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7期
闲话清末民初“革命奇士”韩衍
作者:夏候叙五
时至1976年,台湾传记作家惜秋先生撰写的《民国风云人物·柏文蔚》篇中,始说了几句关于韩蓍伯的话。虽寥寥数十言,不过一鳞半爪,但毕竟把这个如石沉大海的历史人物又托了出来,为世人所注目。于是引起黄苗子先生的追思,作《望湖楼小品·绿云楼诗》短文(载1983年《团结报》),以纪念这位辛亥革命的诗人。钟敬文先生曾四处询索韩的诗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家旧书店寻到一本《绿云楼诗存》,喜甚之余,复印寄赠黄苗子分享。随后,《新民晚报》上刊登了几首韩的七绝诗。总之,在韩死了六十四年后,他的名字又“拨云见日”了,但其生平事迹却湮没无闻,殊感遗憾!笔者身居韩先生故乡,乃努力搜集他的轶闻旧事,缀成拙文,因杂乱无章,故名“闲话”。
与陈独秀办报
韩衍原名重,别号孤云,笔名新婴、海若,江苏丹徒人。大约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来到安庆,先在督练公所当一名文案。后来他目睹革命党人在安庆不断发动起义,虽遭到残酷镇压,仍前仆后继,激励他毅然参加了由陈独秀领导的反清秘密团体“岳王会”,成为“安庆方面的实际领导人”(朱蕴山手稿本:《过去集》,藏安徽省博物馆)。此时,他辞去官职与当地名士孙养癯(即女画家孙多慈之父)、高雨寒(即高语罕)、朱蕴山等合办《安徽通俗公报》,用通俗的语体文,猛烈抨击时弊,鼓吹革命,特别是揭露官方勾结洋人出卖铜官山矿权的事,影响很大,韩衍也由此声誉鹊起。而就在此时,他却公开声明改籍贯为安徽太湖,何以如此,至今悬为一谜。
1912年2月28日,他又与陈仲甫(独秀)、易月村(白沙)创办《安徽船》日报,对开八版,是一张具有全国影响的民主激进报纸。社址在安庆近郊的怀宁驿口。创刊号上,发表了韩衍为庆贺创刊而作的一首诗:
怀宁驿口浪滔滔,万马声中第一篙;
寄语诸君须坐稳,前途月黑正风高。
此时民国肇造,革命党人正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韩衍却发出了这种不合时宜的感叹,令革命党人极为不快,说他是过激,更有人指责他“太狂妄了”。从此,“奇士韩蓍伯”这个称谓在民间传开。
关于他的诗作
韩衍最早的一首诗作题为《兵气》:
嚣嚣兵气聚蚩尤,太白光寒照五洲。
庚子难忘吾国恨,山围战骨野花秋。
这是为纪念义和团阵亡将士唱的哀歌。又有题为《保定口号》一首云:
谁从辇路入京华?有客西行苦忆家。
四载无人说兵事,一城开尽白槐花。
这是在指责慈禧太后那拉氏的逃亡和腐败无能。在那因文字案动辄被投入监狱乃至杀头的年代,韩衍这种举动,可谓胆大矣!大约在宣统二年(1910年),韩将自己的诗三十余篇结集一册,刻印出版,题名《天倪斋近体诗》。诗多近体,风格峭冷。这种刻印本为数不多,现仅有一本,藏安徽省图书馆内。
时至辛亥革命前夕,韩衍的诗更加锋芒毕露,如1907年光复会首领徐锡麟在安庆就义,他作诗云:
碧血藏来土未干,百年城郭有余寒。
此身化作干将去,心似洪炉在人间。
他与革命党人宋豫琳为挚友。1911年初,宋应赵声之命赴粤参加起义,临行前,韩和朱蕴山、高语罕煮酒送行。是年4月,宋在广州起义中被捕,壮烈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恶讯传至安庆,韩悲愤不已,作《哭豫琳》诗,寄以哀悼:
袖翻海水入羊城,千里东濠夜有声。
所欠故人惟一死,头颅掷地作雷鸣。
说明韩衍当时确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这一时期,他的诗作积百余篇,友人李铎(警众)为之辑录一册,用其居名题《绿云楼诗》,凡五十二首。后来高语罕化名“王灵皋”编辑《绿云楼诗存》,集百首之多,如今已不易寻见了。
“绿云楼”的来历
韩衍是个不修边幅的诗人。据与他同时代的已故安徽省通志馆馆长李则纲教授回忆:“(韩衍)身材短小,常穿一套褴褛布衣,面部黧黑且多斑点,头发蓬乱,胡须满面。每疾趋街衢,辄多引起人们的注视。”
别瞧韩衍其貌不扬,却有一位青年女子名红叶者敬重他的诗文才华,常向他请教诗词之作,由敬而爱,遂缔结良缘。韩衍特意在安庆北隅四方城筑一小楼,因红叶蓄有一头乌黑秀发,更增添了几分妩媚,遂题其居名“绿云楼”,那来历是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韩衍在“绿云楼”中常邀宴友人,如陈独秀、朱蕴山、高语罕、易白沙等都是座上常客,他们畅谈国事,诗文唱和。每遇囊中羞涩时,韩即典当家物易酒,在所不惜。辛亥年春节时,他手书一副春联,贴在“绿云楼”大门上,联云:“盘中第二 乞丐无双”。奇人奇事,传为一时佳话。
组建青年军
就是这么一个奇人怪士,却深得首任安徽都督孙毓筠(少侯)的赏识,招他去襄助政务,颇有成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就是组建青年军。
青年军共有三个大队,都是从全省学生中广招来的。韩衍自任第一大队长兼监军。他弃青天白日旗和五色旗而不用,却独出心裁为青年军设计了一面“人”字军旗,这旗帜为红底上缀一黄色大字“人”,表示要为悍卫人道而战!当时南北和议正在酝酿之中,他竭力反对和谈,誓师北伐,表示:“与君一扫匈奴窟,为执军前‘人’字旗。”他又自编讲义,题书名《韩衍子》,亲自去天台里军营为官兵讲授,并为军营手书一副门联:“讲地狱学 作天台游”。
韩衍行为的偏诡殊众,遭到一些革命党人的非议,一些友人亦渐渐疏远,他自己也变得与世寡合,孤傲沉郁,遂自号“孤云”,大有“孤云独无依”(陶潜:《咏贫士》句)之愤慨!后来索性把《韩衍子》书名改为《孤云冷语》,油印数百本,散发给青年军官兵。民初,钱杏(阿英)先生在六安第三农校执教,曾采用过韩衍的这本油印讲义。阿英是有名的藏书家,或许这本小册子尚在天壤之间吧。
他还写过《韩坤大略》十卷及《补遗》一卷,是研究《易经》的心得体会,颇有研究价值,可惜未能刊印。据说现保存在安徽省博物馆内,倘若任其湮没,那是很可惜的。
死因之谜
韩蓍伯在安徽拥“青年军”自重,天马行空,独树一帜。他竭力呼吁北伐,抨击妥协,认为:“辛亥革命为议和所误,留下帝王余毒,必有后患!”又写《敬告皖省父老文》云:
“风云雷动,河山改观,今日之事,有进无退,进则造自由平等之幸福,退则引瓜分灭族之惨。……愿吾皖父兄昆弟应时乘势,奋臂而起……一面宣布独立,晓谕各属,一面分兵北上,联合鄂军,同谋共进,雪二百数十年奴隶之羞, 建万年民国共和之业,时光不再,一发千钧,吾皖同胞,可以兴矣!”
当传来孙中山将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的消息后,他忧心如焚,愤而疾呼:“中山一去中原暗,快组虚无一党行。”又集合青年军官兵,声泪俱下地说:“三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都承认,我孤云一个人也不承认袁世凯做大总统!”
他的行为屡遭当时的皖军总司令电报颉质,要他听从指挥,不可妄动。韩却反唇相讥,还把来往电文公布于众,又印成小册子,名之《五日交涉记》,广为散发,致使矛盾加剧,而杀身之祸即隐伏于此矣。
此事过后一月余,1912年4月中旬的一天夜里,韩衍赴督署议事毕,回家行至同安岭(街道名)时,背后突遭歹徒连刺数刀,当即倒卧在血泊之中。(黄苗子先生在前述短文中称韩“死于贫病”,误。)
韩死后,孙毓筠称病辞职,不久赴京充任袁世凯总统府的高等顾问;柏文蔚继任皖督,并解散了青年军,焚毁“人”字旗。从此,无人再提及韩衍的事了。
韩衍之死,震惊各界。他的挚友朱蕴山闻恶讯后,作诗一首痛悼云:
如何箕豆竟相煎?雨泣神州又暮天。
敌骑纵横君去早,双眸炯炯国门悬。
白刃相仇实可诛,同安岭下血模糊。
人亡剩有诗篇在,夜半闻鸡拜董狐。
在诗的前面,朱蕴山还写了一段序文:
辛亥革命光复时,韩蓍伯坚决反对让位于袁世凯。在江淮一带,他树起反袁世凯旗帜,创立青年军,形成一股革命力量,保卫江淮,进行北伐,大有作为。当时同盟会内部妥协派恨韩入骨,骂他为过激派。安徽是江淮重要地带,是南京门户,兵家所必争。从太平天国失败先例看,江淮不保,天京(即南京)即陷于危亡境地。而后来韩蓍伯被刺身死,青年军自动解散:这实际上是为军阀张勋、倪嗣冲长驱直下苏皖,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扫清道路。
朱蕴老一语道破:韩蓍伯之死,实为亲者痛仇者快的“窝里斗”的恶果!
韩蓍伯遇难后,《安徽船》报同人痛感悲愤,作《呈报韩君事迹并请旌恤文》刊出,(据传为陈独秀执笔,待考。)有云:
“韩君以乞丐生涯,尽国民义务……其停辛伫苦,牺牲国事之劳,实不在熊成基、范传甲诸烈士之下。”
但此文刊出后,再无下文,烈士遗体草草掩埋在北门的大龙山中。遗孀红叶变卖掉“绿云楼”,携子雁门、女秀兰离开安庆,从此便踪迹杳然了。
这位在辛亥革命时为安徽光复,“虽黄金在案,白刃当胸,卒不以利害夺其志气”(《韩先生衍墓》碑文,现存安庆博物馆)的革命诗人,八十多年来,功绩湮没,忠烈不彰,昭无闻,能不令后来者仰天感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