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6期


王明的传奇婚恋

作者:■ 曹仲彬




  三探促良缘 
  
  小个子王明,身矮心高。孟庆树关上爱情大门,王明并没有心灰意冷、垂头丧气,而是死心踏地等待着。突然,孟庆树被捕,意外地为王明表示爱心创造绝好机会。
  当时孟庆树在中共沪东区委的妇委会工作。上海沪东区委妇委书记是女工出身的朱秀英。孟庆树在朱秀英的领导下负责保管文件和到工厂去调查情况。沪东区纱厂、纺织厂较多,孟庆树经常深入到老怡和、恒丰、永安、三新等纱厂调查和劳动,这样被敌人发现机会增多了。1930年7月30日,孟庆树不幸被捕,被关押在上海龙华看守所。
  1930年8月,王明获悉,恋人身陷囹圄,心中万分焦急,顿生惦念之情,于是命笔《三度七夕》一首:
  天上当然织女好,
  星间难怪牛郎痴。
  真情岂受银河隔?
  有限长空无限思……
  10月一个晴空的夜晚,王明望着窗外星星,想起牛郎织女,想到与孟庆树的恋情,口吟诗《秋夜观星》一首:
  牛郎织女久钟情,
  强隔银河仍比邻。
  如此良缘天作合,
  工农联合好家庭。
  在孟庆树被关押期间,王明冒着生命危险,于10月19日,10月26日,11月2日,三次与孟庆树的二叔孟涵之去龙华看守所探望。他后来曾赋诗回忆当时的情景:
  化妆三探龙华监,
  亲织背心递我穿,
  高话家常低话党,
  铁窗加紧两心牵。
  孟庆树被捕后,她二叔孟涵之从家乡赴到上海,由于他认识某些国民党官员,经他积极活动,与这些官员联系、疏通、请客送礼等等,孟庆树终于在1930年11月22日出狱了。
  孟庆树出狱后,被王明一片痴情所感动,终于答应了这位小个子的求婚。王明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孟庆树的入狱反而成为两人恋爱史上的转折点。1930年11月23日,即孟庆树出狱后第二天,两人终于结婚,成为患难夫妻。为纪念这个终生难忘的日子,王明曾写下名为《结永伴》七绝诗一首:
  出狱两天便结婚,
  双心结合胜千军,
  三年多少悲欢剧,
  银汉女郎不可分。
  
  此后两人共同生活44年,没有分离。
  
  王明和孟庆树1930年11月23日结婚,到1974年3月27日王明病逝莫斯科,共同生活44年。
  44年来,王明孟庆树夫妇志同道合,互敬互爱,相依为命,相互关怀和照顾。王明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结合。对孟庆树恩爱如初,关怀体贴。曾专门为孟庆树个人作诗55首,赞扬孟庆树,抒发他们之间爱慕之情。孟庆树不仅为王明的《中共五十年》和《王明诗歌选集》作序、甚至为其错误辩护,真是夫唱妻和。孟庆树在生活上对王明关怀备至、体贴异常,细心照料。特别王明身体不好,长期有病,孟庆树一直陪伴在身旁,不辞辛苦的照顾的护理。王明赞她是“舍身入院勤看护”。有一次孟庆树自己因病动了手术,刚过三天,她为照顾王明的病,跪着走来,王明激动说:“手术刚完跪走难”。孟庆树长期不辞辛苦地护理王明,认真细心地研究病情和医疗方案,有时甚至对服药把关,自己还准备了急救药。1956年1月30日王明全家乘苏联飞机去莫斯科,当飞到高空3000米时,王明心脏突然衰弱,急需抢救。虽然,北京医院随行医生与护士带了6包注射器,可却没有带针头,危急时刻,孟庆树却拿出自备针头,立刻安上给王明注射强心剂,这才使王明病情转危为安,平安到达莫斯科。正是由于孟庆树这种细心照料,才使王明病情好转,延长了寿命。
  王明孟庆树夫妇,都很孝顺老人,更疼爱孩子。王明和孟庆树的爱情结晶,是生育一女两男三个孩子。大女儿叫王芳妮,乳名叫玉华,是1932年1月18日王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时在莫斯科出生的。王芳妮生在苏联,长在苏联。她不会中文,从未回过祖国。她的俄文名字叫季米特洛娃·法尼娅·格奥尔其根夫娜。1937年11月,王明、孟庆树夫妇从苏联回国参加抗战时,没带她回国,而是交与当时任共产国际总书记的季米特洛夫作了养女。因为季米特洛夫的捷克妻子所生唯一儿子已经在战争中牺牲了,膝下无子,就把王芳妮当亲生女儿一样抚养。王明、孟庆树十分想念唯一女儿,王明曾于1947年11日写下《忆芳儿》的诗句:“一别十年久,时艰音问稀。双亲常梦女,多半诉离思”。据说,王芳妮后来成为一名女飞行员,1985年1月27日逝世,时年53岁。
  王明、孟庆树夫妇的两个儿子,都生于延安。大儿子王凡芝,乳名叫明明,1939年生。二儿子王凡丁,乳名叫亮亮,1945年10月2日生。孟庆树对这两个孩子非常溺爱,一直把他们留在家里,没让他们上小学。明明长大后,直接进入初中学习,可惜没上几天学,就跟着父母去了苏联。从此,他们俩一直呆在苏联,在那里求学和工作,并都加入苏联国籍,现为俄罗斯国籍。王凡芝后成为一位军人,同俄罗斯姑娘结婚。王凡丁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毕业生,后在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工作,一直没有结婚。苏联解体后,他辞掉干了十几年的远东研究所工作,自己办起了中国武术中心。90年代初曾回国一次,去了哈尔滨、北京等地。
  由于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王明和孟庆树夫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与分歧。王明出身城市贫民家庭,家比较穷,没房没地,甚至穷到把其小妹妹送去当童养媳的境地。王明少年时是个穷学生,交不起学费。孟庆树出身于地主家庭,家里有房有地,孟父当中医也挣钱,家庭比王明家富裕多了。据说孟庆树赴苏留学,从家乡寿县起程时坐着滑杆。到苏后,又住洋房,吃面包一直未受过苦。王明显得土气,孟庆树十足洋派头,爱吃西餐,不用筷子,用刀叉吃饭。虽然王明孟庆树都脱离实际,教条十足,主观片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但王明长期担任中央领导职务,对此有所约束与收敛,而孟庆树却比较放肆,爱发小姐脾气,常和人争吵,一直搞不好同志间关系。据王明秘书说:“孟庆树在延安时,家属们议论最多的就是她。难逗。谁和她也处不了”。到北京后,王明任法制委员会主任,孟庆树任法制委员会资料室主任,但她常和办公室主任陈甫之吵架。陈甫之回忆起此事就生气地说:“孟庆树跟我矛盾到什么程度?她对我说:‘你也不打听打听,谁当办公室主任象你这个样子 !……’”王明继母也对别人说:同媳妇搞不到一块,媳妇对她很厉害, 跟她说话就象训小孩似的。
  孟庆树不仅和别有吵架,与王明也经常斗嘴。据王明秘书回忆说:“王明与孟庆树常吵架,一吵就讲俄语。孟这个人太厉害,有时一吵就半宿,搅得我们不能睡觉,他们半宿都不算完,一连好几天都不说话。可能都是因为些生活琐事”。这两位留学苏联的大学生,吵架时为了不使秘书和警卫员知道他们吵架的具体内容,常常就用俄语争吵,哇拉哇拉的让人听不懂。这种俄语吵架,在中国人中间真算罕见,这可算是王家特色吧!
  王明和孟庆树这对患难夫妻,和睦相处多于争吵。愉快时,孟庆树叫王明为“克劳白夫”同志,王明亲切地称孟庆树为“罗莎”,这象征玫瑰花的俄文名字唤起俩人在苏联时那段春风得意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他们生活还是甜味多于辣味!
  1974年3月27日,王明病死莫斯科,享年70岁。死后被苏联政府安葬在莫斯科近郊新圣母公墓。王明病逝后,孟庆树编辑出版了《王明诗歌选集》以示纪念。1983年9月5日,孟庆树病逝莫斯科,享年68岁。也安葬在新圣母公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