是斯大林,他一生最怕的两个人也是他们。他的《青年近卫军》写青年们自发组织起来打击德寇,受到斯大林的严厉批评。后来他昧着良心修改了,写了党组织如何领导青年们在德占区同德寇战斗,但他自己对人说,这本书成了什么样子啦?法捷耶夫是懂文学的人,却不得不执行违背文学规律的政策。他不相信总书记对作家的指控,但又不能不相信。他内心极为痛苦,只好借酒浇愁,终于离不开酒了。斯大林去世后,他一度振奋过,想改善党对文学的领导,还给赫鲁晓夫等人写过几封信,但他们不理睬他。他在极度绝望的心情下开枪自杀了。
  李:他讲《青年近卫军》改得不成样子了,是在文章中,还是在书信里?
  蓝:都不是,是在跟人的谈话中。他晚年跟非党作家或同文学毫不沾边的人还说些心里话。
  李:这样修改作品与中国作家也有些相像。为了满足领导的喜好和政治需要,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修改作品,像吴晗修改《朱元璋》,就是根据毛泽东的意思;茅盾、曹禺、巴金、老舍都不同程度地如此修改过自己的

[1]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