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7期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书序

作者:金冲及


  研究历史,有两点是必须做到的:一是尊重客观事实,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两点其实是一回事,因为客观事实本身是复杂而充满矛盾的。如果把事情看得很简单,不进行具体分析,就很难做到符合客观事实。
  杨奎松同志这部研究毛泽东和莫斯科关系的著作,选择的是一个人们普遍关心而过去又缺乏系统论述的重要课题。它的突出优点是:作者肯花大力气去钻研那些丰富而又庞杂的原始资料,力求把这段历史的全部复杂性在读者面前重新再现出来;同时,又勤于思考,能够在许多人已经习以为常的地方,敏锐地发现问题,系统地进行剖析,提出不少很有见地的看法。这就使读者感到对许多事情的了解又深入了一步,丰富了原有的认识。作者的文字也流畅好读,很有点挥洒自如的气概。凡是稍知此中甘苦的人,都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劳动,而他的辛劳没有白费,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我很为作者高兴,并且觉得这种研究精神是应该提倡的。
  在读这部著作时,有的读者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不少事情比他原来所想象的要复杂?为什么党的领导人在作出重大决策前似乎显得犹豫,甚至会一再改变自己的看法?
  其实,这并不奇怪。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东方大国从事革命和建设,前人没有经历过,需要艰苦地摸索着前进。周围的环境又瞬息万变,充满着难以捉摸的未知数,还有不确定的变数,却要求你很快作出决断。很多在事后看来十分明白的事情,当事人可能会感到困惑和难下决心。这就像一艘大船行驶在没有航标的水域中,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波涛,不知道水面下哪里潜藏着浅滩、暗礁和漩涡,无法在事前都看得一清二楚,稍一不慎就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处在这种状况下,肩负着巨大责任的决策者的难处可想而知。他们不能不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设想,经过许多次权衡利弊的反复比较,然后才能下最后的决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多谋善断”。事实上,在作出决断后,还会遇到许多事先没有料到的新情况,还会发现原有判断有不准确或不恰当的地方,因而在行动过程中作出若干调整。这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必要的。如果说,有人能在一开始时就对周围的一切情况了如指掌,可以轻而易举地作出种种重大决断,然后没有丝毫改变地加以实现,那他就不是人而是神了。
  中国有句老话说:“事非经过不知难。”后人正是需要从前人那些艰难而复杂的经历中汲取智慧,多懂得一点世事,增长自己观察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书中的所有看法我都赞成。力求重现历史,本来就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当代的历史资料,既太多又嫌少。说太多,是指有关资料浩如烟海,这是古代历史不能相比的,即使是最勤奋的研究者也只可能掌握其中的一部分。说嫌少,是指有些重要历史环节却没有足够的文字资料留存下来,留下的也不能说全然可靠(例如俄国档案中有关中共主张的记载,少数地方因经过翻译和转述,可能同原意有出入)。作者的分析,有时就只能借助于推断。这种推断,有准确的,也可能有不够准确的。作者为了尽量少讲或不去重述前人已经说清楚了的问题,常常着重强调事情还有它的另外一面,这是很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但这对有些不熟悉事情全部情节的读者也可能留下片面的印象。但不管怎样,这些都可以引起读者的进一步思考。在学术研究领域内,为了弄清一些复杂的问题,有时像努力攀登高峰的探险者那样,需要经过长期而顽强的探索;在前进中即便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差,也总比只在原地踏步要好。
  作者要我为本书写几句话。这些,可以说是我对本书的一点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