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3期


一篇给小平同志提意见的报道

作者:李尚志




  新闻记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一个人的新闻经历中,有些事情是终生难忘的,特别是那种不凡的、有重大新闻价值的、引起过巨大社会轰动效应的报道,就是过了多少年,也会记忆犹新。在我35年的新闻经历中,那次批评邓小平同志吸烟的报道,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
  那是1988年4月8日上午,地点在人民大会堂的万人礼堂里。
  这一天,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进入高潮。上午8点一过,2883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着各族人民的委托,胸佩红色的代表证,兴高采烈地陆续进入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选举我们人民共和国的主席、副主席,选举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选举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主席。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关系着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产生的大事。人民大会堂内外,一片热烈的说笑声。身穿鲜艳怒族服装的云南代表亚娜的话,代表大家的心情:“我们那个民族、那个地方的人民,委托我来投票,我很荣幸,我一定严肃、认真、慎重地行使人民代表的权力,选出符合人民心愿的国家领导人。”
  上午9时,大会执行主席宋平宣布开会。在通过了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后,代表们拿到了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中央军委主席的4张选票。9点35分开始写票,9点53分开始投票,10点31分投票完毕。
  根据大会安排,在主席台上就座的主席团成员们,到设在主席台上的票箱投票,由于主度台上的投票数少,当然,主席团成员们投票较台下两千多位代表投票要快得多。作为主席团成员,邓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的票箱投过票后回到自己的位子上,等待大家投票。小平同志有多年吸烟的习惯,便点燃了一支香烟吸了一口。就像当年人们关注毛泽东同志的举动一样,每当开会或其他场合,只要小平同志出现,人们的目光总是围绕着他转。
  看到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吸烟,来自广东的女代表邝健康(即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写了张条子,由台下依次传递,递上了主席台。大会工作人员看了条子,稍微迟疑了一下,便笑着送给了当时坐在小平身边的中央主要领导人。这位中央主要领导人看后,便笑着递给了邻座的小平同志。小平同志看了条子后笑着连连点头说:“好,好。”并立即将烟熄掉,又把这张字条递给了邻座的那位领导人。那们领导人笑着对小平同志解释说:“代表们一片好意,关心您的身体,吸烟影响健康。”小平同志又笑着点头。
  我是采访大会可以上主席台的文字记者,为了保持会场安静和秩序,我们文字记者在这种重大场合,无要事,急事,一般是不上主席台去打扰会场秩序的。当时我站在主席台右手厅里,台上发生的情景我看在眼里,但有些话听不清楚。正巧新华社摄影记者王敬德在主席台上拍照,那位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将字条给他看了看,并让他找文字记者。王敬德下了主席台,来到主席台南侧的厅里,对我说:“×××同志叫你。”我来到主席台上那位领导同志座旁。那位领导同志说:“给你这张字条看看,把它写到你的报道里吧,这对戒烟也是个推动。”我一看字条上写着:“请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
  作为一个政治记者,又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我深知给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提意见的分量,特别是万人礼堂里当众公开批评小平同志吸烟这个问题的分量。从主席台上下来,我思想上犯了嘀咕:“那位领导同志要我把这件事写到报道中去是不是句玩笑话?若真的写进报道,后果会怎么样?”我考虑再三,决定再郑重地请示一下。
  正巧,那天计票的电子计算器中只有统计赞成票和反对票的程序,没有编入统计弃权票的程序,弃权票得用人工统计,这就需要耗费时间。因此,投票后代表要休息,等候选举结果。我到领导同志的的休息室里,找到中央主要负责人,问:“是真的要把那张条字写进报道中吗?”这位同志笑着说:“我给你字条就是要你写的嘛,不要顾虑啦,大胆地写吧。”
  我总觉得这件事过于重大,万一邓老爷子发脾气,谁受得了!这事还得办得牢稳些。便想找邓小平同志的小女儿毛毛,即萧榕同志再商议商议。因为知道,在这些方面,毛毛能当老爷子“半个家”。那时萧榕同志是全国人大常委研究室副主任,她为人谦和,没有首长千金的架子,我经常采访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打交道久了,关系处得非常熟,有事遇到常常聊聊天,在一起交换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毛毛工作认真,踏实实干,每逢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或全国人大开会,她都会上会下地忙个不停。我在大会堂一楼过道里找到了她,她正抱着一大堆文件去分送给代表们,累得额上渗出了汗水。我截住她,把这件事情的原委和自己的顾虑心情告诉了她。
  毛毛一听乐了,开玩笑说:“嗬,大记者也有胆小的时候呀?叫你写你就写呗!”
  说笑归说笑,毛毛很理解我的犯难心境,便快人快语地说:“写,给他写上,促促他戒烟。昨天是世界戒烟日,我们在家里还一起向他宣传戒烟的好处,给他提意见让他戒烟呢,谁知他听了我们的意见后反而说世界戒烟日与他‘没有关系’。”
  “行吗?”我反问。
  “行,没关系的,老爷子问起此事时我们顶着,就说是我让你写的。”毛毛说。
  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吩咐,又有萧榕同志保驾,我大胆地将代表建议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这件事,写进了大会特写《投票前后》。第二天,首都各报及各地省报和地方报纸都刊登了这篇现场通讯,各级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也都广播了这条报道。一些评稿者说记者有眼力,把这么重要的细节写进了新闻,大大增加了这篇报道的可读性。有的新闻同行写信、打电话,说这个细节抓得好,鼓励记者再接再厉;有些记者来信说,这个细节表现了小平同志从谏如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的宽广胸怀;有的来信中说,从这件事情上,读者如亲临现场,看到了小平同志亲切的待人态度和民主作风,看到了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和成就。否则记者斗胆也不敢写这类事情。江苏某小学的一位女教师在来信中说:“我把这篇报道念给孩子们听,孩子们拍着手说,邓爷爷这么好啊……我们身在基层,没有机会见到中央领导同志,更没有机会与他们交谈汇报,党和人民给了新华社记者这么好的方便条件,你们应该多写一些这样的报道,我们看了高兴。”
  使我没有想到的是外国舆论反响会那么热烈:许多国家的报刊、广播也转载或转播了这篇新华社对外稿,境外许多媒体和西方各大通讯社还发表评论,认为这篇报道披露代表批评邓小平先生吸烟这件事,胜过报纸许多篇社论,它生动地体现了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有的境外媒体还认为:“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发生这种事是难以想像的!”“这充分说明了邓小平先生的胸怀和风度,也展示出了中国的深刻变化”……
  我总觉得,不是我们记者多么能干,而是“党和人民给了新华社记者这么好的方便条件”。小平同志的为人、作风和胸怀,是我们写这篇报道的前提。
  中国确实在变!