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10期


毛泽东《吊罗荣桓同志》诗之另一解

作者:■ 邹削强




  多年以来,不少人认为毛泽东《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诗的主题是“毛泽东对林彪的 不放心与疑问”,是“毛泽东在接班人问题上的踌躇”(许全兴《为毛泽东辩护》,当代中 国出版社)。全诗如下: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每闻欺大 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持上述观点的人认为:诗的颔联“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主要是针对林 彪而发的。“长征”句是谴责林彪1935年5月会理会议前上书中央,错误要求改变中央军委 的领导;“战锦”句是谴责林彪拒不执行党中央毛泽东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诗的尾联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表现了毛泽东对选择林彪为接班人的犹豫态度,悔 恨此前没有把这件事去征求最了解林彪的罗荣桓的意见。尽管罗荣桓传编写组的黄瑶,以及 葛洛等同志都曾撰文表示过不同意见,1996年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毛泽东诗词集》时仍采 用此说。
  然而,上述说法无论如何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对于毛泽东来说,解决长征路上的林彪上书问题与战锦问题,究竟哪一个是“大 问题”?只要把两者全面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事实上“长征”时的问题应远比“战锦”时的 问题大得多。就毛泽东个人的处境来说,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常委,但是党内 负总责的书记是张闻天,周恩来为“党内委托对于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毛泽东为 “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从遵义会议到会理会议之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无论党 的工作或军事指挥,毛泽东均非主要负责人,他只是进入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同时他的思想 威望这时也还没有在全党树立起来。会理会议前,虽毛泽东在中央参与了军事方针的决策, 但一渡赤水时作战仍旧极其被动,土城战役又使部队遭受严重损失,一时“在中央红军领导 层中,泛起一股小小的风潮”,“传说毛泽东同志指挥也不行了,要求撤换领导。林彪就是 起来带头倡议的一个。”(《聂荣臻回忆录》)因此,林彪上书在中央红军领导层中具有一定 的代表性。彭德怀、刘少奇、杨尚昆、黄克诚、王稼祥等都有相似的看法,党中央不得不召 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来统一认识,并在会上“对刘少奇、林彪、彭德怀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才使这股风波得到平息。处理如此众多高级军政领导人的问题,处理过程中又经历了如此剧 烈的斗争,不能认为“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毛泽东诗词集》注释)。解决战锦问题时则情 况迥异,经过六届六中全会、延安整风及党的七大,毛泽东在全党已经成为正确路线的化身 ,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也受到了全党的拥护,持不同意见的林彪乃一 孤家寡人,毛泽东只用几份电报就解决了问题。因此,如果同意“长征”指的是林彪上书一 事,毛泽东这首诗颔联的两句话就应该颠倒过来,成为“战锦不是难堪日,长征方为大问题 ”了。
  其次,谁最了解林彪?持这一观点的许多文章认为非罗莫属。理由是,罗荣桓和林彪共 事时间最长。对于这个问题也要作具体的分析。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例,虽然,“1930年 2月,林彪任红四军军长,随后,罗荣桓任红四军政委,两人便开始共事,直到1938年3月林 彪被阎锡山部队误伤返回延安。其间,除了从1933年5月到1935年9月,罗荣桓不在一军团外 ,两人一直在一起。”但是还有另一位将领,从1932年3月起,连续在一军团任政治委员达 六年之久,这就是聂荣臻。而且,罗荣桓在一军团任政治部主任,与林彪是上下级关系,而 聂荣臻则与林彪是同级关系,理应比罗荣桓更了解林彪。同时,罗荣桓生前已向党中央反映 过对林彪的看法。1959年庐山会议上提出由林彪担任国防部长,罗荣桓因病未出席会议,由 彭真打电话征求罗荣桓的意见,罗荣桓说:国防部长外事任务较重,林彪身体不好,似不宜 担任这一职务,建议由贺龙任国防部长。彭真向毛泽东报告了罗荣桓的意见,未被采纳。既 然罗荣桓的意见并不能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说“国有疑难可问谁”,是表示因再不能征 求罗荣桓对林彪的看法而“深深的遗憾”,似乎多少有些牵强。
  第三,把这首诗后四句连起来理解,如果说尾联“国有疑难可问谁”表示了毛泽东的“ 遗憾”,按照思维逻辑的规律,颈联中的“斥”“昆鸡”则指的应是林彪。然而当时正是 毛十分信任倚重林彪的时期,林彪对加强部队建设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大树特树毛泽东绝对 权威的做法,都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和称赞,即使对林彪历史上一些不佳表现有考虑,毛也 不会在这个时候的诗词中把林彪贬到如此地步。因此,此说也是不能成立的。依据上述理由 ,笔者对这一主题持否定态度。
  笔者认为,正确确立这首诗的主题,必须把握如下要领;一要准确把握作者毛泽东写作 时的思想感情。作为革命领袖毛泽东的思想感情,自然离不开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但是决不 能用国内外的政治形势来代替他此时此刻的具体的思想感情,否则就会犯公式化的毛病。二 要具体了解被吊对象罗荣桓的生平业绩。在理解这首诗时,要很好地把罗荣桓的生平业绩联 系起来研究,否则有些问题就说不清楚。三要对全诗作完整的分析,不可断章取义,择需而 用。
  诗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毛泽东写作这首诗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呢?1963年12月16 日,罗荣桓的心脏停止跳动的这一天,聂荣臻向正在开会的中央政治局的同志报告了这一不 幸的消息。毛泽东提议到会同志起立默哀。毛泽东说:“罗荣桓同志逝世了,一个人数十年 如一日,忠于党的路线,很不容易啊!”毛泽东此时此刻的这些肺腑之言,表达了他与自己 长期患难相处的战友的信任与痛惜,是我们把握这首七律的主题的总纲。
  纵览全诗,从首联到尾联,都是围绕赞颂罗荣桓“数十年如一日,忠于党的路线”而展 开的。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罗荣桓率领崇阳、通城农民起义武装一百余人进驻 江西修水,参加了秋收起义,从此在毛泽东领导下过着“草上飞”的战斗生活。在紧张的战 争年代里,戎马倥偬,不常相见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毛泽东却对“每相违”表示如此深 情的怀念呢?这是因为他们的分分合合的背后,蕴藏着罗荣桓“忠于党的路线”的高贵品质 。例如,1929年7月红四军七大之后,他们有过一次较长时间的分离。在这次七大上,对于 党的领导、政治工作等问题展开了争论,罗荣桓力排众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会后毛 泽东离开了四军的领导岗位,到上杭蛟洋养病。在同年9月下旬红四军八大上,罗荣桓又不 顾个人得失,大胆提议请毛泽东回四军工作。11月下旬毛泽东终于回到前委。又如,1932年 10月宁都会议上,毛泽东受到了错误的批评,会后被调去做政府工作,而罗荣桓也因为执行 正确路线受到排斥,1933年5月被调离一军团到江西省军区任政治部主任,两人又比较长时 间被迫“相违”了。对于这段历史,毛泽东后来回忆道:“我倒霉时,他也跟着我倒霉。”
  颔联“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是学术界公认难解的问题。其实只要我们 把这两者与被吊对象联系起来研究,具体地分析罗荣桓在长征和战锦中的特殊地位、处境和 作用,是不难找到正确的结论的。
  罗荣桓在长征中的工作岗位几经变换,大部分时间在总政治部任巡视员。这时他没有什 么工作,天天跟着干部团行军。但是罗荣桓一到部队巡视,便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长征 是很艰难,但比较而言,长征中经历的艰难困苦还算不了什么。相反,罗荣桓在攻打锦州时 的作用给毛泽东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对于罗荣桓来说,为什么“战锦”成了“大问题”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的罗荣桓和 林彪同为东北战场的组织者。与长征比起来,1948年锦州之战可以说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 一仗,是打败国民党,夺取全中国的三大战役的头一仗。胜负成败,至关重要。罗荣桓当时 坚决贯彻毛泽东的战略方针,胜利地完成了夺取锦州的任务,为三大战役开了一个好头。在 毛泽东看来,“战锦”中的罗荣桓,真是挑起了一副比在长征中“难堪”得多的重任。
  颈联“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就是形象地 概括了罗荣桓的光辉业绩,使其“忠于党的路线”的高贵品德得到升华。启后,就是为尾联 “国有疑难可问谁”埋下伏笔。把全诗前后联系起来,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在毛泽东眼里 ,“斥”“昆鸡”应该既包括国际上的帝修反,也包括国内的地富反坏右,还包括毛泽东 心目中的那些所谓党内的机会主义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总之,凡与党的路线为 敌的集团和个人都包括在内。在毛泽东看来,他们在罗荣桓面前只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
  有人问:“‘国有疑难可问谁’的‘疑难’是指什么?”发问者的目的是要把疑难具体 到某一件事情上来。孤立起来看,这样的发问似乎未尝不可。但是罗荣桓是党的八届政治局 委员,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之一,因此,“国有疑难”应该是泛指的。国事,包括党和国家 的所有大事;疑难,既包括现存的疑难,也包括将来出现的新问题。尾联以这样朴实的语句 设问,表现了毛泽东对罗荣桓的倚重和信赖,并蕴含着作者对逝者的崇高评价和无限深情。 如果把上述设问推论到毛泽东因未能及时询问林彪的问题而遗憾,把罗荣桓仅仅看成林彪的 “档案”,这是不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